首頁 > 評論 > 正文

“炒作三分鐘”勝過“臺下十年功” 整治“飯圈”亂象需出重拳

2021-08-27 13:19:10來源:河南日報客戶端  

kdl、xfxy、nsdd、nbcs……如果你能看懂這些,說明你是“飯圈”老熟人。如果你看不懂這些,那也沒關系,因為看到它們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8月27日,中央網信辦發布關于進一步加強“飯圈”亂象治理的通知。通知要求,取消明星藝人榜單、規范粉絲群體賬號、嚴禁呈現互撕信息,強化網站平臺對明星經紀公司(工作室)網上行為的管理責任,制定相關網上運營規范,對賬號注冊認證、內容發布、商業推廣、危機公關、粉絲管理等網上行為作出明確規定。

“飯圈”里面,令人看不懂的不只是“密語”“暗文”,同時還有各種離奇亂象。畸形的“飯圈”里,“炒作三分鐘”勝過“臺下十年功”,為了收割流量,資本熱衷于追逐明星的熱度,經紀公司致力于帶動粉絲的節奏,某些演藝明星則一門心思制造話題。多方利益合謀之下,熱度成了衡量演藝明星的唯一標尺,雞零狗碎的花邊新聞令人不勝其擾。更有甚者,認為“黑紅”也是“紅”,“臭名”也是“名”,為博出位不惜越位。

明星無可指摘,一旦以“流量”作為前綴,往往使人感受到一種異味。對于明星藝人而言,演技與藝德是安身立命之本,流量效應自是水到渠成。但在太多的“流量明星”身上,既看不到演技,也看不到藝德,所謂“明星效應”,不過是流量堆砌之物。如此凌空蹈虛由資本營造出來的“人設”,帶來的是污濁的空氣以及混亂的秩序。裹挾在情緒洪流中,“飯圈”里充斥著無底線的營銷,無原則的應援,甚至劣跡藝人已經倒下,其惡趣味的“飯圈”仍然久久不散。

當“飯圈”成為“煩圈”,“清朗·‘飯圈’亂象整治”專項行動成為一種必然。監管部門此番出手,不僅是向明星藝人正面喊話,更是為經紀公司標注紅線,為網站平臺設定規矩。取消明星藝人榜單、優化調整排行規則,才能讓藝術評價重新成為衡量明星藝人的標尺。嚴管明星經紀公司、規范粉絲群體賬號,才能讓資本炒作遠離藝術空間。不得誘導粉絲消費、嚴控未成年人參與,才能讓明星藝人更加愛惜自己的羽毛。

以藝術之名,“飯圈”亂象需要徹底整頓。以整治“飯圈”亂象為標志,流行文化的生產消費方式,有必要進行全面的梳理——文化皮之不存,流行毛將焉附?(趙志疆)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