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廣東出臺“預制菜十條” 預制菜升級研發是關鍵

2022-03-30 15:42:21來源:羊城晚報  

月25日,廣東印發《加快推進廣東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十條措施》(簡稱“預制菜十條”)。預制菜十條作為創新舉措,體現了廣東對預制菜產業的大力支持,將開啟廣東預制菜發展的全新局面。長遠來看,廣東預制菜的升級是一個以科研開發為基本,打造新時代廣東品牌的過程。

民間飲食博大精深,地域風味迥然不同。“建設預制菜聯合研發平臺”作為十條中的第一條,一語定調——預制菜不是傳統經驗的重復,而是科研開發的進步。這一次的推進預制菜產業發展措施,是對廣東千百年來的菜式進行重新發現、整理、提純、升級。

在廣東,菜式基本可以分為粵式、潮式、客家三大類,其核心均強調“鮮”。而預制菜的核心技術也在于“保鮮”二字。預制菜既考驗新鮮風味與現代加工的對接,也考驗菜譜與時代同步更新的能力。想讓民眾習慣食用還有回頭客,需要企業和機構,進行成百上千種的研發、嘗試與組合。

正如措施提到的,要依托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工業產業園和農業科技園區,重點開展預制菜共性基礎研究,建立預制菜原料和菜譜數據庫,研發預制菜原料半成品加工與貯存技術,構建預制菜營養科學、風味科學、品質形成機理與調控等食品科學理論,推進預制菜新形態新品類、功能性預制菜(藥膳)、原料篩選與培育等系統性研究。

這些基礎性的工作,也是一項先進性、公共性的事業。它需要市場優勢和企業個性參與,逐步攻破,全力以赴。同時,這些工作還涉及加工、倉儲、冷鏈、包裝的開發環節。物理限制突破了,預制菜才有更好的發展空間。否則,想得到卻做不到,做出來卻送不到,送得到卻不好吃,也是功虧一簣。

作為系統性的工作,研發是關鍵,聯合也是關鍵。在完全各自為戰的情況下,研發周期和試錯周期就會非常長。這個過程中,既要做好知識產權保護,也要將合作機制最大化應用。讓國人都能吃到原汁原味的廣東菜,對廣東菜的現代化、都市化、互聯網化有全新的接受,這是必由之路。(戚耀琪)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