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陜西增材制造科研能力領先全國 讓科研優勢成為經濟優勢

2022-05-07 09:53:22來源:城市金融報  

2021年,陜西部署打造包括增材制造產業鏈在內的23條重點產業鏈。作為增材制造產業鏈提升工作責任部門,陜西省科技廳加快建立完善鏈長工作機制,鍛長板、補短板,推動增材制造產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一年多來,陜西增材制造產業鏈不僅實現了多項關鍵技術的落地應用,還帶動了產業鏈整體水平的提升。截至目前,陜西增材制造產業鏈集聚企業突破100家,產品涵蓋領域廣泛、門類齊全。

陜西增材制造科研能力領先全國

增材制造技術俗稱3D打印,是20世紀80年代后期發展起來的新型制造技術。世界各國都將增材制造技術作為未來產業發展新的增長點,加以培育和支持。

陜西在增材制造技術領域的科研能力處于全國領先水平,擁有多個國家級研究中心及重點實驗室等研究機構。其中,西安交通大學機械制造系統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開展生物增材制造、非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增材制造;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研究激光立體成形技術和激光選區熔化技術,開展鎳基高溫合金、不銹鋼等多種金屬材料復雜零件的增材制造;西北有色金屬研究院金屬多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主要從事增材制造球形粉末制備技術和粉床電子束選區熔化成形技術及裝備研究,重點開展鈦合金等多種金屬復雜精細零部件的增材制造。

陜西十分重視增材制造產業的發展,先后出臺包括《陜西省增材制造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陜西省智能工程實施方案》等政策,支持增材制造產業的發展。陜西省科技廳組織多批次的重點項目進行關鍵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2014年,陜西成立增材制造產業技術創新聯盟,通過統籌協調全省增材制造技術和產業相關資源,提升陜西省在增材制造相關領域的研究、開發、制造、服務水平,促進增材制造技術及裝備的推廣和應用,有效推動了增材制造產業與其他相關產業結合協同發展。2017年,西安國家增材制造創新研究中心成立。該中心以國家戰略性目標和制造業創新發展為導向,瞄準重大設備、重要材料、關鍵工藝、核心軟件、核心元器件等共性關鍵技術,進行自主研發與技術集成,突破行業技術瓶頸,打造完整的創新鏈。

一批重大科研成果落地開花

今年3月,陜西發布“兩鏈”融合增材制造重點專項揭榜掛帥課題榜單,面向全國公開征集課題解決方案和承擔單位。此次榜單由鉑力特、賽隆金屬、康拓醫療、銅川天策、非凡士5家企業發布,涉及增材制造領域5項共性課題。

圍繞產業共性問題,部署重點專項是陜西提升增材制造產業鏈水平的重要舉措。

“鏈長制”先從摸清“家底”開始。圍繞產業資源、創新資源、產業發展需求等情況,陜西省科技廳先后通過開展產業情況調研、召開工作推進會等形式,廣泛聽取科研、產業、金融等領域專家意見建議。

在摸清“家底”的基礎上,陜西省科技廳編制了“圖譜清單”,即“技術路線圖、區域分布圖、產業關聯圖、應用領域圖”“企業清單、項目清單、創新資源清單、問題清單和政策清單”;依托秦創原網上平臺,繪制了“增材制造產業鏈”圖譜關系;組建了由盧秉恒院士擔任首席顧問、行業領銜專家和金融專家共同構成的專家團隊;確定了鉑力特、賽隆金屬、康拓醫療等鏈主企業及10余家骨干企業;印發了《陜西省增材制造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明確了總體思路、基本原則、主要目標、重點任務等。

產業鏈的提升需要高校、科研院所、企業的協同創新。為此,陜西在增材制造領域組建了一批高水平的創新平臺。鉑力特牽頭,聯合西北工業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唐都醫院等高校院所,以及賽隆金屬、銅川天策、非凡士等企業,組建了增材制造創新聯合體,促進產學研聯合攻關。依托鉑力特、康拓醫療、賽隆金屬等企業,陜西建設了金屬材料、生物醫療、電子束等領域新型研發機構,推進細分領域技術創新。西安交通大學李滌塵教授團隊牽頭成立了全國唯一的增材制造醫療器械領域重點實驗室——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醫用增材制造器械研究與評價重點實驗室,為實現增材制造醫療器械產品創新與科學監管提供國家標準與規范。

一批重大科研成果也落地開花。空軍軍醫大學西京醫院骨科將世界首例鉭金屬3D打印的長節段人工椎體運用于脊柱惡性腫瘤整塊切除后的缺損重建,完成了世界首款鉭金屬3D打印長節段人工椎體的臨床應用;西北工業大學黃衛東教授在高性能金屬材料3D打印應用方面取得突破,實現了在C919飛機、天繪三號衛星和火星著陸巡視器等重大工程的應用。

“多主鏈”增材制造企業體系正在形成

2021年,陜西增材制造產業化項目成效明顯:賽隆金屬高品質金屬粉末粉床電子束3D打印技術與裝備產業化項目開工建設,建成后將帶動陜西3D打印設備與產品開發再上新臺階;航天六院增材制造創新中心突破了航天液體動力領域3D打印全流程技術,實現了230余種復雜精密構件3D打印成型……

在增材制造產業鏈的發展中,陜西充分發揮鏈主企業領航作用,扶持鏈主企業做大做強。陜西重點支持鉑力特、康拓醫療、銅川天策等企業構建完整的產業鏈上下游生態,集中優勢資源培育其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國內絕對領先的行業龍頭企業,引導產業鏈企業圍繞鏈主企業配套上下游產品及服務。同時,陜西組織航空航天、醫療器械等應用單位與增材制造企業開展對接,加強增材制造產品省內地域產能消化能力,建立良性的市場溝通機制。一個覆蓋材料、裝備、服務、教育、文旅產業“多主鏈”的增材制造企業體系正在形成。

園區是產業集聚的重要平臺。在推動增材制造產業的集聚發展中,陜西以國家級開發區、省級開發區和市縣工業園、產業聚集區為主平臺,支持西咸新區創建增材制造產學研協同示范區,依托西安高新區、渭南高新區集中建設產業集群,形成西安研發設計、西咸新區中試熟化、渭南培育孵化的空間布局。

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陜西有效統籌省市產業發展、科技等專項資金,采取政策引導和市場化運作相結合的方式,引導金融資本、風險資本、民間資本設立增材制造成果轉化引導專項子基金,對初創企業、骨干企業、核心配套企業給予不同層次的支持,構建了多層次多元化的增材制造產業融資渠道。

“我省增材制造產業優勢比較明顯,應用領域和市場前景廣闊,要堅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高質量謀劃推進我省增材制造產業,為全省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陜西省科技廳廳長孫科介紹,2022年,圍繞增材制造產業領域,陜西省科技廳將持續部署實施兩鏈融合重點專項,發布一批揭榜掛帥技術需求,支持建設2家到3家新型研發機構,培育2個到3個省級科技創新團隊,開展“增材制造+”系列產業應用交流對接活動,加快企業上市培育,力爭實現全省增材制造產業增速突破30%。(張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