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上汽集團7月銷量同比下滑23% 乘用車板塊同比跌幅較大

2021-08-09 09:10:24來源:蓋世汽車  

8月6日,上汽集團公布了7月產銷數據。該數據顯示,上汽集團7月整車銷量達35.25萬輛,同比下滑22.95%。與此同時,今年前7個月,上汽集團累計銷量為264.98萬輛,同比增長5.71%,增幅較前6個月下降6.4個百分點。

總體來看,上汽集團旗下乘用車板塊7月銷量同比跌幅較大,其中,上汽大眾和上汽通用兩大合資公司分別出現了47.76%和20.17%的下滑幅度,上汽通用五菱也出現了15.38%的跌幅。不過,上汽通用五菱和上汽名爵在海外的工廠7月銷量有了大幅攀升,這將直接拉動上汽海外銷量的提升。另外,上汽集團商用車板塊7月銷量同比增幅也開始趨緩,僅有上汽大通、南京依維柯維持正增長,其余子公司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跌。

具體來看,上汽大眾自前6個月累計銷量出現7.79%的跌幅后,7月銷量再次下滑,這直接導致了其前7個月累計銷量跌幅擴大至15.32%。隨著前7個月累計銷量跌幅擴大,上汽大眾今年總銷量或創近三年來的新低。

伴隨大眾集團全面向電氣化方向轉型,上汽大眾目前將所有資源和精力幾乎都放在了ID.系列車型上。今年上半年,上汽大眾推出了ID.4X和ID.6X兩款純電車型,但這兩款車型上半年的批發銷量僅為4,641輛,這一銷量數據對上汽大眾帶來的增量極其有限。在ID系列新車型增長緩慢的同時,上汽大眾旗下傳統產品中的明星車型也光環漸失,如朗逸6月銷量僅為1.8萬輛,而與之同級的軒逸當月銷量為4.7萬輛,兩者差距越來越明顯。當上汽大眾旗下越來越多的傳統明星產品丟掉所在細分市場冠軍地位后,也意味著其曾經的合資巨頭位置開始動搖。

上汽通用今年前7個月累計銷量為67.19萬輛,同比增長0.43%,整體好于上汽大眾。從最近幾個月的銷量情況看,上汽通用旗下別克和雪佛蘭兩大品牌銷量下滑嚴重,凱迪拉克表現相對平穩。6月中旬,別克推出了昂科威Plus,車身尺寸相比現款昂科威有了明顯提升,且提供7座可選。這款車型的推出,有望與昂科威和昂科威S形成合力,進一步擴大別克品牌在中型SUV市場中的占有率。

上汽乘用車7月銷量為5萬輛,同比微跌1.96%;今年前7個月,其累計銷量為34.9萬輛,同比增長19.45%。就增長率來看,上汽乘用車今年前7個月的表現好于上汽集團旗下合資板塊,但就體量來看,其與上汽旗下合資品牌和自主頭部車企相比仍有明顯差距。

如今,雖然上汽乘用車擁有榮威、MG、R汽車三大品牌,但依舊缺乏走量車型。當榮威RX5的光環褪去,其只能依靠一款相對低端的i5扛起“暢銷車”的大旗。好在MG品牌在海外有著不錯的銷量表現,據上汽集團提供的數據顯示,MG品牌7月海外銷量超過2.6萬輛,同比增長80.1%,繼續保持中國單一品牌海外銷量冠軍的位置。

上汽通用五菱7月銷量為11萬輛,同比下滑15.38%。上汽集團統計的數據顯示,上汽通用五菱旗下五菱和寶駿品牌新能源車7月銷量超過2.7萬輛,同比增長135.2%。這一數據表明,當低端車市場的紅利期結束后,上汽通用五菱如今更多的是靠新能源產品開拓市場。

上汽大通作為上汽集團旗下采取商乘并舉發展路線的子公司,今年一直保持著不錯的增速,7月完成銷量1.87萬輛,同比增長20.43%。“雖然上汽大通的體量不大,但其銷量走勢一直很穩。”一位業內資深分析師如此評價。據了解,上汽大通旗下寬體輕客和MPV車型如大通G50、大通G10等相對較為暢銷,另外,其7月海外銷量接近0.5萬輛,同比增長130%,表現不俗。

寫在最后

在上汽集團公布7月產銷快報的同時,其同時公布了今年1-7月的零售數據。該數據顯示,其前7個月零售銷量為338.4萬輛,同比增長23.8%。結合開篇提到的批發銷量來看,上汽集團1-7月的批發銷量和零售銷量差距達73.4萬輛。這一較大差距背后,一方面說明行業普遍存在的“缺芯”阻礙了上汽集團各大自公司批發銷量的回升,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其各大子公司的庫存量較為充足。單就上汽集團7月批發銷量來看,其相較6月份出現了7.3%的環比增長,上汽集團方面將這一現象歸為“積極應對芯片短缺已取得實際成效”,同時,上汽集團強調,“隨著近期國內‘芯片荒’逐步緩解,上汽將加快生產節奏,全力推動批售回補。”從這一表述來看,上汽對其下半年的批售持樂觀態度,我們也將持續關注其接下來的銷量表現。(馮涼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