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電動汽車冬季充電頻繁 里程焦慮補能更焦慮

2022-01-13 15:11:46來源:中國汽車報  

“從蕩漾希望的夢中醒來,去尋找電力滿滿的世界。呼嘯而過的電動汽車,裝載著都市的憧憬與姿彩……”凌晨4點的北京,剛剛充滿電的電動保潔車開始上路作業。幾乎同一時間,值完夜班的某網站職員路凡在附近的公共充電站為自己的電動汽車充滿電后回家,而要值早班的電臺調音師吳桐則把電動汽車開到單位附近的充電站開始充電……此時此刻,來來往往的電動汽車,揭開了北京這座大都市新一天的帷幕。

“來這里充電的電動汽車幾乎24小時不間斷,這是距離我們小區最近的充電站,總體來說還算方便,就是有時候會排隊,冬季得起早或趕晚為電動汽車充電。”1月3日凌晨4點,在北京西四環附近一個公共充電站,剛值完夜班回家的電動汽車車主沈濤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說,冬季是電動汽車充電次數較多的季節,遇上排隊的確很無奈。

寒冷的冬季,電動汽車車主的里程焦慮已經不是新鮮事兒,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不斷增加,北方車主在冬季的“補能焦慮”愈發突出,一些新能源車主甚至凌晨4點起床搶充電樁。冬季電動汽車充電實際情況怎樣?公共充電站、充電樁、換電站的使用是否方便?車主及用戶在冬季的補能焦慮還有哪些?對這些備受關注的實際問題,記者近日進行了實地走訪調查。

冬季充電頻繁 起早貪黑排隊

對于電動汽車充電,尤其是冬季充電需要排隊的難題,并非所有地方都存在,實際情況存在差異。

“一般我下夜班后都會把車停在這里充電。我開這輛電動汽車有幾年了,續駛里程420公里,由于冬季鋰電池本身在低溫下整體性能降低的緣故,充滿電大概也就能跑300公里左右。如果打開車上的暖風,續駛里程還要減半。”沈濤說,他日常也就上下班開這輛電動汽車,冬季幾乎每兩天就要充一次電。

正如沈濤所言,冬季寒冷的天氣,確實對電動汽車的動力電池有一定影響。“因為寒冷的環境會讓鋰電池的電解液阻值變大,化學反應速率降低,鋰電池內部產生的電流也相對減小。因此,充電慢且難以充滿,同樣在寒冷氣候下使用時電量消耗也要比夏季快得多。”正在該公共充電站巡檢的巡檢員小于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冬季氣溫較低時,鋰電池內部雖然有電卻不能完全釋放。因此,通常情況下,電動汽車在冬季要比夏季的充電頻率更高、充電時間更長。一些商業中心和住宅區較為密集的地方,充電站出現排隊的情況不足為奇。

“今天運氣好,來了恰巧能充電。”網約車司機小姜來到這個充電站時,正好一輛充滿電的車剛剛開走。他說,往常這里常常會排隊,尤其是后半夜,因為23點到7點之間屬于用電低谷,這時候充電便宜,1度電比白天用電高峰時要便宜0.6元左右。不過,跑網約車時間寶貴,因此遇到排隊他就不等了,再開車去尋找別的充電站。

記者在該充電站的充電樁屏幕上看到一段說明:10點至15點、18點至21點屬于充電費用“峰電價”時間段;7點至10點、15點至18點、21點至23點為充電費用“平電價”時間段;23點至7點為充電費用“谷電價”時間段,但并沒有標出相應的價格。這是因為在充電費用方面各地并不一致,要根據充電站或充電樁的運營商來定,而北京至少有數十家運營商。有些公共充電站是運營商與車企聯合投資建設的,由雙方商定收費價格,但價格差別并不是很大。另外,收費方式也不相同,前幾年建的充電樁多是刷磁卡收費,而近來新建的充電樁多使用手機App收費。

“等了半個小時充上電,還不錯。可能是節假日車少的原因,平時有時候可能要等一兩個小時。”1月3日4:30,在北京南四環附近的一家公共充電站,電動車主竇曉峰對記者表示,這里離他所住的小區較近,有7根充電樁。由于附近有新發地批發市場以及多個住宅區,來這里充電的各種電動汽車絡繹不絕。當天是新年假期,彼時來充電的車并不算多,平常工作日凌晨4、5點來充電的電動汽車更多。“在冬季,要時不時看看車上的電量還剩多少,一旦剩余幾十公里電量就要去找充電樁,不能等到電量臨近耗盡再去找;如果發現這里一兩個小時內排不上隊,就要趕緊去找其他充電站。”他談著自己的心得。

連續兩天的凌晨和夜晚,記者在北京東西南北的五環、四環、三環、二環路附近查看了公共充電樁的使用情況,在西四環和南四環附近的公共充電站使用率接近100%,很少空閑;但北五環、東四環附近的公共充電站使用率一般在50%至80%之間。在北二環附近的一個公共充電站,一位張姓管理員告訴記者,該公共充電站使用率隨機性很強,有時會排隊,有時在七八成左右,一般是附近單位上班族的電動汽車或過路車輛。附近小區居民一般不來這里充電,因為附近的小區都建有充電樁。

公共樁不足 分布不均、指示不明

北京公共充電站及充電樁的布局,對于使用者來說感受如何?“總體來說,基本上是城內多、城外少;新建設施充電樁多、老舊小區充電樁少,而且分布也不均勻。”記者采訪的多位電動汽車車主和出租車、網約車司機,有著同樣的感受。

“我個人覺得,全市的公共充電站或公共充電樁還是不夠用,因為時常會遇上連續兩個公共充電站排隊的情況。”網約車司機車先生向記者表示,就概率而言,冬季遇上排隊充電的情況更多。而且布局不是太合理,一般越向市中心走,越容易找到公共充電站;而往五環外方向走,就不容易找到公共充電站。包括網約車在內,如今不僅電動汽車隨處可見,而且電動汽車,特別是網約車、出租車等公共出行車輛和個人電動汽車的活動范圍越來越大,外圍布局稀疏的情況對于出行很不方便。在這種情況下,網約車司機往往就不接單了,害怕萬一沒有充電樁充電,就開不回來了。

由于出租車、網約車司機長期在路上行駛,他們對于使用公共充電站的感觸更深。“北京城市中心以及城市副中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賽事場館周邊、京禮高速公路服務區等道路附近,很容易找到公共充電站,但其他地方就難說了。感覺總體還是少,遇到連續幾個公共充電站都被占滿的時候真著急上火。”網約車司機小蕭告訴記者,他天天在路上跑車,常常會遇到排隊等候充電的情況。為了節約時間多拉活兒,只好再去找充電樁。還有個問題,就是公共充電站或公共充電樁附近沒有標識,尤其是晚上,根本看不到也找不到。有時候在手機App上看到有充電樁,可過去一看,周圍高樓林立,充電樁究竟在哪晚上根本就看不到。如果是后半夜想找人問路都找不到,很多次開著車轉幾圈找不到,只好放棄,再找下一個充電站。“如果充電站也能像北京的道路指示牌那樣,有明確的標識或方向指示就好了。”小蕭說。

“還有個問題,就是有些公共充電站建在小區里面,很多時候能從外面看到里面的充電樁是空閑狀態,但就是不讓進去充電,再找又要跑好幾公里。”小姜說,小區門衛一般都不讓進,稱非本小區的車不讓使用。“明明是公共充電樁,為什么就不讓使用呢?現在,北京市一些機構內部的廁所都可以公開使用,公共充電樁卻不讓用,不知是何道理。”他喃喃地說。

私樁安裝不易 協調審批費勁

現在,購買一些品牌的電動汽車,廠家會贈送私人充電樁,或者可以優惠購買私人充電樁,但安裝私人充電樁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我們小區樓宇較多,除了有公共充電樁,小區還專門劃出一塊區域,允許安裝私人充電樁,使用非常方便。這樣,我們也不用排隊去搶公共充電樁了,對疏解冬季公共充電樁排隊難題也有益處。”電動車主曹先生如是說。

但很多小區的電動車主就不像曹先生那么幸運了。“我從買車起就向小區物業申請安裝私人充電樁,直到現在也沒批準。因此,我經常在冬夜冒著低溫和寒風去公共充電站排隊充電。”沈濤說,他基本上每年都會去問,但物業公司已經換了三茬,都不讓安裝。理由是安裝私人充電樁,小區的電力變壓器要擴容改造,必須要走一套申請程序,需要電力、土地、規劃、消防、街道辦及物業等部門和機構去蓋章同意。但物業又不去走程序,稱物業公司的執照還沒辦下來,沒法去申請,就這樣一拖4、5年過去了,也沒裝成充電樁。

其實,對于安裝私人充電樁一事,小區物業也有一肚子苦水。“小區物業只負責管理現有的設施,沒有權力去建設新設施。建設私人充電樁,屬于改變土地使用性質,這當然要去走正規申請程序。”一名從事物業管理多年的物業公司職員向記者表示,物業只負責設施管理和維修,沒有工程建設資質,所以也無法去申請安裝私人充電樁這一工程。且個人不能隨意占有國有土地建設私人設施,所以個人更是無法去申請走流程。因此,正規申請安裝私人充電樁,基本是物業難以辦到的事情。至于有的小區可以安裝,據說是因為有的廠家或充電樁運營公司與土地或物業所有方簽署有年限限制的租賃合同。當然,即使這樣,也需要協商電力部門施工擴容,還要向消防部門備案。

“事實上,現在新建小區的電力變壓器都已經按照新的標準擴容了,如電動汽車使用充電樁完全沒有問題,根本不需要再擴容。”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電力系統工程師告訴記者,至于物業所說的需要擴容,可能指的是老舊小區,這樣的小區已經很少。在老舊小區中,擴容成本的確較高。如果該小區有1000戶居民,原來配6臺變壓器,總功率為6000千伏安,每戶電容量平均為6千瓦。以慢充樁7千瓦計算,如果做到理想化的“一車一樁”,相當于額外增加約1000戶居民用電,這對小區原有電網負荷能力是很大的挑戰。擴大小區的電容量成本較高,一臺變壓器的成本約為20多萬元,加之還要重新布置電纜等費用,擴容成本進一步提升。

換電站較少 同樣排長隊

如果充電樁排隊、充電時間較長,那么換電是不是能節約時間成本?對于這一問題,奔跑于大街小巷的北京電動出租車司機顯然很有發言權。

“我們現在開的這種電動出租車,是換電、充電兩用的。對于這個行業來說,時間就是金錢,換電當然更快,但也時常會遇到排長隊。”在北京東三環附近的一個換電站,正在換電池的出租車司機郭師傅向記者介紹,近兩年換電站建了不少,市區及周邊基本達到了每5公里1個換電站的目標,但電動出租車數量也在迅速增長,每天白天及前半夜是換電的高峰期,往往會有電動出租車排隊換電,有時要等近1個小時。只有后半夜基本不用排隊,到了就換,換電賬單能用手機App支付。之所以排隊,除了電動出租車數量不斷增加,增長速度比換電站建設速度快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很多換電站只有1個車位。1輛車換電需要3~5分鐘,這樣一來,排隊就在所難免了。

“換電站的數量與現有電動出租車數量不匹配,遠遠不夠,還需要加快建設,增加換電網點布局,否則總排隊很影響出租車的營運。”出租車司機呂師傅也向記者表示。

“其實,他們不知道,建設一座換電站很麻煩。”換電站工作人員小崔向記者解釋,建設一座換電站,不僅設備投資至少要數10萬至近百萬元,而且還要有土地、規劃、電力、城市管理、消防等部門的審批,尤其是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城區建設一座換電站,費用更為昂貴,批復也相當不易。

除了換電,有的電動出租車司機還會選擇利用吃飯或休息時間去使用快速充電樁充電。“以前,快充樁充1度電是0.8元,但近來顯示漲價了,還不如換電劃算。換電根據新換電池電量的度數減去被換下電池剩余度數計算,一般只要十幾元,價格上還是比較合理的。”電動出租車司機黃師傅表示,這也是冬季換電站經常排隊的原因之一。

“我們使用的這批電動出租車比較早了,續駛里程只有350公里,冬季也就能跑250公里左右。而且,大家基本上不敢開暖風,開暖風一會兒就沒電了。但即使不開暖風,換電間隔時間明顯也比夏季縮短了,排隊也有這方面的因素。”郭師傅稱,為了省電,他自費在車上裝了使用照明電瓶、耗電量很小的電熱座墊。“不然,天冷的時候怎么讓乘客乘車呢?總要想辦法拉活兒吧。”他說。

現階段,私家車換電相對容易得多。“目前,只有蔚來等少數人使用的乘用車是換電車型,而且蔚來在換電站建設上下了很大功夫,使用手機App,很容易就能找到蔚來的換電站。因為換電車輛總體較少,還沒有遇到過排隊的情況。”蔚來電動汽車車主羅先生告訴記者。(趙建國)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