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助力物流保通保暢 貨車通行有望一路綠燈

2022-08-30 10:00:45來源:中國汽車報  

物流是國民經濟發展的大動脈,也是民生保障的重要支撐。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公路物流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不過,受疫情、限行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我國公路物流依然存在諸多堵點。

日前,公安部印發2022年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助力穩住經濟大盤重點措施(以下簡稱《措施》)。其中,助力物流保通保暢已成為重點攻堅工作。

進一步放寬城市道路貨車通行限制

為提升貨運通行效率,切實保障國內物流供應鏈暢通,公安部提出了多項舉措,包括“進一步放寬城市道路貨車通行限制”、“對4.5噸以下貨車不再細分限行噸位”、“鼓勵對新能源輕型廂式及封閉式貨車不限行”等。

“對于運輸從業者來說,《措施》的發布無疑是一大利好消息。”物流行業專家孔震表示,放寬貨車通行權限,有利于促進公路物流市場的良性發展。未來,隨著《措施》的進一步落實,越來越多的不合理禁限行將會被優化、整改。

“以前,藍牌輕卡進城要比黃牌貨車更有優勢。因此,大量的城市物資運送工作由藍牌輕卡承擔,這也導致藍牌輕卡越拉越多,‘大噸小標’亂象肆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商用車專業委員會秘書長鐘渭平告訴記者,從此次發布的相關政策來看,未來貨車進城限制將會有所放寬,各地可以根據配送需求,讓不同噸位的車型進入城區,參與到城市運輸中來。而政策的松綁,無疑給黃牌貨車進城帶來更多便利,既能更好地滿足城市物流運輸需求,也能引導不同車型各司其職,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重型貨車“百噸王”、輕卡“大噸小標”的癥結。

記者了解到,去年年初,公安部交管局就在《關于優化和改進城市配送貨車通行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中提出,鼓勵城市根據配送需求適當放寬限行噸位,避免簡單按照車輛號牌類型劃分通行權,對輕型以下貨車原則上不再進一步細分限行噸位。

“相信,隨著解禁政策的持續推進,貨車進城有望徹底松綁,這樣既能滿足城市基本物流運輸需求,也能為市場健康有序發展提供助力。”業內專家說道。

放寬貨運限行時間 提高貨車通行效率

除進一步放寬城市道路貨車通行限制外,《措施》還要求,城區采取分時段禁限行措施,每天貨車通行時間放寬到不少于7小時。

近年來,為緩解城市交通出行壓力、減少機動車尾氣污染,分時段、分區域限行已成為不少城市管控貨車通行的重要方式,設置限行路段、限行時間也成為常規操作。然而,一些地方在執行貨車限行政策的過程中,不顧實際情況采取“一刀切”的方式,不僅進一步激化了通行矛盾,更擾亂了物流行業的正常運行秩序。

“各地發布柴油載貨車禁令的初衷,無外乎是出于環保考慮,但采取簡單粗暴的限行管控方式,對于運輸從業者來說有失公允,也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孔震說道。

“限制柴油車通行關乎廣大貨車司機的生計以及整個行業的可持續發展,而某些地區的‘一刀切’限行政策則可能會激化和衍生更多矛盾,比如車輛繞行會帶來更多的尾氣排放、更大的交通壓力和貨運成本,這與環保的初衷和市場發展規律相悖。”鐘渭平進一步指出。

針對不合理的禁限行措施,交通運輸部、公安部等部委曾多次發文,要求嚴禁采取全城24小時禁止貨車通行的“一刀切”措施。另外,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期間,為積極打通物流運輸的卡點和堵點,國家相關部門更是打響了物流保通保暢攻堅戰。

“目前,不少城市已給予貨車充分的通行時間,并解除了諸多限制,但對于重型卡車的管控依然十分苛刻。很多地區只允許重型貨車夜間通行,但在實際運營過程中,很多訂單需要在白天配送,運輸從業者只能苦苦等待,十分影響運輸效率。”山東卡車司機劉青說道。

“如今,地方主管部門制定政策時往往不考慮是否具有便民性和實操性,或者是否會對關聯產業造成影響。”孔震建議,地方主管部門在制定政策時,應堅持以民為本,在不造成交通擁堵和增加尾氣污染的情況下,盡量照顧到卡車司機的出行便捷性。

“如果城市管理者能夠做足市場調研,制定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在非通行高峰時間段,允許貨車進城,既可以避免交通擁堵,又能降低潛在的交通事故隱患。”鐘渭平說道。

對此,不少運輸從業者也呼吁,能夠合理設置限行時段及區域。“現在,如果要到限行區域送貨,司機需要以繞路的方式到達卸貨地點。這樣一來,1公里的路程要繞路10公里甚至更遠,既增加了卡車司機的時間成本,更影響通行效率,間接加重了環保負擔。綜上來看,貨車進城不能一限了之。希望《措施》的發布,能夠改變這一局面,讓貨車通行更加暢通無阻。”湖北十堰卡車司機鄭師傅說道。

路權放開 助推新能源物流車發展

在新能源貨車通行方面,《措施》提出,對新能源配送貨車給予延長通行時間、擴大通行范圍等便利,鼓勵對新能源輕型廂式及封閉式貨車不限行。

近年來,隨著環保治理力度的不斷加強,公路物流行業擁抱新能源已成為大勢所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中也明確提出,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的公共領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物流配送等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得低于80%。

除政策傾斜和扶持外,為了加速新能源輕型貨車的快速普及,全國各地相繼將公共領域車輛電動化提上日程,并陸續發布新能源輕型貨車的更新時間表,出臺包括充電樁建設以及購置補貼等相關鼓勵政策,為新能源物流車提升市場份額鋪平了道路。

“通過給予購置補貼、放開路權等一系列政策傾斜,將進一步推進新能源物流車產業發展,商用車新能源化進程也將不斷加快。”鐘渭平表示,近年來,國家層面出臺了一系列新能源汽車鼓勵政策,明確了新能源物流車的推廣應用方向,加之2018年以來不少城市通過開放路權來推動新能源物流車的應用,為新能源物流車市場穩步發展提供了助力。目前,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驅動下,新能源物流車已在商超配送、快遞運輸、家具家電配送等細分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綜合考量城市物流的路權、效率、成本等因素,新能源物流車的發展空間十分廣闊。”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進一步表示,目前,新能源物流車的支持政策主要分為財政性補貼和非財政性補貼,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包括路權在內的非財政性支持將會發揮重要作用。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