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滬深兩市指數呈現震蕩調整格局 抗原檢測概念高開走弱

2022-03-15 14:02:51來源:大眾證券報  

3月14日,近6日連續減倉累計超500億元。業內分析認為,短期市場不確定因素較多,A股仍將是震蕩筑底格局,投資者應耐心等待趨勢反轉后的加倉機會。

抗原檢測概念高開走弱

昨日,滬深兩市指數呈現震蕩調整格局。三大指數早盤全線低開,隨后全天在水下震蕩,弱勢格局明顯,三大指數基本以全天最低點收盤。上證指數收盤跌2.6%,報3223.53點,深證成指跌3.08%,報12063.63點,創業板指跌3.56%,報2570.45點。兩市成交額為9706億元,較上一交易日收縮7.65%,較前5日均值收縮10.62%。

行業板塊上看,僅有新冠藥物、肝素概念、重組蛋白、新冠檢測、航天航空板塊紅盤;而航空機場、土壤修復、中俄貿易概念、激光雷達、采掘行業、釀酒行業等板塊跌幅居前。上周末發酵多時的抗原檢測概念昨日出現大幅分化,整體板塊盡管成為日內唯一亮點題材,但表現遠遜市場預期,行業漲停個股較少,多數個股呈高開低走走勢。

“抗原檢測概念有利好兌現的意味,這也再度說明當下市場仍然處于弱勢格局,資金也是短線思路。因此,震蕩筑底格局不改之前,依然不能追高操作,還是低吸思路為主。同樣,對于其他熱點,大家也需謹慎對待,把握好操作節奏,整體倉位要控制好。”源達投資顧問岳志芳昨日分析認為。

港股市場昨日走勢更弱。香港恒生指數大跌4.97%,下跌1022點,創2020年5月以來最大單日跌幅,自2016年以來首次跌破兩萬點關口。恒生科技指數跌11.03%,創最大單日跌幅紀錄,恒生國企指數跌7.15%。各板塊全線下挫,科技網絡、地產、醫藥、汽車板塊跌幅居前。

北向資金凈賣出額創新高

在近期A股持續走弱的過程中,外資罕見持續流出。Wind數據顯示,昨日,北向資金全天凈賣出144.08億元,單日凈賣出額創1月27日以來新高,近6日連續減倉累計超500億元。外資2022年以來已第四次出現單日流出超百億元情形,2021年全年僅有5次。

“北向資金在連續多日凈流出的背景之下,再度大幅離場,或主因國內多地疫情形勢惡化影響經濟增長預期所致。”山西證券策略分析師麻文宇昨日盤后分析表示,“本周周內美聯儲大概率將宣布開啟加息進程,但由于此前已有充分預期,因此對于宏觀流動性的影響已十分有限。從板塊表現來看,受疫情沖擊較為嚴重的下游消費板塊跌幅居前。我們此前一再強調,在連續的回調之后仍須保持謹慎,靜待景氣回歸。”

“前一個交易日剛剛收出深V,周一多頭的努力就付諸東流,行情確實弱勢。北向資金連續凈賣出似乎也加重了市場的弱勢。”岳志芳認為,“市場調整主要還是由于不確定因素較多,比如疫情反復,比如金融數據低于預期,再比如,周四凌晨的聯儲會議等。而對于這些不確定因素其實都是短期因素,一旦邏輯發生變化或者落地則有望引領行情快速反彈。因此,靴子落地之前,我們繼續謹慎是對的。”

大盤或震蕩筑底

展望后市,中金公司認為,短期地緣事件等因素導致的供應風險仍有可能繼續發酵,海外“滯脹”情形的概率加大,仍需密切跟蹤地緣局勢的進展,及其帶來的供應短缺和流動性層面的風險,這些因素對市場情緒的影響可能仍需要進一步的消化,市場轉機可能在通脹和地緣政治等宏觀風險邊際緩解后出現。結構上,短期低估值“穩增長”板塊可能會有相對收益,待宏觀風險逐步平息后,高景氣的成長領域和受成本擠壓的中下游制造業可能迎來轉機。

麻文宇認為,當前時點,宏觀基本面不容樂觀:一是2月社融信貸表現未能延續“開門紅”,出現超預期惡化,反映我國穩增長面臨的環境仍然較復雜;二是國內疫情形勢不容樂觀。由此,A股的底部或仍未形成,提示合理控制倉位,同時關注具有較足安全邊際,行業景氣度有望改善的醫藥生物、房地產、國防軍工等板塊。

岳志芳也認為,短線上市場仍將是震蕩筑底格局,而市場震蕩格局未改變之前,倉位依然要控制在三成以內,耐心等待趨勢反轉后的加倉機會。(陳慧)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