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289 個小時后,韓國超導“倒了”:全球搶著做的復現實驗還做嗎

2023-08-04 08:14:53來源:ZAKER財經  

本文來源:時代周報 作者:劉沐軒


(資料圖片)

電費不要錢、春運再也不用人擠人、小學生手表上都自帶量子計算機的時代,是否讓人向往?這也許就是近期為什么這么多人關注室溫超導材料的進展。

北京時間 7 月 22 日 16 點左右,韓國量子能源研究中心研究團隊發布了一篇論文,聲稱發現室溫超導材料 LK-99,吸引了不少吃瓜群眾。

讓一種材料實現超導,其實已經有非常明確的方法,要么高壓,要么低溫。

在上海徐匯區的地下,就已經建有一條長達 1.2 公里的超導電纜。通過液氮提供零下 196 ℃的低溫,這條電纜實現了超導。但它修了 18 年,而且造價不菲。

上海的超導電纜。(圖源:社交媒體)

如果一種常溫常壓下的超導材料被發現并得以應用,那將帶領人類突破能源天花板,進入全新的時代。

超乎尋常的主張,需要超乎尋常的證據。

北京時間 8 月 3 日下午 17 點左右,韓國超導低溫學會組成的專家驗證委員會稱,LK-99 不是常溫超導體。

289 小時過去,韓國人自己都 " 打假 " 了,全球科技媒體似乎只有少數國家討論得火熱,超導概念股也已經開始普跌,LK-99 是不是可以 " 蓋上棺材板 " 了?

目前,還有大量的科研團隊仍在實驗過程中,LK-99 可能不是常溫超導體,但它也許還有別的用途。

目前的結論

美國羅切斯特大學 Dias 團隊同樣聲稱發現 " 近常壓室溫超導材料 ",而幾個月前,南京大學的聞?;⒔淌谠鴧⑴c " 打假 "Dias 團隊的這一發現。該團隊于 2020 年聲稱,在實驗中發現的材料,至今還未能被其他團隊完美復現。

聞?;⒅赋觯袛嗖牧鲜欠駷槌瑢w需要具備兩個條件:零電阻和完全抗磁性,而 LK-99 并沒有滿足這些條件。

8 月 1 日,華科大常海欣教授團隊觀測到LK-99具有抗磁性。

8 月 2 日,曲阜師范大學劉曉兵教授的實驗結果顯示,LK-99具有抗磁性,但沒有零電阻特性。

曲阜師范大學的實驗視頻截圖。(圖源:b 站)

8 月 3 日上午,東南大學孫悅教授和施智祥教授團隊的最新實驗結果顯示,LK-99不抗磁室溫下電阻不為零,除非把溫度降低至 110K(零下 163.15 攝氏度)。

8 月 3 日下午 17 點,韓國超導低溫學會組成的專家驗證委員會稱,LK-99 不是常溫超導體。

在海外,美國、俄羅斯和印度等國的幾個團隊,也均未能得出 "LK-99 能夠達成室溫超導 " 的結果。

截至發稿,時代周報記者在論文預印本網站 arXiv 上搜索 7 月 22 日之后發布與 LK-99 相關論文的作者和團隊,致電了包括上述 3 個團隊在內的國內 9 個參與理論推演和實驗驗證的團隊,均未得到電話和郵件回復,或被婉拒了采訪請求。

此外,新加坡國立大學一個參與復現 LK-99 的團隊則回復稱," 抱歉,我們幫不上忙。"

先別急著失望,或是開始懷疑科學家們在做無用功。這些結論不是終點,LK-99 展現出的一些特性仍有研究價值。

自從 1911 年荷蘭科學家翁納斯在零下 269 攝氏度的條件下觀測到汞的超導電性以來,如何在室溫下實現超導一直是 100 多年來學界追求的目標。

這 100 多年里,學界總是能冒出 " 實現室溫超導 " 的論文標題,但至今還沒有任何一個有實際應用價值的成果能夠真正走出實驗室,改善人們的生活。

韓國團隊聲稱 LK-99 實現超導的視頻截圖。(圖源:社交媒體)

他們的結果不是存在實驗誤差,就是得有極其苛刻的壓力和溫度條件,抑或是制造出的材料還不足沙粒大小,做大了也無法維持結構強度和超導特性,達到替代銅線電纜的程度。

這不是科學家們不夠努力,許多人可能不知道的是,關于物質為何能實現超導,物理學領域還沒法完全用理論指導實踐。

上世紀 70 年代,有科學家解釋了金屬為何出現超導現象,獲得了諾貝爾獎。但后來科學家們發現,超導現象不僅僅可以發生在金屬材料上,詭異如石墨烯,甚至能在超導和絕緣之間瞬間切換,此前的諾獎理論也就不適用了。

這意味著,材料物理領域對于超導材料的嘗試,很多時候真的就像是古代煉金術,抑或是愛迪生那個流傳甚廣的故事:測試幾千種材料去做燈絲,其中還包括了外行人也覺得離譜的頭發、胡子、馬鬃……

而超導材料領域的幾次重大突破,還真都是外行人的偶然發現,包括超導陶瓷。

在理論缺失的背景下,正是實驗物理學家大放異彩的領域。

現有的超導材料想要走出實驗室,有著許多難題。而 LK-99 只要在溫度、壓力、原料成本、制備難度、結構強度等方面,任意一點比現有材料有顯著優勢,就可能成為一種有用的材料。

目前,起碼制備 LK-99 的原材料很便宜。

輿論與資本的狂歡

有關 LK-99 是否為室溫超導的問題,已經經過了多層反轉,時代周報記者梳理了這一事件的始末。

7 月 22 日,當韓國團隊發表論文時,學界是普遍保持著懷疑態度的。

在一眾極其專業如《金屬間化合物 LaFeSi 及其衍生超導化合物 LaFeSiH 和 LaFeSiO 的晶格動力學》的標題中間,這篇名為《第一個室溫常壓超導體》的論文,顯得十分外行又兒戲。

隨后,這個韓國團隊內部爭名奪利的八卦不斷曝出,論文重復發表又申請撤回的迷惑操作,吸引了第一批好事者前來吃瓜。

這篇論文的標題實在是不常見。(圖源:arxiv)

但人們很快發現,韓國團隊所描述的 " 神奇材料 "LK-99 居然是一種銅摻雜的鉛磷灰石。制備所需的原料既便宜又常見,被部分網友描述為一種高中實驗室都做得出來的材料。

不需要昂貴的儀器和原料,便可制造出這種具有諾獎潛力的新材料。這樣的機會很快吸引了中、美、俄、印的幾個科學團隊,嘗試驗證該材料的可靠性。

7 月 31 日,美國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的研究員格里芬發文,從理論上解讀了 LK-99 的超導可行性,聲稱該材料顯示出有趣的結構和電子特性,這些特性與高溫超導體具有共同的特征(高于零下 269 攝氏度通常被稱為高溫超導)。但該材料的合成難度非常大,很可能只有一小部分晶體的銅位于正確的位置。

格里芬的論文堅定了輿論認為 LK-99 就是室溫超導材料的信心。

同期,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的孫巖研究員、劉培濤研究員,西安西北大學的司良教授團隊等,也都從理論上推測 LK-99 可能具有室溫超導的特性。

論文發布一周后,本已不抱什么期待的公眾輿論,被華中科技大學的一則實驗結果所點燃。

8 月 1 日,b 站 up 主 " 關口山男子技師 " 發布了一則視頻,展示了他所在實驗室制備的 LK-99 出現了抗磁性——這是證明該材料能夠在室溫下實現超導的關鍵一步。

華科大的實驗視頻截圖。(圖源:b 站:關口山男子技師)

視頻下方的簡介中描述," 本次實驗由華中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博士后武浩、博士生楊麗,在常海欣教授的指導下,成功首次驗證合成了可以磁懸浮的 LK-99 晶體,該晶體懸浮的角度比 Sukbae Lee(韓國團隊中的第一作者)等人獲得的樣品磁懸浮角度更大,有望實現真正意義的無接觸超導磁懸浮。"

就連時下大火的 "ChatGPT 之父 "、OpenAI 首席執行官山姆 · 奧特曼都來湊熱鬧。他在社交媒體上稱,科技圈終于不再關注馬斯克與扎克伯格約架這種八卦,轉而為室溫超導這種真正可以改變世界的事情而興奮。

同時,奧特曼也調侃道,很多投機者已經開始趁機給資本畫餅了。他指出,很多突然冒出來的創業公司在招聘郵件中,居然要求求職者擁有 2 年以上研究 LK-99 的經驗。

網友 P 圖描述科技圈的風向,從 AI 改變世界,轉到超導改變世界。(圖源:社交媒體)

奧特曼和一眾科技圈、投資圈大佬下場圍觀,使得輿論對于 LK-99 的關注度上升到了極點。中、美市場上的超導概念股開始瘋漲,不少投資機構紛紛有模有樣地開始召開 " 室溫超導說明會 " 展望未來。

" 關口山男子技師 " 的視頻也很快得到 900 多萬的播放量。

盡管吸引了國內外的網民來到視頻下方打卡合影 " 見證歷史 ",但華科大的實驗還未能證明 LK-99 具有完全抗磁性,僅僅是觀測到了有符合條件的跡象。

博主 " 關口山男子技師 " 也安撫吃瓜群眾們先別急,目前合成出的 LK-99 晶體僅有幾十微米大,太小了無法完成其他實驗,該團隊正在加急做新的晶體。

隨后,其他團隊的新證據也陸續出爐,資本市場在兩天內似乎就開始從超導概念股中撤退。

有股民大喊退錢,有網民大叫烏龍,只有科學家們仍在悶頭做實驗,科學愛好者們在主動追蹤科研進度。創新與科研所需的時間與試錯,不應被貶低。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