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央行創設貨幣政策工具并非量化寬松 仍處于常態化貨幣信貸政策的范疇

2020-06-09 10:28:43來源:經濟日報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要“創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根據部署,中國人民銀行再創設兩個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

具體來看,前者是指人民銀行提供4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通過特定目的工具(SPV)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激勵,預計可支持地方法人銀行延期貸款本金約3.7萬億元,緩解小微企業還本付息壓力。后者是指人民銀行提供4000億元再貸款資金,通過SPV向地方法人銀行提供優惠資金支持,緩解小微企業缺乏抵押擔保的“痛點”。

據了解,美聯儲今年出臺的支持工具絕大多數通過SPV操作。因此,有人簡單加以類比,認為央行這一舉措也是量化寬松(QE)的表現。實際上,央行創設SPV這一貨幣政策工具是特殊時期的臨時性政策安排,不能理解為量化寬松。

“這兩項新的政策工具與現有貨幣政策工具、降息降準政策工具并不矛盾,無論從性質、規模上都談不上量化寬松。”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潘功勝近日指出,與國際上其他一些發達經濟體相比,當前中國貨幣政策仍有一定空間,仍然處于常態化貨幣信貸政策的范疇。

“美聯儲QE政策是在傳統利率沒有下調空間,即政策利率為0或接近0的情況下,通過購買國債等中長期債券,增加基礎貨幣供給,向市場注入大量流動性,可以理解為‘開閘放水’。”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分析師周茂華認為,由于疫情對美國及全球經濟造成史無前例沖擊,大量企業尤其小企業資金鏈告急,美聯儲僅靠傳統QE政策購買國債和資產抵押支持證券(MBS)已難以奏效,于是創設新的信貸工具,通過設立SPV將資產購買范圍擴大至美國小型企業、雇主、家庭等。

周茂華表示,雖然與美聯儲同樣設立SPV,但央行此舉并非量化寬松。一是本質不同。

美聯儲設立SPV是為了繞過國會限制,擴大資產購買范圍,本質是“加強版”QE;而央行創設普惠小微企業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是為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小微企業信貸投放,屬信貸范疇。

二是規模不同。

央行創新工具規模有一定限制;而美聯儲實施的開放式量化寬松是無上限的。

三是政策空間不同。

截至目前,央行在利率、存款準備金率等方面政策空間仍較大,這與美聯儲“零利率”明顯不同,央行并無實施量化寬松政策必要。

四是風險分擔不同。

美聯儲實施開放式量化寬松增加了風險偏好,降低了自身資產質量;而央行是通過創新貨幣政策工具激勵金融機構,并非直接給企業提供資金,因此也不承擔信用風險。

“央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購買地方中小銀行的貸款后,委托其放款。央行購買部分的貸款利息由地方中小銀行獲得,相應的不良率也由地方中小銀行消化。這是特殊時期的特殊舉措,確保央行釋放資金能最直接、最有效地流入最需要資金支持的中小微企業。”周茂華說。

“延期還本付息和信用貸款支持兩項政策工具側重于量的支持和結構性支持,有明確的政策目標取向,是為了支持企業復工復產、復商復市采取的臨時性政策安排。”正如潘功勝所強調的,受疫情影響,各類市場主體經營壓力較大。此時加大信貸政策支持,對于保市場主體、穩定經濟增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姚進)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