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國家統計局: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改善 專家建議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

2020-06-16 08:48:27來源:證券日報  

6月15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5月份相關經濟數據。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付凌暉表示,5月份,復工復產復商復市全面推進,生產需求繼續改善,就業物價總體平穩,積極因素逐步增多,經濟繼續呈現恢復態勢,總體上符合預期。

從具體數據來看,工業生產繼續回升,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較快增長。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4.4%,增速比4月份加快0.5個百分點;環比增長1.53%。1月份-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2.8%,降幅比1月份-4月份收窄2.1個百分點。服務業生產指數增速由負轉正,現代服務業增勢較好。5月份,全國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增長1.0%,4月份為下降4.5%。1月份-5月份,服務業生產指數同比下降7.7%,降幅比1月份-4月份收窄2.2個百分點。市場銷售逐步回暖,消費升級類商品和網上零售持續向好。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73億元,同比下降2.8%,降幅比4月份收窄4.7個百分點;環比增長0.79%。1月份-5月份,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8730億元,同比下降13.5%,降幅比1月份-4月份收窄2.7個百分點。固定資產投資降幅明顯收窄,高技術產業和社會領域投資增速由負轉正。1月份-5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199194億元,同比下降6.3%,降幅比1月份-4月份收窄4.0個百分點;5月份環比增長5.87%。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整體來看,隨著復工復產深入推進,5月份主要經濟指標繼續恢復,工業生產增速回升,投資、消費降幅收窄,但相比上月改善幅度,5月份各主要指標改善幅度都有所放緩。下階段,要加快落地實施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的各項宏觀政策,重點做好穩就業保民生,有效擴大內需,穩定經濟基本盤。財政政策要加大力度激發經濟潛力,按照前期部署發行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等,加快將資金運用到民生、基建等領域。貨幣政策要加大力度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加快落地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提升政策精準度與有效性,繼續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降低融資成本,保住廣大中小微企業等市場主體,加快修復企業信心,激發內需潛力。

東方金誠首席宏觀分析師王青告訴《證券日報》記者,展望未來,6月份工業生產將繼續向5.0%至6.0%的常態增長水平回歸,原材料、裝備制造業等建筑相關行業會維持較高景氣;6月份消費將繼續處于漸進回補過程,同時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也有利消費需求回升。5月份規模性宏觀政策推出后,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還有較大上升空間,并將成為下半年提振經濟增長動能的主要發力點。綜合4月以來的工業生產及投資、消費和凈出口三大需求變化態勢,預計二季度GDP同比有望實現2.0%至3.0%左右的正增長。

付凌暉表示,盡管5月份主要指標繼續改善,但從5月份當月看,不少指標低于上年同期水平,從累計看多數指標仍在下降,表明疫情沖擊損失尚需彌補,經濟還未回歸正常水平。當前境外疫情對世界經濟的巨大沖擊繼續發展演變,外部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恢復仍面臨壓力,推動經濟全面回歸常態化增長需付出更大努力。在疫情防控常態化前提下,圍繞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狠抓各項政策舉措落實落地,著力穩企業保就業,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