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粵港澳大灣區 “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將啟 促進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

2020-06-30 09:18:21來源:經濟參考報  

6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會同香港金管局、澳門金管局發布公告,在粵港澳大灣區開展“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業內人士指出,“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將有利于滿足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自主投資、靈活配置資產的需求,促進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便利化,進一步深化粵港澳大灣區金融合作。

“跨境理財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跨境投資粵港澳大灣區銀行銷售的理財產品,按照購買主體身份可分為“南向通”和“北向通”。“南向通”指粵港澳大灣區內地居民通過在港澳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港澳地區銀行銷售的合資格投資產品;“北向通”指港澳地區居民通過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地銀行(以下簡稱內地銀行)開立投資專戶,購買內地銀行銷售的合資格理財產品。

粵港澳大灣區居民個人投資活躍,跨境購買低風險的銀行理財產品需求較大。“三地投資者可以相互購買金融產品,是個人金融服務的一大突破。”中商智庫首席研究員李建軍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

渣打大中華及北亞地區行政總裁兼集團零售銀行及財富管理業務行政總裁洪丕正表示,“跨境理財通”是大灣區推進金融市場互聯互通的一個重大里程,為中國內地及香港居民提供更多理財產品的選擇。

恒生銀行表示,探索建立與粵港澳大灣區發展相適應的賬戶管理體系以及探索建立“跨境理財通”機制,將釋放個人金融需求,為大量潛在的個人跨境金融需求搭建互聯互通平臺。這宛如建起一座金融跨境大橋,給三地銀行業務開展打開廣闊空間。

東方金誠國際團隊負責人常征也表示,“跨境理財通”的推出,拓展了境內外資本市場流動的渠道,意味著人民幣在資本項下自由兌換程度進一步提高。允許相關主體跨境投資銀行理財產品,也表明跨境使用人民幣的業務范圍更加多元,不再局限于跨境貿易結算支付、風險管理、流動性管理、企業投融資等領域,還包括了居民個人投資。

“金融機構將設計出更多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產品,這對于推進人民幣國際化有著重要意義。”李建軍說。

央行表示,“跨境理財通”將在我國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的整體規劃與部署下穩妥有序推進。人民銀行將會同內地、港澳金融管理部門,擬定具體實施規則,加強監管合作和信息共享,落實投資者保護,推動相關主體做好技術準備,力爭“跨境理財通”業務試點再穩妥啟動。

據悉,“北向通”和“南向通”業務資金通過賬戶一一綁定實現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使用范圍僅限于購買合資格的投資產品。資金匯劃使用人民幣跨境結算,資金兌換在離岸市場完成。對“北向通”和“南向通”跨境資金流動實行總額度和單個投資者額度管理,總額度通過宏觀審慎系數動態調節。

常征說,“閉環匯劃和封閉管理”的要求,是對“穩妥有序、風險可控”原則的具體落實,既有助于規范投資產品,也將有效防止跨境資金出現大規模異常流動,在優化市場調節的同時,維護交易秩序。

李建軍也表示,與金融機構相比,個人投資者對市場信息的了解較為缺乏,面臨的跨境投資風險較大。在“跨境理財通”試點過程中,需要做好制度設計,完善法律法規,防控金融風險,保障試點順利推進。

關鍵詞: 跨境理財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