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做大離島免稅“蛋糕”應鼓勵民資參與 打造多元供給格局

2020-07-14 08:15:06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近日,海南省財政廳、商務廳、市場監管局發布公告稱,將按照經營品牌、品種、價格和國際三同步的原則,采用招標等市場化競爭方式選擇并確定新增加的海南離島免稅購物經營主體。業內人士表示,引入其他具有免稅牌照的競爭者,將對行業形成有效刺激,共同做大離島免稅的“蛋糕”。

今年7月1日,海南離島免稅購物新政(《關于海南離島旅客免稅購物政策的公告》)正式實施,相關免稅政策迎來“史上最大調整”:海南離島旅客每年每人免稅購物額度提高至10萬元,取消單件商品8000元免稅限額規定,并不限次數,新增酒類、電子消費產品等7大類免稅商品,同時還大幅減少單次購買數量限制的商品種類。

離島免稅購物新政甫一出臺,便引起市場強烈反響。日前,海南離島免稅新政落地首周戰報出爐,根據海關總署的公開數據,7月1日至7日海南離島免稅新政實施第一周內,離島旅客累計購物4.5億元,免稅6571萬元,日均免稅939萬元,比上半年日均增長58.2%。免稅概念熱持續升溫之下,多家上市企業公開表示正在積極爭取入局,試圖乘政策東風在離島免稅市場分得“一杯羹”。

對此,筆者認為,三部門聯合公告的發布,正是在國家大力推進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大背景下對市場的積極回應,釋放了海南離島免稅業將擴大開放力度,打造多元供給格局的積極信號。此次經營主體的擴圍既恰逢其時,又勢在必行。

一方面,我國作為新興的免稅市場,免稅業已經成為旅游相關產業中的朝陽板塊,市場潛力巨大。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免稅行業銷售額達到395億元,增速達27.3%。當前,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境外旅游消費及海外代購受阻,在新政助推之下,如果能將海外購物消費部分回流到國內,變“海外購”為“海南購”,將大大促進內需消費,并將帶動海南省航空、酒店、景區、餐飲等行業發展,為海南國際旅游消費中心建設增磚添瓦。

另一方面,由于起步較晚,國內的免稅行業在經營模式、免稅店規模、商品種類、購物環境和市場開發等諸多方面與免稅業發展成熟國家具有一定的差距。目前,中免是海南離島免稅的獨家經營商。要想促進海南離島免稅市場持續健康發展,僅靠中免一家難免勢單力薄,勢必要打造多元供給格局,通過招標等形式引入具有資質的競爭者,發揮“鯰魚效應”,激發各主體活力,讓創造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此外,筆者注意到目前中國免稅市場處于寡頭壟斷格局,擁有免稅業務牌照的企業僅有8家企業,都具有國資背景。其中,中免、日上、中僑免、海免四家更是均為中免集團旗下免稅品牌,中免集團在整個國內免稅市場的占有率高達93%。未來,要提升國內免稅行業的市場競爭力,真正形成多元供給格局,還要進一步深化改革,消除體制機制障礙,探討多形式引入民營資本參與,將免稅市場這一“蛋糕”做大做好。

關鍵詞: 離島免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