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中國外貿“半年報”出爐:上半年進出口好于預期 下半年能否延續向好?

2020-07-15 08:21:36來源:中國網  

上半年經濟數據正陸續公布,其中外貿“半年報”于昨日(14日)出爐。海關總署表示,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整體表現好于預期。在經歷了一季度震蕩之后,二季度進出口有所回穩,尤其是6月份當月出口、進口雙雙實現正增長,為年內首次。

分析機構表示,我國外貿進出口的超預期好轉,得益于國內疫情防控形勢向好,率先推動企業復工復產,對進出口形成了有力支撐。展望下半年,我國強大的供給能力有助于服務全球需求,出口將繼續表現強勢;隨著內需市場逐漸企穩回暖,進口有望保持增長。

上半年進出口好于預期 6月實現年內首次“雙正增長”

據海關統計,今年上半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14.2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2%,降幅較前5個月收窄1.7個百分點。

從季度走勢看,二季度我國進出口值達到7.67萬億元,同比降幅收窄至0.2%。一季度時進出口總值同比下降6.4%。

從月度走勢看,6月份進出口同比增長5.1%,出口自4月份起連續三個月保持同比正增長;進口在4月、5月份兩位數降幅后,也于6月份“轉負為正”,增長6.2%。6月份當月進口、出口實現年內首次雙雙正增長。

海關總署新聞發言人、統計分析司司長李魁文表示,上半年外貿進出口整體表現好于預期。

此前,市場普遍預計新冠肺炎疫情引發的全球需求衰退,將對我國外貿進出口造成很大沖擊。但從上半年來看,實際情況并沒有那么悲觀。

中信證券宏觀團隊諸建芳、程強認為,由于中國和全球疫情錯位,促使中國承擔起了“全球供應中心”的角色,醫療物資及相關制造業產品的需求強勁為出口帶來額外的新增訂單。

防疫物資、“宅經濟”產品出口增長較快,是上半年我國外貿進出口的重要特點之一。上半年,包括口罩在內的紡織品出口增長32.4%,醫藥材及藥品、醫療儀器及器械出口分別增長23.6%、46.4%,“宅經濟”消費提升帶動筆記本電腦、手機出口分別增長9.1%、0.2%。

進口方面,內需市場的企穩回暖支撐了進口回升。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唐建偉、劉學智表示,6月份進口增速高于出口,內需恢復好于外需。二季度以來各項內需快速修復,特別是工業生產顯著加快,對進口需求明顯提升。

展望下半年外貿形勢:一系列積極因素正在積聚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蔓延,我國外貿發展面臨的不確定、不穩定因素仍然很多,下半年進出口形勢依然復雜嚴峻。但也要看到,我國外貿發展韌性足、回旋余地大,一些積極因素正在積聚。

浙商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李超表示,我國產業門類齊全,在全球供應鏈中扮演重要的樞紐環節,擁有強大的供給能力。疫情引發全球供應鏈重塑,我國供給體系快速修復,突出的供給能力有助于中國服務于全球需求。

“當前我國正在形成一個以國內循環為主、國際國內互促的雙循環發展的新格局,有助于發揮我國強大供給能力的優勢,下半年出口將繼續表現強勢。”李超表示。

唐建偉、劉學智表示,全球需求減弱影響出口預期,不過近期歐洲疫情逐漸得到控制,美國非農數據轉好,外需狀況有望逐漸修復。另外,內需回暖較為明確,國內消費逐漸恢復促進消費品進口,基建投資力度加大帶動工業初級產品進口,進口有望保持增長。

為應對疫情帶來的沖擊和挑戰,我國出臺了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今年以來,先后出臺外貿穩增長10條措施并制定50條具體任務清單等一攬子政策措施,支持企業復工復產達產,保障外貿產業鏈、供應鏈的暢通運轉。

“隨著一系列穩外貿政策措施效應的持續釋放,我們有信心穩住外貿基本盤,努力實現進出口促穩提質。”李魁文表示。

關鍵詞: 外貿半年報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