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工信部鼓勵各級政府充分用好5G政策 “工具箱” 有197款5G終端拿到了入網許可

2020-07-24 09:17:49來源:證券日報  

7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據介紹,網絡建設方面,近期,每一周平均新開通的5G基站都超過1.5萬個,到6月底全國已建設開通的5G基站超過了40萬個。另外,截至目前,有197款5G終端拿到了入網許可,5G手機累計出貨量超過8623萬部。

“5G在穩投資、促消費、助升級、培植經濟發展新動能等方面的潛力,會隨著這些數據的不斷增長進一步顯現。”工信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新聞發言人聞庫在發布會上表示,當然,這個數據是比較樂觀的,但是我們也清醒地看到,中國當前5G的發展仍然是處于商用的初期,真正發揮5G對經濟高質量發展支撐作用,還需要進一步強化政策保障,要調動和激發各類市場主體的能動性,推動形成建設好、發展好、應用好5G良好生態。

國新未來科學技術研究院執行院長徐光瑞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國加快5G推廣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經濟發展需要,當前我國經濟已進入高質量發展和消費經濟驅動階段,工業的智能化和服務業的消費升級訴求強烈,不論是智能制造、無人工廠,還是自動駕駛、遠程診療,還是高清視頻、虛擬現實等,都需要高速率、低延時的5G作為底層技術來支撐,特別是此次疫情加速了數字經濟發展,以5G為代表的新基建和相關應用駛入快車道;二是帶動效應突出,5G的應用范圍和場景將遠遠超過4G,對上下游產業的帶動力更強;三是保障安全和增強產業國際競爭力的需要,數據逐漸成為社會發展最重要的基礎資源之一,經濟和產業的競爭一定程度上也是數據的競爭。

財政部專家庫專家、360政企安全集團投資總監唐川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5G的布局,能全面促進信息的高效流動,同時能帶動物聯網系統升級和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的信息化升級,對物質世界的資源交互效率也能帶來正面的促進,故而,其是促進經濟發展結構轉型升級,實現“中國制造2025”的必要基礎設施。隨著5G時代的到來,信息交互能力、大數據應用能力將會再上一個臺階,商業創新的空間也會隨之擴展。同時,在此階段,各類主體的業務管理方案也能夠得到全面的優化,能夠為下一個重要時代的到來做好鋪墊、打好基礎。而更大的商業空間和更優的管理模式將能更好地滿足企業的財務訴求,進而全面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以及資產的可變現能力。

就未來還將采取哪些措施進一步發揮5G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作用,聞庫表示,要抓住5G在網絡教育、在線醫療、遠程辦公等方面的發展機遇,進一步豐富5G的應用場景,促進品類豐富、高性價比的5G終端進入市場。同時,要推動實現5G和其他行業的同頻共振。要充分調動各行各業應用5G的積極性,促進通信與相關行業雙向開放與合作,研究梳理5G應用在推廣中到底有什么樣的制約因素,這些制約因素到底對網絡有什么樣的需求,要進一步明確這些應用的需求,明確技術方案,探索新的商業模式,切實打通5G和其他行業的應用通道。

發揮地方支持政策方面,聞庫表示,要充分釋放地方各級政府的政策紅利,鼓勵各級政府因地施策,充分用好5G的供電、建設、應用、資金等方面政策的“工具箱”,結合各地的產業優勢和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將5G發展迅速轉化為支持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動力。

唐川表示,5G以及與5G密切相關的大數據、傳感設備、數據中心、信息安全系統等新基建領域項目在全生命周期中的穩定運作,除了資產持有人持續的資金和技術資源投入,部分項目也有賴于政府、金融機構對于新基建項目在存續期間的相關扶持和對社會資本方的資金支持。同時,因為運作新基建項目的企業多為民營企業或混合所有制企業,所以出臺相應的金融扶持措施,引導金融機構全面介入新基建領域相關業務,解決這些企業在資金方面的后顧之憂,讓企業自身的發展可以更為穩健,也有利于新基建項目的健康、長遠發展。

在方法上,唐川表示,除了管理層引導銀行等金融機構和地方產業基金對參與新基建的高新技術企業提供更為全面的資金配套之外,完善IPO和債券發行注冊制制度,并針對新基建,在專項債、ABS、REITs等工具的使用過程中提供政策傾斜也會是比較好的扶持方式。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