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AI智能遍地應用 產業應用淘汰賽升級

2020-12-17 11:08:38來源:北京商報  

編者按:2020年歲末將近,在這個特殊的年份,“高大上”的自動駕駛扎堆落地、全民直播讓老風口煥新、AI應用離老百姓越來越近。為讓讀者系統性了解2020年的互聯網,北京商報甄選自動駕駛、直播、AI明星應用等代表性行業,推出系列盤點《互聯網2020》。

四年前,市場研究公司TechEmergence的一項調查顯示,未來五年虛擬助手和聊天機器人將成為最主要的消費級AI應用,現在看來,此預言正在成真。2020年“AI女團”小冰、小度、小愛、泠鳶的走紅,讓越來越多用戶了解到AI助手,受益于產業支持和產業升級需求,服務機器人、智能客服等產品也格外走俏。

在消費級應用普及度提升的同時,toB的解決方案在2020年進行著淘汰賽,智能控制不再是技術亮點,而是基礎,AI內容生產、設計、輸出,諸如此類綜合AI解決方案,開始替換原有的單一方案。不過,無論是哪種產品形式,面向哪類客戶,AI企業要解決盈利問題仍需要時間。

“遍地”應用

一直以來,但凡有新技術面世,可搭載的產品或服務就成為了香餑餑,這讓很多產品和應用脫穎而出。以toC場景為例,北京商報記者在京東和淘寶分別輸出智能,關聯的產品包括智能手表、智能馬桶、智能鎖、智能開關等。

普通用戶對智能家居的接受度也在提升,“之前我們主要面對B端客戶,向他們提供智能控制解決方案,今年已有個人訂單主動找上門,想要做全屋智能化”,智能家居品牌提供智能化解決方案的服務商小匠物聯CEO米雪龍告訴北京商報記者。

在商場和公共區域,普通用戶接觸AI產品的機會也越來越多。

在北京中央電視塔,北京商報記者就“偶遇”了服務機器人豹小秘,豹小秘可以向游客介紹景點,還能當引導員。在向豹小秘提出“請帶我去旋轉餐廳”的需求后,它會引導參觀者到餐廳,并在屏幕上實時顯示到目的地的距離。在完成引導后,豹小秘會自行回到大廳入口,等待下一次任務。

這款機器是獵戶星空推出的AI智能服務機器人,具有迎賓接待、人臉識別、問答咨詢等功能。來自獵戶星空的最新數據是:截至2020年11月,共有8965臺豹小秘(DP版)在35座城市,超1015家商場提供服務。

AI機器人覆蓋的場景增多,是2020年業內人士的普遍體驗。“一方面是因為疫情讓機器人有了更多的應用場景,另一方面國家對服務機器人的支持,開始在企業端顯現”,比達咨詢分析師李錦清向北京商報記者解釋。

相反,往年出貨量持續增長的智能音箱市場,卻出現了下滑。根據IDC發布的最新數據,2020年三季度中國智能音箱市場出貨量約829萬臺,同比下降14.7%,家庭安防監控、智能照明和智能溫控市場均延續快速增長態勢,三季度出貨量分別同比增長28.6%、110.5%、337.5%。

不論是服務機器人、智能音箱或智能照明燈都是消費級AI產品,2020年還有一些采用先toB再toC的產品,在不知不覺中已進入普通用戶的生活,代表就是智能客服,準確來說,智能客服是向B端客戶提供的解決方案,然后面向的是C端用戶。

來自36氪研究院的數據顯示,目前智能客服基礎軟件市場規模100億元,且毛利較小,未來隨著AI技術的演進與加速賦能,智能客服行業有望超過300億-600億元的市場增量,增量來源主要有:智能終端設備、企業數字智能化轉型需求、自建客服轉云等。

從2020年資本市場的反應即可看出智能客服賽道的熱度。2020年上半年,我國股權投資金額與數量雙下滑,但智能客服賽道投融資在4月、5月出現投資小高峰。截至2020年9月底,我國智能客服領域,45.53%的企業實現了融資,共發生融資事件13起,總金額30億元。

是雞肋還是剛需

“野心”更大的還有虛擬助手小冰、小度等,它們在2020年抓住每次機會,展示自己的技能,比如唱歌、同聲傳譯、作曲、設計等。

根據IDC的定義,小冰、小度們可被納入對話式人工智能的范疇,對話式人工智能是指使用語音識別、語音合成以及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與人類進行交流的能力。IDC預計,到2024年,中國對話式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達到15.6億美元,2020-2024年年復合增長率為31%。

正因為市場火熱,不少應用和產品曾被質疑。比如智能客服不能回答所有的問題;服務機器人引導速度較慢;智能汽車只能做到智能控制等。

到底是雞肋還是剛需,其實因人而異,AI對某一個產業或某一個產品的支持,也有深有淺。對此,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長張孝容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站在宏觀的角度,AI遠期是剛需,近期是雞肋,從雞肋變成剛需,需要時間。”

如何讓AI技術給傳統產業帶來更多的想象力,這也是從業者的思考。

小冰CEO李笛告訴北京商報記者,“小冰的智能汽車解決方案,不光在幫汽車構建一個以汽車為主體的智能化可交互主體,司乘在這個主體上還可以享受小冰在金融或其他角度的智能服務,我們在做解決方案之間的打通”。

他進一步說,“小冰進行的很多零散、不同角度垂直領域的探索和創新,全部都可以整合在一起。比如小冰合作伙伴華人運通的高合汽車,這輛車就像活的一樣,可以用車外的攝像頭自動拍攝、剪輯,并且上傳作品,這個技術其實是小冰給一些電視臺做的剪輯技術”。

在內容生產領域,小冰的設計能力已在工業設計、數字印刷圖案設計、紡織服裝面料設計、包裝設計等領域落地,旨在協助各領域改善設計方面的短缺。目前,小冰能夠穩定設計30余種主流風格,并實現按需創作,圖案的設計多樣性是10的26次方。此外,小冰通過學習中外畫家的畫作,可以在接收文本或其他創作源刺激后,獨立完成原創繪畫作品。

從解決方案的角度看,市場在做整合,但是從落地領域看,卻是越來越細分。這正符合了百度集團副總裁、百度智能生活事業群組總經理景鯤的觀察,他說,目前用戶需要的智能生活主要集中在以下三個方面,統稱為智能生活三要素。一是多模交互技術,以語音交互為核心,不斷融合手勢、眼神、情感等多模態交互方式。二是差異化群體服務,以泛人群為核心,不斷差異化家庭群體、老人、小孩、年輕群體的服務需求。三是多元應用場景,以家庭場景為核心。延伸酒店、車載、隨身、工作等全方位生活場景。

商業化難難難

想要清晰地看到明星企業的進步和尷尬,除了產品,更直接的是通過業績。幸運的是,2020年,依圖和云從在2020年遞交了招股書,小冰也披露了商業化收入,這個外界較難深入的一面,展現在大眾面前。

根據依圖招股書,依圖營收來自于軟件、硬件、軟硬件組合、技術服務四部分。2017年,依圖超一半營收來自于軟件,2018年以后,軟硬件組合產品成為依圖營收支柱,這部分營收占比在2018年是50.41%,2019年是41.35%。2020上半年,依圖軟硬件組合產品營收2.31億元,營收占比60.78%,硬件、軟件、技術服務營收分別是8957.41萬元、5639.28萬元、331.91萬元,營收占比依次是23.53%、14.82%、0.87%。

從總營收看,2017-2019年,依圖營收分別是6871.89萬元、3.04億元、7.17億元。2020上半年,依圖營收3.81億元。盡管2020年全年營收額未披露,但從此前的趨勢看,依圖營收在逐年增長。

不過,2017年至今,依圖還未實現盈利,2020年上半年,依圖扣非凈虧損近4.49億元。

稍晚遞交招股書的云從,也是營收上漲,卻還在虧損的狀態。2017-2019年,云從營收分別是6453.4萬元、4.8億元、8.1億元。2020年上半年營收2.2億元,扣非凈虧損3.04億元。

對比招股書還可以發現,同為CV(計算機視覺)“四小龍”的依圖和云從,對行業未來的觀點類似,都在風險提示中提到了投入高、盈利難。

云從在招股書中直言,存在研發投入較大及研發難度較高的風險。“人工智能行業技術研發難度大、研發投入高。為保證持續具有核心競爭力,企業通常需要不斷投入研發資金。2017年、2018年、2019年和2020年1-6月,云從研發費用分別是5940.65萬元、1.48億元、4.54億元和2.47億元,占各期營收的比例分別是92.06%、30.61%、56.25%和112%,研發投入占比高。隨著市場需求不斷迭代更新、前沿技術的持續變革,如果云從不能持續進行資金投入,則難以確保公司技術的先進性、產品和解決方案的市場競爭力,可能會對公司持續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響。”

從微軟獨立之后,小冰在2020年8月披露,收入超1億元,這是小冰首次公布商業化成績單,也是未上市的AI明星企業中為數不多的成績單。但是對于是否盈利,何時盈利,小冰卻沒有給出答案。向前看避談虧損似乎成了企業間的默契。(魏蔚)

關鍵詞: AI智能 淘汰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