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宏觀 > 正文

頂層設計出爐 長江中游城市群“十四五”這樣建

2022-03-17 09:19:40來源:城市金融報  

國家發改委3月15日消息,國家發改委近日印發的《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十四五”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長江中游城市群協同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經濟總量占全國比重進一步提升,支撐長江經濟帶發展、中部地區崛起乃至全國高質量發展能力顯著增強。

那么,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頂層設計方案,有何新舉措?利好哪些領域?

加快基建及科技創新

近年來,長江中游城市群空間格局逐步優化。武漢、長沙、南昌等城市綜合實力和發展能級不斷提升,都市圈形態初步顯現。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初見成效,長株潭都市圈同城化建設加快推進,競爭力和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大南昌都市圈加速發展。省會城市合作及毗鄰地區合作也在持續加強。

《實施方案》提出,綜合立體交通網進一步完善,鐵路總里程達到1.4萬公里,基本實現城市群內主要城市間2小時通達。建設成都重慶至上海沿江高鐵、廈渝高鐵、呼南高鐵等干線鐵路,加快構建多向立體綜合交通運輸大通道。推動國家高速公路G4、G60等擴容改造,規劃建設一批省級高速公路。強化能源保障和水利建設。新建江西大坳、湖北蘄水大型灌區,實施贛撫平原等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

同時,加快第五代移動通信(5G)網絡規模化部署和拓展應用,推進千兆光纖接入網絡廣泛覆蓋,全面推進互聯網協議第六版(IPv6)商用部署和單棧試點,推動武漢、南昌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建設。升級國家超級計算長沙中心。完善武漢工業互聯網標識解析國家頂級節點功能,加快建設二級節點。加快交通、水利、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數字化改造,加強泛在感知、終端聯網、智能調度體系建設。

聯手打造先進制造業集群。鞏固提升電子信息、工程機械、軌道交通、汽車等優勢產業集群,努力形成世界級產業集群。加快打造航空航天、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前瞻布局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一批先導產業,搶占未來發展先機。聚焦光通信、集成電路、裝備制造、生物育種等關鍵領域,組建一批協同創新合作平臺,聯合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增強科技創新能力,共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以推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為導向,增強協同創新能力,促進優勢產業集群發展,提高產業發展水平和核心競爭力。

建設重要先進制造業基地。發揮產業體系完備、基礎牢固等優勢,促進橫向錯位發展、縱向分工協作,加快壯大一批先進制造業龍頭企業和產業集群,打造產業鏈供應鏈完善、規模效應明顯、核心競爭力突出的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培育發展高地。

南京大學長江產經研究院蹤家峰表示,長江中游城市群發展是長三角和長江經濟帶重大區域戰略重要組成部分。從長三角城市群、成渝雙城群再到長江中游城市群,長江經濟帶城市群發展無縫連接,能更快促進這一戰略的落實,加速實現東、中、西部地區的協同發展。

打造綠色高質城市群

《實施方案》提出,全面完成自然資源統一確權登記,開展生態產品信息普查和動態監測,形成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先行開展以生態產品實物量為重點的生態產品價值核算,探索將生態產品價值核算結果應用于相關績效考核、生態保護補償等方面,開展針對特定地域單元的生態產品價值評估探索。支持武漢建成運行全國碳排放權注冊登記系統。鼓勵申辦生態產品推介博覽會。推廣生態資源資產經營管理模式。大力發展綠色金融。

推動重點行業綠色轉型,創造條件盡早實現能耗“雙控”向碳排放總量和強度“雙控”轉變,加快形成減污降碳的激勵約束機制。推動城市公交和物流配送車輛電動化,統籌布局電動汽車充換電配套設施。推廣裝配式建筑、鋼結構建筑和綠色建材,到2025年城鎮新建建筑全面執行綠色建筑標準。積極參與碳達峰碳中和試點建設。加強節水型社會建設。

推動綠色低碳轉型,共同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構建綠色低碳的生產生活方式和建設運營模式。

創建綠色發展先行區。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推動生態共保環境共治,筑牢長江中游生態屏障,加快建立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著力改善城鄉人居環境,積極落實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任務,促進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上海社科院研究員、原副院長何建華認為,城市群協同發展是趨勢也是規律。長江中游城市群要協同、合作和共贏,進行優質資源整合,克服短板。要跳出行政區劃的壁壘,讓市場成為城市之間資源配置的要素,提高城市之間協同發展的潛力和動能。此外,要在長江大保護的前提下,優化提升城市發展等級,進行產業轉型升級,推進民生扶持措施,打造綠色生態宜居宜業的高質量發展城市群。

哪些領域受益

在2021年9月舉行的長江中游三省協同推動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江西、湖北、湖南三省提出,將繼續加強協同合作,打通農村公路省際斷頭路,武漢城市圈、長株潭都市圈、大南昌都市圈在未來將實現1小時內部直達,2小時相互通達。

此外,長江中游城市群的產業基礎不斷夯實,形成了裝備制造、汽車航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生物醫藥、電子信息等產業集群。江西、湖北、湖南三省圍繞承接產業轉移、優化產業布局,加強統籌謀劃和產業協作,著力提升區域產業整體競爭力。

國家發展改革委表示,對長江中游城市群下一步的發展有幾點考慮:一是聚焦先進制造和科技創新,提升改革開放水平。二是依托省會城市培育發展都市圈,優化城市群空間格局。三是強化交通基礎設施先導作用,提高城際互聯互通程度。四是統籌推進長江生態環境保護,促進實現綠色發展。五是健全協同發展機制,提升城市群一體化發展水平。支持長江中游城市群強化與長三角城市群、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等上下游聯動,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新樣板。

機構認為,中部地區經濟活躍將促進各地區聯系更加緊密,交通運輸將成為優先受益對象,長江中游城市群正迎來屬于自己的發展機遇,當地基礎設施建設、交運、先進制造業、污染治理等領域存在大量投資空間。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