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互聯網 > 正文

升級與漲價并存,蘋果“去英特爾化”能否成為現實?

2021-10-21 15:10:37來源:中國商報網  

繼去年蘋果公司推出首款專為Mac產品打造的M1芯片后,今年秋季第二場發布會上,蘋果再次推出了升級版的M1 Pro和M1 Max,并搭載于新一代MacBook Pro上。蘋果曾于去年表示將用兩年的時間完成從依靠英特爾芯片到依靠自研芯片平臺的過渡,目前離實現這一目標還有多遠?隨著芯片升級而漲價的MacBook產品,會給蘋果的業績帶來怎樣的影響?

升級與漲價并存

北京時間10月19日蘋果召開線上發布會,推出升級版自研芯片M1 Pro和M1 Max,以及搭載這兩款芯片的新一代MacBook Pro。

M1 Pro與M1 Max基于M1的架構進行拓展,依舊為5nm(納米)制程工藝,但在封裝晶體管數、CPU(中央處理器)核心數、GPU(圖形處理器)核心數、統一內存上有了成倍的增加。

相較于M1芯片封裝晶體管數160億、集成8核心CPU、8核心GPU、最高16GB統一內存的性能相比,M1 Pro芯片的封裝晶體管數達到337億個,集成10核心CPU、16核心GPU,最高可配置32GB統一內存,內存帶寬達到200GB/s;M1 Max芯片的封裝晶體管數達到570億,集成10核心CPU、32核心GPU,最高配備64GB統一內存,帶寬再次升級,達到400GB/s。

搭載M1 Pro與M1 Max芯片的MacBook Pro也于發布會上一同推出,與此同時,MacBook Pro的價格也隨著芯片的升級而“水漲船高”。14英寸MacBook Pro起售價為14999元,16英寸則是18999元,而搭載M1Max芯片的16英寸MacBook Pro則是26499元起售。而2020年推出的搭載M1芯片的13英寸MacBook Pro,起售價僅為9999元。

“目前購買和更換蘋果筆記本的人群主要以時尚新銳這類用戶群為主,他們對價格的敏感度不是很高,更看中品牌、設計和功能。所以即使價格上漲,也不會過分影響他們買蘋果筆記本的熱情。”IDC中國研究經理陳舒歆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

Counterpoint Research副總監王哲宏(Brady Wang)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M1芯片比較基礎,M1 Pro和M1 Max相較而言比較專業,這兩個產品剛好彌補了M1產品的不足。M1 Pro和M1 Max主要針對一些有影像,以及內容創作等方面需要的使用者,因此這次的發布對蘋果MacBook的銷量會形成正向的影響。“從利潤角度來說,蘋果使用自己研發的SoC(系統級芯片),可以很大程度地降低成本,從而提升產品的利潤。除此之外,自研芯片對于蘋果服務的收入也會有正面影響。當更多客戶使用蘋果產品后,購買服務的人數也會隨之變多。”王哲宏說。

國泰君安證券研報顯示,蘋果連續三個季度全線產品銷量出現雙位數同比增長。其中自研高性能芯片M1助力iPad營收同比增長11.9%至73.68億元,Mac系列營收同比增長16.3%至82.35億元。除此之外服務業務同比增長32.2%至174.86億元,付費訂閱用戶數已經超過7億,同比增長近1.5億用戶,預計該業務將成為公司未來業績增長關鍵支柱。

能否實現自立

2020年6月的WWDC20(蘋果全球開發者大會)上,蘋果宣布MacBook系列產品將會轉向蘋果自研的Apple Silicon平臺,也就是基于ARM(Advanced RISC Machine)架構的處理器。蘋果公司CEO蒂姆·庫克強調了Mac產品開發的三個重要里程碑:2006年從PowerPC到英特爾芯片的過渡,再到MacOS X操作系統的全面過渡,以及如今從x86架構的英特爾處理器到ARM架構處理器的過渡。

去年11月,蘋果推出了專為Mac系列產品打造的首款芯片M1,并在2020版MacBook Air、13英寸MacBook Pro和Mac mini三款機型上首發。

對于蘋果堅持在Mac系列產品上搭載自研芯片的原因,王哲宏認為,蘋果通過自研芯片可以減少對英特爾的依賴,使其電腦產品銷量不再受到英特爾芯片研發進展和迭代速度的影響;其次自研芯片可以增添許多特有功能,配合使用蘋果操作系統,增加用戶黏性。

“蘋果長期做手機產品,本身具有研發芯片的能力和基礎。另外,利用自研芯片可以讓蘋果的PC產品和其他產品的系統及應用等打通,有助于更好地搭建蘋果生態體系。”陳舒歆表示。

在WWDC20上,蘋果宣布將用兩年時間逐漸完成從依靠英特爾芯片向依靠自研芯片平臺的過渡。目前來看蘋果是否實現了Mac產品的芯片自立呢?王哲宏告訴記者:“現在還有很多高端的iMac產品必須依賴英特爾,但是可以看到中端以及中高端的產品里,已經有93%以上用到自己的芯片了,所以可以說已經擺脫了對英特爾的依賴。對蘋果來說接下來就是把最后的7%給補起來,這就要看明年是否會推出更高階的芯片了。不過從這次的產品發布和上一次產品發布的進度來看,這一目標是可以實現的。”(趙熠如)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