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需求日趨多元 銀行理財子公司步入發展“快車道”

2021-08-04 15:36:47來源:大眾證券報  

兩年前,銀行理財子公司的問世為資管行業增添了又一股有生力量。

“中國個人可投資金融資產規模逐年增長,增長率達11.7%;居民金融資產配置需求日趨多元,其中銀行理財、資管產品的占比顯著提升,達到26.6%。這一切背后都蘊藏著巨大的資產管理市場。”正如交銀理財董事長涂宏所言,如今,銀行、信托、證券、基金、保險等各類金融機構同臺競技的大資管時代已然呈現在我們眼前。普益標準統計顯示,截至今年7月末,已有21家銀行理財子公司(含中外合資銀行理財子公司)正式開業,8家獲批籌建,另有20家處于申報中。

雖然今年銀行理財子公司落地節奏較去年明顯放緩,但縱觀這兩年多的成長歷程,普益標準研究員黃奇石認為,未來一段時間內,銀行理財子公司發行產品數量及規模仍將逐步上升,成為經營銀行業務、發行理財產品的主力軍。與此同時,新發產品凈值化轉型加快,將逐步打破銀行理財產品原有的剛性兌付的固有印象,且在產品主題上展現出更為多樣化的格局。

固收產品仍是主要投資目標

“我們研究強調的是整體的運營,強調‘穩,穩,穩’。”交銀理財總裁金旗在日前一次論壇上曾如此表態。“穩”字當頭,其實這不僅僅是交銀理財,也是絕大多數理財子公司成立伊始即奉行的投資策略。

2019年以來,隨著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發行數量的持續增長,固收類產品一直在其產品體系中占據絕對比重。

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子公司共計發行3826款理財產品(包括封閉式凈值型、開放式凈值型、非凈值型產品)。其中,一季度發行1693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263款,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86.06%;二季度發行2131款理財產品,環比增加438款,固定收益類產品占比87.10%。

“基于銀行理財投資客戶普遍偏好穩健投資的特點,可以預測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固收類產品仍將是銀行理財子公司的主要投資目標。”普益標準研究員黃奇石在接受《大眾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明確指出。

權益產品配置明顯加快

不過記者也注意到,今年以來,部分銀行理財子公司開始試水或加速布局權益市場。普益標準統計顯示,今年上半年銀行理財子公司共發行30款權益類產品(含私募產品),發行數量已超過前兩年上半年權益類產品發行數量總和的兩倍。

資料顯示,工銀理財2019年在業內率先發行了首款權益產品,但年內尚無新動作;而信銀理財、華夏理財和寧銀理財年內均已首次公開發行權益類產品,部分股份行理財子公司明顯動作更快。其中,招銀理財分別于2020年9月和今年的2月、6月先后公開發行了招卓滬港深精選周開一號、招卓消費精選周開一號和招卓泓瑞全明星日開一號3只權益類產品,年內發行的權益類產品數目已達7只 (含私募產品)。值得一提的是,招卓泓瑞全明星日開一號作為公司首只權益FOF,因其“可參與明星基金經理產品”的號召力,一經面世就頗受追捧,一日時間成功募集13億元。

權益類產品發行數量增長的背后,是更多資金逐步加碼權益市場的發展趨勢。“在打破剛性兌付,凈值化轉型加快的背景下,銀行理財子公司產品將逐步同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券商資管等機構產生直接競爭。未來銀行理財子公司或將逐步完善產品體系,加快權益類產品配置,以提高核心競爭力。”黃奇石給出了如是預測。

產品收益率或將持續下行

“總體來看,近三年理財子公司產品的收益率呈下降趨勢。”普益標準研究員董加發告訴《大眾證券報》記者,長期來看,在貸款利率持續下行的預期下,隨著凈值型產品轉型的深入,預計未來理財子公司產品收益率還將有下行的可能性。

普益標準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理財子公司產品成立以來的年化平均收益率為4.19%;2020年產品發行數量超3000只,在權益類產品有所增加的情況下,產品平均收益率為3.97%;2021年理財子公司發行數量逐步攀升,但平均收益率繼續下滑至3.89%。

“一般而言,理財公司發行的產品業績比較基準要高于傳統銀行發行的產品,但業績比較基準不代表實際收益率,加之不同理財產品之間的收益差距較大,有的收益率很高,有的收益率很低,本金階段性虧損的情況也比較常見。”融360數字科技研究院分析師劉銀平建議投資者在投資理財子公司發行的產品時,還是要結合自己的風險偏好和家庭資產配置情況加以選擇。

“從整個市場的表現來看,銀行理財在控回撤上面一直優于其它資產管理機構。”金旗表示,交銀理財在這方面一直非常注意。“從這一年多的實踐來看,我們嚴格地控制了風險。雖然股票和債市都有劇烈的波動,但我們整個產品從破凈以及回撤各項指標上是領先于市場的。”

創新主題產品多領域布局

“穩重而不失活潑”,在招銀理財首席產品官鄭福湘看來,這應是理財產品“壓艙石”角色之外的新定位。

記者注意到,為了讓理財產品展現出更加多元的配置能力,能夠直面與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和券商資管等機構的競爭,銀行理財子公司紛紛加大創新力度,爭相布局綠色金融、區域發展和養老教育等多樣化主題。

董加發指出,目前理財子公司的產品創新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加快布局權益市場,目前權益類理財產品占比雖較小,但數量已較前兩年大幅上升;第二,結合自身區位,推出支持區域發展的主題產品,如渝農商理財與成都銀行3月25日共同發行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主題理財產品;第三,青銀理財、中銀理財、農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子公司爭相發行ESG、碳達峰、碳中和等綠色金融類主題產品,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第四,在養老保障和教育需求日益增長的背景下,開始發力養老和教育產品。“未來隨著國家政策的引導以及各類產業的發展,預計各理財子公司將加大布局實體經濟領域,將資金更多投向綠色可持續發展領域。”董加發說道。(趙琦薇)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