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保險業持續發力穩外貿 融資增信疏通小微外貿企業痛點

2022-03-02 09:29:51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穩外貿是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和推動社會發展的重要內容。受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世界經濟復蘇乏力,運費、原材料成本、能源資源價格上升,加重了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的負擔,穩外貿工作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

盡管如此,2021年,我國外貿出口仍然交出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卷。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全年,我國外貿出口額達到21.73萬億元,同比增長21.2%。其中,中小微外貿企業的貢獻不可忽視。國家外匯管理局數據顯示,去年涉外收付規模小于100萬美元的企業約有65萬家,占發生跨境收付款企業的70%。

2021年的成績來之不易,2022年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復雜。1月份,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提出,做好跨周期調節,助企紓困特別是扶持中小微外貿企業,努力保訂單、穩預期,促進外貿平穩發展。同時,要求鞏固提升出口信用保險作用,進一步優化出口信保承保和理賠條件,積極拓展產業鏈承保,擴大對中小微外貿企業承保的覆蓋面和規模。《關于做好跨周期調節進一步穩外貿的意見》為2022年保險業支持外貿工作指明了方向。

出口信用保險持續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對外貿易面臨的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要持續提供服務,確保金融服務及時到位。”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周延禮此前撰文表示。2022年,保險業將持續推進穩外貿,監管部門將繼續指導出口信保公司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發揮出口信用保險功能,聚焦政策性業務,提升政策性業務占比。

“出口信用保險對外貿企業穩定信心、穩定預期發揮了巨大作用。”中國國際貿易促進委員會會長任鴻斌表示。作為推動我國出口貿易、保障出口企業收匯安全的政策性保險業務,出口信用保險在穩外貿工作中持續發揮著重要作用。盡管我國出口信用保險起步相對較晚,但隨著越來越多的企業“走出去”,出口信用保險呈現跨越式發展態勢,年度承保金額連續跨上4000億美元、5000億美元、6000億美元臺階。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以下簡稱“中國信保”)作為我國唯一的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機構,2021年服務支持小微企業邁上新臺階,累計服務支持小微客戶數量達13.4萬家,同比增長15.3%;支持小微外貿企業出口達到1224.5億美元,同比增長23.9%。

中國信保首席經濟學家王穩表示,作為政策性金融工具,出口信用保險要充分發揮在貿易和投資領域的強大“穩定器”作用,通過逆周期調節功能,持續增強出口信用保險服務實體經濟的深度、精度和廣度,為進一步推動外貿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

融資增信疏通小微外貿企業痛點

“小微活則經濟興。發揮保證保險融資增信功能,加大對小微企業的信貸支持力度,紓解小微企業資金壓力,進一步降低小微企業融資成本,是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路徑。”平安產險總經理助理馬永豐說。

小微外貿企業是我國外貿工作的重要主體之一,近兩年受疫情影響較大,更需要增信支持。但小微外貿企業信用水平偏低,缺乏可抵押資產,容易被排除在金融服務體系之外,造成融資服務供需不匹配。

去年4月,銀保監會辦公廳發布的《關于2021年進一步推動小微企業金融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鼓勵深化銀保合作機制,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探索創新面向小微企業的保單融資產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為小微企業提供信用保險項下的貿易融資服務。

在中國信保董事長宋曙光看來,為有效解決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問題,保險業主要可從三個方面助力:一是與銀行機構合作,對外貿企業開展保單融資,制定專門的保單融資產品。如中國信保與銀行聯合推出了“信保貸”,為小微企業提供“純信用、免抵押、全線上、秒審批、普惠利率”的保單融資服務。二是利用央行再貸款再貼息政策,將一部分資金直接“滴灌”到小微外貿企業,目前在江蘇、浙江、上海等地已取得一定成效。三是推進搭建“政府+銀行+信保”融資平臺。去年5月,國家外匯管理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保單融資應用場景正式上線,試點首日,福建省內順利完成4筆融資業務的申請與放款,中小微企業融資金額占比達到99.6%。

為更好緩解小微外貿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保險業通過多種融資增信方式有效發揮增信作用,助力小微企業獲得普惠金融服務。2021年,中國信保支持小微企業獲得保單融資219億元,同比增長31%。另外,2021年,中國信保在貿易險項下為企業提供融資增信保額2213.3億元,同比增長22.5%。

科技賦能優化保險服務

“科技賦能推動小微企業數字化轉型,培育成長性好的小微外貿企業發展成為‘小巨人’,助力小微外貿企業拓市場、防風險、促融資、強管理,是保險業下一步工作方向。”保險業內人士在接受《金融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疫情給國際貿易帶來諸多影響,國際交流阻滯加速外貿業務由線下向線上轉移。從現狀來看,運用數字化技術發展外貿業務,正成為越來越多中小微外貿企業的共識。保險業也在助力解決中小微外貿企業克服跨境電商等貿易新業態的諸多操作痛點上,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2021年3月,商務部與中國信保聯合印發了《關于進一步發揮出口信用保險作用 加快商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提出中國信保各營業機構要積極落實國家普惠金融要求,充分運用數字化手段,優化“信步天下”“小微資信紅綠燈”“小微學院”等專項服務,提升中小微企業線上化、便利化、專業化服務水平,不斷優化中小微企業保險服務。

去年以來,中國信保升級“小微資信紅綠燈”“小微資信報警器”等數字化產品,提供海外買方風險信息的在線即時查詢、動態跟蹤和推送服務,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采購商聯系方式等信息,幫助小微外貿企業精準開發海外新市場、承接新訂單;同時,為小微外貿企業提供在線外貿風險管理知識服務,幫助其快速成長。

“加快推動‘數字化信保’建設,讓‘數據多跑路,小微企業少麻煩’是中國信保一直堅持的原則。一方面,打造一站式對客服務移動平臺‘信步天下’APP,集成各類信用信息和業務操作,給小微外貿企業提供最專業的風險管理和市場開拓支持;另一方面,持續強化與‘中國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的合作,加強‘信保通’系統建設,提升在線服務的便利性和可得性。”中國信保相關負責人告訴《金融時報》記者,通過設立保單融資專項激勵,優化保單融資政策環境,積極利用大數據、區塊鏈等信息技術為業務賦能,推動合作銀行簡化保單融資審批流程和操作要求,在持續推進“信保貸”全線上融資服務的基礎上,創新“快捷貸”等新融資服務,不斷拓寬小微外貿企業融資渠道,為小微外貿企業解決痛點問題。

業內人士表示,小微企業是經濟社會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保險業助力小微外貿企業發展的道路還很長,充分發揮政策性職能,加強多方合作,全面落實好擴大出口信用覆蓋面要求,不斷加大產品數字化創新力度,推動小微外貿企業穩健發展。(王笑)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