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科技 > 正文

南網調度云超算平臺上線 可提前7天預測臺風動向

2021-08-06 08:06:37來源: 科技日報  

5日,今年第9號臺風“盧碧”在廣東正式登陸。這一次迎戰臺風,廣東電力系統更加從容。記者從南方電網公司獲悉,國內電力行業首個云超算平臺——南網調度云超算平臺近日已上線。同時,基于南網調度云超算平臺的精細化數值天氣預報系統臺風模式也已投入使用,可提前7天預測臺風動向。在今年第7號臺風“查帕卡”中,該模式平穩運行,有效支撐了電網在臺風天的應急指揮工作。

該平臺由南方電網公司與阿里云共同合作建設,采用自主研發的飛天云操作系統和神龍超級計算集群,每秒鐘可進行825萬億次浮點運算,每節點計算能力較普通云服務器提升了5倍,算力還可隨時加強或收縮,靈活適應電網的實際業務變化。

強算力、精細化的天氣預報系統,對電力行業來說至關重要。以南方電網公司供電區域為例,其所負責的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絕大多數電網設備都分布在戶外,除了臺風,還容易遭受覆冰、山火等氣象災害的影響,特別是在臺風天極易發生故障、跳閘,保電壓力較大。

趕在今年臺風季來臨前,基于南網調度云超算平臺搭建的精細化數值天氣預報系統臺風功能正式投入應用。該系統由南方電網自主搭建,可提前7天預測臺風動向,6小時短臨天氣預報最快每30分鐘就可輸出一次計算結果。未來只要通過擴容,臺風預報的計算時間還能持續下降。

對于計算密集型業務,過去需要大量服務器支撐,現在只需少量超算服務器。舉個例子,未來7天臺風9公里預測業務,平臺建成前,用16臺服務器運行需要8個小時。平臺建成后,用16臺超算服務器只需要1.7個小時,如果進一步增加資源,最快可在30分鐘左右完成運算。

此外,電網調度的部分業務對計算速度要求也是非常高,如現貨市場出清業務要在10分鐘內完成求解,短臨天氣預報需在半小時內完成預測預算,未來新能源預測也需要在最短時間內完成,該平臺的建立為新型電力系統建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平臺的上線,是南方電網在電力調度領域加速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舉措,標志著調度云開始邁入高性能并行計算領域。”南方電網電力調度控制中心自動化技術專家梁壽愚表示。

未來,南網調度云超算平臺還將應用于電力現貨市場和新能源功率預測等更多大型計算場景。(葉青)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