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世界快看:酷派手機怎么樣?酷派手機為什么不火了?

2022-10-11 11:07:25來源:環球信息網  

提起酷派手機怎么樣(酷派手機為什么不火了)大家在熟悉不過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酷派手機怎么樣(酷派手機為什么不火了)嗎?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追趕前輩、追求完整是逃不掉的宿命,這句話不僅適用于酷派,更適用于所有手機廠商。


(資料圖)

文丨BT財經 游璃

革新漸快的當下,市場在加速飽和,早早入局者搶占的先機逐步消逝,退出棋局的玩家想重新進入又日益困難。也正因為此,近日酷派集團喊出了“3年內重返第一梯隊”,再闖國內市場的姿態在這時顯得有些“不合時宜”,同時又惹人備生期待。

當然,目前看來今年回歸無論陣仗還是聲勢都更為浩大。繼10月5日透露簽署8.33億港元股份認購協議后,酷派又于10月8日表示將委任秦濤為集團高級副總裁,胡行、李宇靖和司馬云瑞擔任集團副總裁,隨后宣布開啟全球招募。細捋以上4人履歷,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均具備小米工作背景,李宇靖更是有著“小米小金剛之父”的業內稱號。

但在風起云涌的手機市場面前,僅有決心當然不足以征服紅海,良好的執行鏈路、完備的長期企劃和充足的彈藥儲備,酷派真的準備好了嗎?

好漢不提當年勇

國內手機市場里,頭部玩家小米、OV和榮耀占據了絕大多數市場份額,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也正在顯現。

根據國際數據公司IDC公布的手機季度跟蹤報告,截至2021年6月30日,前五大廠商分別為vivo、OPPO、小米、蘋果和榮耀,這五家廠商瓜分了81.9%的市場份額,而在去年同一時段,它們搶走的蛋糕還只是66.5%。

除了滲透率和先后手差距,在口碑方面,酷派也顯得技不如人。討論千元機性價比的知乎問題下,數碼博主“MUSHINE”直白地說:“第一選擇還是紅米9,性能、屏幕、系統上都有明顯優勢。酷派COOL20可以考慮最低配置,雖然劣勢明顯,但畢竟便宜,其他版本的話,建議還是優先考慮紅米。”

廠商們還面臨著另一個嚴峻問題,互聯網時代發展至今,智能手機領域基本飽和,巨頭們尚且深陷增量難關,酷派想要虎口奪食更是不夠現實。IDC在報告中提到,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出貨量同比下降11.0%。行業普遍認為,5G換機潮來臨前,寒意將持續蔓延。

令人唏噓的是,酷派當年也曾多次抓住風口,以全球TD模式4G手機市場份額第一的成績躋身智能終端品牌頭部陣營。

酷派手機成立于1993年,以尋呼軟件系統對應的通信業務起家,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傳呼機”。第一次把握風口是2003年,酷派宣布進入手機市場,2005年就拿出了全球首款CDMA/GSM智能雙模雙待手機,打破射頻干擾問題,無論是市場還是科研界,都對酷派寄予厚望。

“具有歷史性意義”、“全球范圍內首次站在局部核心技術之巔”等贊美不絕于耳。然而短短數載后,雙卡雙待手機就不再能支撐起酷派集團,通訊行業升級為酷派帶來巨大損失。依照財報數據,酷派2008年的營收由上個報告期的11.96億元縮水至8.88億元,跌幅超過25%,凈利潤更是大幅下滑140%,單年虧損達6709.07萬港元。

這時的酷派第二次看見了風口,CEO郭德英帶領團隊閉關研發,投入android系統并推出全線安卓手機,讓凈利潤扭虧為盈,2009年實現營收22.94億元。同時,2G向3G轉型時酷派深度綁定運營商,借助運營商隨處可見的線下營業廳觸達消費者,酷派以輕資產形式獲得了巨大的銷售網絡。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酷派市占率為11%,身為四大霸主中的一員,那兩年“中華酷聯”占據近半市場份額,一時風頭無兩。

轉折發生在2015年。隨著2015年“提速降費”政策到來,運營商不再用高額補貼換消費者買單3G手機,小米OV等新一代手機廠商分別切入線上互聯網渠道及線下門店渠道,開辟新的獲客手段。

酷派也曾試圖跟上,2015年后酷派先與360成立奇酷科技公司,試圖聯合360的流量分發能力與酷派的硬件供應鏈控制能力攻克互聯網手機市場。后找樂視聯手,不料遭遇樂視債務危機,從此滑向邊緣。

財報數據顯示,2016年后酷派凈利潤一路下滑,僅有一年未現虧損。且不說2019年的1億元歸母凈利潤與2015年19.5億的歸母凈利潤不可同日而語,單就2020年虧損3.3億的疲態重顯,就足夠讓企業內外都生出憂慮。千帆競發的智能硬件賽道,“失之毫厘,謬以千里”的俗語在不停地應驗,過往的輝煌被迅速改寫,掉隊的酷派也早已不是當年的酷派。

小米為何能碾壓酷派?

從委任名單來看,找來諸多小米前高管的酷派,此次復出希望對標的企業幾乎能確定是小米。而從酷派中國區總裁胡行6月接受新華社采訪時透露的“將重點布局兩千元以內的產品”來看,酷派瞄準的也的確是小米發家的中低端領域。

在手機行業,小米無疑是個驚人的對手。出世時間不長,展露實力卻不弱,帶領行業走向互聯網手機品牌時代的它贏過無數老玩家,坐到了能與華為掰手腕的桌上,如今還蠶食著華為讓出的市場。

有媒體報道稱,“2014年的小米是無敵的。”銷量第一,市占率第一,手機口碑、安卓機質量、安卓機留存率等指標統統第一。而在成立時間上,創立于2010年的小米又是毫無疑問的晚輩,這顯然更讓圈內人毛骨悚然。

對于小米成功的探討一直很多,試圖復制小米的品牌也從未見少。左有華為榮耀被指“像素級模仿小米”,右有酷派推出大神系列遭坊間戲言“效仿紅米”,但多年以后回望,會發現小米仍然有著它不可替代的優勢。

從社交媒體興起的時代算起,初代網紅手機的稱號盤點很難繞開小米,甚至有說法認為“微博崛起,受益最大的就是小米”。這與雷軍發明的互聯網營銷存在莫大關聯,跟大多數手機廠商不同,小米開創了“后向收費”戰術,也就是在硬件綜合上讓利,依賴軟件服務細水長流,以此追求手機產品的高性價比。

參照小米2021年中期財報,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米的主營業務分為智能手機、互聯網服務及IoT與生活消費產品三部分。被人們熟知的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僅為12.3%,這還是在過去基礎上有所提升的結果,數據顯示去年同期,小米智能手機業務毛利率為7.7%。

三項主營業務中,指標表現最好的是互聯網服務,業務范圍涵蓋小米電視、小米盒子及MIUI等業務,以毛利率73.3%、毛利同比增速15.6%的數據傲視群雄。小米官方表示,收入上漲主要原因為廣告業務收入占比增加,廣告及金融科技業務毛利也有所提高。

反觀酷派,根據酷派2021中報,報告期內酷派毛利率為-4.5%,2020年同期為21.8%,財報中解釋的原因為上游供應鏈收緊和核心原材料價格提高導致銷售成本增加。對比小米不難看出,酷派對收支平衡的把控更弱,在執行鏈路上有待優化的部分也更多,這也從側面印證了小米擁有與今日地位相匹配的能力。

除了一直以來備受消費者認可的小米手機,小米用AIoT鏈接家電打造的小米生態鏈亦在不斷發展壯大。知乎用戶“胖墩”直白地解釋道:“互聯網思維是,羊毛出牛身上,讓豬去買單。小米用低價形成產業鏈,再閉環成生態圈。以手機作為物聯網入口,將電視、路由器、手環等等都納入進來,在整個物聯網家居圈中來盈利。”

生態鏈的最大優勢就是互為依托,互相成就,這大概率也會成為小米未來的核心優勢。胖墩表示:“一旦你發現,手機可以方便地控制家里的電視遙控器,遠程操作自己的路由器,獲取手環運動信息等等,你就只能在這個圈中買買買了。從這點來說,即使手機是虧本的都可以,甚至未來直接送都有利可圖。到時候小米直接做家裝,所有家電包干,再送消費者個手機讓他邊上玩去。”

渠道,手機廠商的必補一課

捋順個中邏輯后再把目光放回酷派就能更好地體會到,為什么業內認為酷派退出歷史舞臺與供應商補貼減少息息相關,同時又與其無法準確把握消費者偏好脫不開關聯。

不過就現在來看,渠道鋪設或許是更緊要的一步。

2021年1月9日,小米同時開業了1003家線下門店,覆蓋279個縣市,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總裁、Redmi品牌總經理盧偉冰去年所說“未來一年,讓每個縣城都有小米之家,讓每個米粉身邊都有小米之家”正在推進。

伴隨著智能手機賽道成為紅海,除了小米以外的其他企業也在布局線下鋪貨以尋求增量,這是廠商們必須要補的一門課。有數據顯示,酷派至今已在全國范圍內建立授權服務網點超過1400家,但對比全國2846個縣級行政區,酷派的實力還遠不足以建立優勢。TMT行業觀察家龔進輝就表示:“(酷派)所謂的新團隊、新資本、新戰略,在手機行業內優勢并不明顯,甚至方方面面都不如小米、OV、榮耀,這還怎么競爭?”

除卻這些大眾弱項,酷派未來選用的戰略同樣需要考量。高端機意味著更強的研發能力和更值得信賴的品牌號召力,暫時缺失以上品質的酷派選擇攻略低端可以理解,但高低端機型并存,往往也意味著產業鏈角層面的完備與齊全。

就像華為與榮耀,榮耀消化著華為試用的技術,最大程度上發揮研發效用,延長著技術的壽命時限。從這個角度來看,高端機型的布局,未來也將成為酷派要補齊的短板。追趕前輩、追求完整是逃不掉的宿命,這句話不僅適用于酷派,更適用于所有手機廠商。

#酷派#

歡迎【BT財經】,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如涉及侵權,請聯系刪除。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