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什么叫釜底抽薪?第十九計釜底抽薪是什么意思?

2022-10-24 09:35:48來源:環球傳媒網  

提起什么叫釜底抽薪(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大家在熟悉不過了,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熟知,那你知道什么叫釜底抽薪(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嗎?快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資料圖)

什么叫釜底抽薪(第十九計 釜底抽薪)

釜底抽薪,釜是古代的一種鍋,薪指的是柴火。用在鍋底下抽去柴火的辦法,來止住鍋內的沸水。比喻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也指暗中進行破壞。

釜底抽薪的關鍵是善于抓住其主要矛盾。很多時候,一些影響戰爭全局的關鍵點恰恰是敵人的弱點,指揮員要準確判斷,抓住時機,攻敵之明,比如糧草輜重,如能趨機奪得,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計名探源】

釜底抽薪,語出北齊魏收《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古人還說:“故經湯止沸,沸乃不止,誠知其本,則去火而已矣?!边@個比喻很淺顯,道理卻說得十分清楚。水燒開再兌開水進去是不能讓水溫降下來的,根本的辦法是把火退掉水溫自然就降下來了。此計用于軍事,是指對強敵不可用正面作戰取勝,而應該避其鋒芒,削減敵人的氣勢,再趁機取勝的謀略。

釜底抽薪的關鍵是善于抓住主要矛盾,很多時候,一些影響戰爭全局的關鍵點,恰恰是敵人的弱點。指揮員要準確判斷,抓住時機,攻敵之弱點。比如糧草輜重,如能趁機奪得,敵軍就會不戰自亂。

三國時的官渡之戰即是一個有名戰例。東漢末年,軍閥混戰,河北袁紹乘勢崛起。公元199年,袁紹領十萬大軍攻打許昌。當時,曹操據守官渡(今河南中牟北兵力只有三萬多人。兩軍離河對峙。袁紹仗著人馬眾多,派兵攻打。曹操表面上放棄白馬,命令主力開向延津渡口,擺開渡河架勢。袁紹怕后方受敵,迅速率主力西進,阻擋曹軍渡河。誰知曹操虛晃一槍之后,突派精回襲白馬,斬殺顏良,初戰告捷。

由于兩軍相持了很長時間,雙方糧草供給成了關鍵。袁紹從河北調了一萬多車糧草,屯集在大本營以北四十里的鳥巢。曹操探聽鳥巢并無重兵防守,快定偷鳥巢,斷其供應。他親自率五千精兵打著袁紹的旗號,銜枚急走,夜襲鳥巢。烏巢袁軍還沒有弄清真相,曹軍已經包圍了糧倉。一把大火點燃,頓時濃煙四起。曹軍乘勢消滅了守糧袁軍,袁軍的一萬車糧草,頓時化為灰燼。袁紹大軍聞訊,驚恐萬狀,供應斷絕,軍心浮動,袁紹一時沒了主意。曹操此時,發動全線進攻,袁紹帶領八百親兵,艱難地殺出重圍,回到河北,從此一蹶不振。不敵其力,而削其勢,兌下乾上之象。

【注釋】

①敵:對抗,攻去。力:強力、鋒芒。

②削:削弱 ,消減。勢:氣勢。

③兌下乾上之象:兌下乾上為《周易》六十四卦中的履卦。兌為澤,為陰柔之象;乾為天,為陽剛之象。整個卦象為陰勝陽、柔克剛。其卦辭為:“履虎尾,不晊人,亨?!甭?小心躡足前進。。亨:通達順利。其寓意是:虎為兇猛陽剛之獸,但只要以陰柔克之,小心謹慎行事,即使踩著了虎的尾巴,它也不會咬人。若占得此卦,預示事情將經歷險阻而后通達,終于順利。此處借用此卦,意在說明,遇到強敵,不要去與之硬碰,而要用陰柔的方法去消滅其剛猛之氣,然后設法制服他。

【譯文】

不要迎著敵人的猛勁去與之硬拼,而要設法削弱敵方的氣勢釆取以柔克剛的策略制服他。

【品讀】

水燒開了,再摻進開水進去是不能讓水溫降下來的,根本的辦法是把火滅掉,水溫自然就降下來了。同樣道理,士氣旺盛,就投入戰斗;士氣不旺,就應該避開敵人。削弱敵人氣勢的最好方法是采取攻心戰。所謂“攻心”,就是運用強大的政治攻勢。敵人強大,也會有弱點、我方突然擊敗敵人的薄弱之處,再擊敗敵人,這也是釜底抽薪法的具體運用。

所謂“軍無糧則亡”,在冷兵器時代,糧草對軍隊的重要性尤為突出。戰爭中也常使用襲擊敵人后方基地、倉庫,斷其運輸線等戰術,也可以收到釜底抽薪的效果。

【軍爭實例】

韓信奇兵下井陘

韓信和張耳,統率幾萬大軍去打趙國,素知井陘口的險要,不敢輕視,屯兵在井陘口三十里外,遣人假裝做生意人,混入趙城去探聽消息。

趙王急召陳余等商議,謀士李左車獻計說:“韓信此次乘滅了魏國的余威,攻打趙國,其銳氣是抵擋不住的。不過,我看他的軍隊戰線太長,利在速戰速決。井陘這條路十分險阻,只可容單騎通過,車子轉彎,隊伍不能成列,如果他要從這里進兵,勢難兼顧給養,輜重糧草,必定留在后面,只要給我三萬兵,繞道出擊,截取他的糧草,這里深溝高壘,勿與交鋒,到那時,他前進不得,后退不能,野無所掠,糧從何來?不出十日,韓信和張耳的腦袋就會送上門來了。否則,只憑軍隊固守是不會退敵的,這就是戰術的機動性。”

陳余本是個書生出身的主帥,見識迂拘,自詡以仁義統軍,不尚詐謀,便不用李左車計謀。密探把這個情報告訴韓信,韓信高興萬分,遂令各將領,授以密計,分頭部署去了,等到半夜里,全軍拔寨起行,每人分給些干糧,傳諭大眾說:“今日便攻破趙國,打了勝仗再吃早餐!”又挑選精兵兩千人,各持漢軍紅旗,從小路轉入小山埋伏,告訴說:“大軍和趙軍對擊,我會詐敗引他追擊,你等一見趙軍空營追擊的時候,就趁機殺入趙營去,砍倒趙軍軍旗,換上紅旗,堅守著空營,就可以收拾他們了?!?/p>

韓信的大軍已闖過了井陘口,陳余大開營門,出軍迎戰,恃著兵多勢眾,一擁上前,使用鉗形攻勢,想把韓信包圍。韓信急下令軍士拋鼓擲旗,返身逃脫。趙軍見此情形,認為韓信不堪一擊,傾營出動,拼力追擊,如排山倒海一樣,把韓信逼到河邊。原來河邊上,早已有漢軍曹參退等列陣等待,見趙兵紛紛到來,就大聲叫前面是大河,退無可援了,想活的只有回身反撲。有誰不聽令的,立即斬頭!” 于是漢軍回頭反撲,拼死搏斗,無不以一當十。趙軍被阻,無法再進。陳余見這樣,便下令停止進攻,回營固守。在回途中,遙見營中的軍旗都變了樣,一面面的隨風飄動,好似紅霞散采,鮮紅奪目,仔細辨認,分明是漢軍的紅旗,不由得魂馳魄喪,色沮心驚。正在慌張的時候,斜刺里突出一軍,乃是漢將傅寬引兵,又追擊到了,兩路夾攻,又展開一場大混戰。

陳余此時自顧不暇了,連下令都不可能,想指揮一個士兵也無法,大家都在狼奔鼠竄,覓路逃生。這場混戰結果,陳余被殺,趙王與李左車被俘,趙國從此滅亡。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