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財經 > 正文

蘇州相城:加大產學研合作提升政產學研質量

2022-04-01 14:53:51來源:揚子晚報網  

近年來,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不斷加大科技合作的深度和廣度,全面提升政產學研工作質量。在不久前教育部公布的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中,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等雙一流高校,均與相城開展了各類產學研合作。據統計,僅2021年,相城與92所高校院所開展了各類產學研合作194項,其中校地合作12項,校企合作182項。創新,正在日漸成為相城的城市基因。

形成研發產業集聚效應

聚焦企業重點需求,相城積極協助企業與高校院所進行產學研對接,助推創新平臺載體提質增效。隨著生產要素的優化,新的經濟增長點也不斷催生。位于黃埭鎮的中億豐羅普斯金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近年來瞄準智能化轉型升級,不斷加大產學研合作力度,其“鋁型材擠壓表面處理車間”獲評2021年江蘇省智能制造示范車間,形成了以“集成、共享、協同”為標志的智能化體系,大大提高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目前,相城與江蘇省產研院累計共建了8家研究院(所),數量居全省各區(縣)首位,集萃新材料還獲得了首個由企業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此外,相城還獲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示范基地(蘇州),加入了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智能駕駛產業聯盟,并成功入選首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深入開展多元化戰略合作

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集群發展研討會上,清華—蘇州智能網聯汽車人才公共服務平臺重磅發布,將助力蘇州、相城打造智能網聯汽車人才集聚“強磁場”。開放式協同創新體系,有利于相城產業集聚與協同發展,使得技術創新成果加速轉化為社會現實生產力。產學研合作的持續升級,也會對區內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了一定的輻射和帶動作用,從而進一步提升產業的集聚效應。

通過多元化的戰略合作,越來越多的優秀科研成果在相城轉移轉化、落地生根。不久前,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理事會第一次會議在蘇州相城召開,相城區、蘇州高鐵新城與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電子科學研究院簽署落地協議,量子科技長三角產業創新中心理事會正式成立。該創新旨在打造量子科技相關產業領域高端人才和高新技術企業的集聚區,將以重大技術的研究和突破,不斷引領蘇州的科技創新。

建設專業化產學研載體

航空發動機單晶葉片、非金屬材料面成形3D打印、超級表面電子顯微鏡……走進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一批高水平、原創性成果引人注目。在相城成立兩年多來,長三角先進材料研究院相繼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重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江蘇省產業創新中心和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臺等,已成為材料領域國家重大項目的重要承接平臺。

秉持“研發作為產業、技術作為商品、公司化運作、市場化機制”的創新發展理念,相城區與華為、騰訊、京東、曹操出行等頭部企業,以及清華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等高校、科研院所合作共建了43家科技創新載體,其中,11家獲評蘇州市新型研發機構,2家獲批江蘇省科技公共服務平臺,數量居全省各區(縣)首位,為產業的集聚與發展積蓄了充足動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