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科技 > 正文

快達農化IPO:涉嫌參與浪奇財務造假;實控人凈利潤大跌48%

2023-07-31 17:25:34來源:天天在線  

6月30日,快達農化申報IPO沖北交所獲得受理,審核中心于7月26日公布了首輪審核問詢函。

據北交所披露招股說明書,天天財經了解到本次快達農化擬定使用募集資金為2.48億元,用于年產4700噸農藥原藥技改項目,具體方向于“年產5200噸農藥原藥、8000噸草甘膦可溶性液劑(水基型)、5000噸苯甲酰氯及15932噸副產品化工技改項目”的一期項目。


(資料圖片)

總體來說,2023年上半年農藥化工企業日子并不好過,不少公司都公布了大幅下滑的上半年業績預告。而這時遞交招股書逆勢沖刺北交所,快達可謂志向高調。

天天財經調查,其2021年度、2022年度經審計的歸屬于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為8365.76萬元、14885.33萬元,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分別為10.48%、16.82%,符合進入北交所上市的財務條件。

01

實制人為利爾化學 Q1歸母凈利大跌48.58%

快達農化招股書稱,公司是一家綜合性農藥化工企業,主要從事以光氣為原料的農藥原藥、制劑及中間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產品覆蓋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以及精細化工中間體。其中,磺酰脲類除草劑、取代脲類除草劑為公司主導產品,在水稻田、麥田種植等植保防護領域有一定競爭優勢。

截至2022年底,利爾化學持有快達農化51%股權,為深圳交易所主板上市企業,并為公司控股股東。利爾化學今年一季度營業收入為24.42億元,同比下降6.53%;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2.75億元,同比下降48.58%;基本每股收益0.3432元。

而利爾化學的第一大股東久遠集團系中物院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持有利爾化學23.78%股權,第三大股東化材科技為中物院下屬單位中物院化材所出資設立的國有獨資公司,持有利爾化學8.42%股權,兩者為中物院全資控股的公司,合計持有利爾化學32.20%的股份,中物院為利爾化學的實際控制人,故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中物院。

招股書還稱:快達農化主要客戶為中化集團、OURO FINO QUIMICA S.A、邁克斯(如東)化工有限公司、富美實、強盛股份,利爾化學及其控制的其他企業主要客戶為科迪華、巴斯夫股份公司、先正達、住友化學株式會社、紐發姆。

關聯交易方面,占快達農化營業成本超過4%,關聯銷售占營業收入比例為0.56%。

持有快達農化51%股份的母公司利爾化學上半年凈利潤遭遇“腰斬”,而且雙方存在部分關聯交易。對此快達農化表示,公司生產銷售的主要農藥及中間體品種與利爾化學及其控制的企業生產銷售的主要農藥及中間體品種不同,上述關聯交易是為了滿足公司正常生產經營、業務發展、拓展客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報告期內,發行人與利爾化學及其控制的企業發生的銷售及采購業務定價公允,與其他同類客戶、供應商同類產品的交易價格不存在顯著差異。

02

創新驅動的農藥行業內,如何構建“護城河”?

快達農化的主要業務收入來源于農藥原藥和制劑的生產和銷售,其中以除草劑為主。

2020年至2022年(報告期),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8.88億元、9.08億元和10.2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4.80%;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19.15%、21.48%和25.39%;凈利潤分別為7204.96萬元、8804.01萬元和1.54億元。

快達農化發布的2023年一季報顯示,公司當期實現營業收入3.15億元,同比增長23.33%,凈利潤4271.16萬元,同比增長18.30%,基本每股收益為0.1669元。這種業績增長跟競爭對手的情況有所不同,不過快達農化的招股書當中并未對此作出詳細解釋。

天天財經了解到,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農藥生產國和出口國,但是行業集中度較低,國內農藥行業共有企業2,000余家,其中年銷售量在2,000噸以下的企業約占據行業內的85%,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

根據公告顯示,此次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億元,扣除發行費用后,將用于年產4700噸農藥原藥技改等項目。而2023年將有約160個農藥專利到期,新增市場價值將超過110億美元。該項目的實施是否能快速提升公司的產品結構,以及在農藥市場的競爭力,還未能體現。

快達農化表示,先達股份是主要同行業競爭對手。先達股份位列2022年全國農藥行業銷售百強榜單第31位,主要從事安全、高效、低毒、環境友好型農藥原藥及制劑、中間體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為選擇性除草劑細分行業龍頭。

先達股份近日公布的2023年上半年業績預告顯示:預計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利潤為4700萬元到5000萬元,同比減少76.38%到77.80%。2023年上半年,受宏觀經濟形勢、行業去庫存等因素的影響,市場競爭加劇,主要產品銷售價格非理性下跌,產品價格出現倒掛,其他產品毛利率也出現不同幅度的下降,部分產品出口訂單有所下降和推遲,致經營業績同比大幅下降。

同時,其他競爭對手的一季報業績也不理想:廣信股份主要從事以光氣為原料的農藥原藥、制劑及精細化工中間體的研發、生產與銷售,2023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19.26億元,同比降低6.35%,環比降低21.29%;實現歸母凈利潤5.21億元,同比降低8.43%。市場分析人士也是把原因主要歸咎于產品價格下滑。

03

是否參與或配合其它公司財務造假?

快達農化于7月26日在北交所更新了上市申請審核動態,已收到審核問詢函,其問題涉及了貿易業務開展背景及合規性問題。

據公告顯示,審核中心要求發行人:①結合王健的個人履歷及其控制企業情況、與發行人及廣東浪奇的關系等、廣東浪奇及其控制企業情況,說明公司與廣東浪奇、王健及其相關方開展貿易業務的背景、原因、具體業務流程、各期交易金額及占比、定價依據及其公允性、相關資金流、貨物流、單據流情況,是否涉及會計差錯更正,是否按凈額法確認收入,相關貿易業務是否為真實的購銷交易,是否構成空轉貿易,是否存在利益輸送或其他利益安排,截止目前該類業務是否繼續發生,是否存在其他類似貿易業務。②結合公開輿情信息及廣東浪奇事件的最新處理進展(涉及企業及人員的處罰、判決情況等),說明發行人是否參與或配合廣東浪奇財務造假,是否存在被貿易業務參與方、上市公司投資者追償或追索風險,是否存在被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公安機關等立案或處罰風險,是否構成重大違法違規行為。

天天財經了解到,2013年7月,廣州浪奇收購江蘇中冶化工有限公司所持、王健控股的江蘇琦衡農化科技有限公司的股權25%,并先后與琦衡農化、王健簽署了關于廣州浪奇投資琦衡農化的《投資保障協議》、《投資補償協議》。約定了琦衡農化在2014年-2018年度應分配給廣州浪奇的股息。王健有義務就琦衡農化承諾數和廣州浪奇實際獲得的投資收益之間差額進行補償。

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廣州浪奇通過虛構大宗商品貿易業務、循環交易乙二醇倉單等方式,虛增營業收入、營業成本和利潤。2018年年度報告中虛增營業收入6,234,322,859.99元,虛增營業成本6,023,835,603.98元,虛增利潤210,487,256.01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518.07%。2019年年度報告虛增營業收入6,651,448,598.32元,虛增營業成本6,450,009,272.10元,虛增利潤201,439,326.22元,占當期披露利潤總額的256.57%。

快達農化確實被涉嫌參與了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造假產業鏈。中國證監會廣州監管局對快達農化進行了立案調查,發現其涉嫌為廣州市浪奇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3、2014年年度報告虛假記載一事提供融資、財務資助,構成重大違法行為。此外,廣東監管局還對快達農化的10名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分別實施了罰款,共計530.11萬元。這些證據都表明快達農化確實涉嫌參與了廣東浪奇的財務造假事件。

期待著快達農化及保薦機構對這寫問題的回答與解釋,天天財經將持續關注。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