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后迅雷時代,還有人需要下載工具嗎?

2023-08-18 23:15:52來源:ZAKER科技  

很多年前,下載工具幾乎是每位 PC 用戶都會安裝的電腦軟件。從 PC 互聯網時代走過來的人,一定不會對迅雷、網際快車、QQ 旋風這類軟件感到陌生。但如今,互聯網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大家獲取內容和資源的方式也與過去非常不一樣。

原來的那些下載工具中,活躍到今天的,估計只有某雷了。然而,對我們來說,它現在并不好用,比如說非會員限速、大量資源無法下載。而下載需求客觀存在,尋找其他下載工具,便是自然而然的事情。那么,2023 年的今天,互聯網世界的住戶們,在如何下載呢?

BT 下載是大家相當熟悉且古老的下載方式,它的原理是基于早期互聯網時代共享互助的美好理念,即你下載某個資源的速度,取決于其他用戶上傳這個資源的速度,共享的人越多、下載速度就越快。


(資料圖片)

(圖源 App 截圖)

但隨著大公司的強勢介入,這種局勢被打破,大平臺的 BT 工具可以自建服務器,以帶來更快的下載速度,同時在享受其他 BT 工具用戶提供的上傳速度時,把自己上傳的速度不提供給其 BT 工具用戶,變成只吸不出的 " 吸血鬼 "。

當越來越多的人被吸納成為大平臺 BT 下載工具用戶時,其他第三方、開源的 BT 工具便不可避免地被邊緣化。目前來說,互聯網上能找到的 BT 工具并不少,比如比特彗星、qBittorrent、uTorrent 等。但以小雷自己的使用經驗來說,這類工具的下載速度往往都不太理想,冷門資源更是可能出現無法下載的情況。

(圖源 uTorrent 截圖)

當然,部分對網絡技術比較了解的深度用戶,會搞端口隱射、Tracker 服務器添加等操作,一定程度上能增加下載速度。而對大部分普通用戶來說,BT 下載最簡單的辦法還是下載安裝某雷,然后開通付費會員。

只是,某雷的會員價格水漲船高,而且會員有好幾個檔次,低價會員和高價會員的下載速度還不一樣。

網盤不算是個新鮮的互聯網產品,它原本的功能是給用戶提供云端存儲,理論上用戶上傳下載的都是自己的私人數據。然而,互聯網廠商們很快挖掘出了網盤的新用途——共享下載。用戶可以把自己網盤的文件分享給其他人,這很快成了一種新的下載方式。

對網盤平臺而言,存在 1000 個用戶網盤中的同一份資源,服務器實際占用的仍然只是一份資源的空間。這種共享模式,無疑給資源傳播提供了通暢的渠道。另外,很多網盤都加入離線解析磁力鏈接的功能,可以將用戶要下載的資源存到云端網盤中,用戶要取回本地下載速度會更穩定更有保障。

(圖源手機 App 截圖)

不過,對企業而言,任何產品的開發和推廣,最后都會回到商業變現這個問題上。商業化的道路走不通,任何互聯網產品都無法長久。而對于網盤產品來說,營利的想象空間很狹窄,幾乎只有限速 + 賣會員這一條路可走,這點和前面提到的某雷并無本質區別。在企業的立場,這無可厚非,畢竟服務器和寬帶的成本是實打實的。

因此,即便某度網盤被很多人批評,小雷也不太愿意去苛責它。幾年前,某互聯網大廠大張旗鼓地上線了自己的網盤產品,并且把不限速作為了核心賣點,獲得大量好評,成了新的資源聚集地。但如今,昔日的承諾早已不作數,實際下載速率被死死地限制著。

除了限速、要開會員外,網盤在作為資源下載工具時還面臨著更大的不穩定性。平臺方對資源有審核的義務,一旦有違規風險會立刻取消分享乃至下架。因此,很多時候,通過網盤分享的資源鏈接,往往有時效性。

在如何方便快捷地下載資源這個問題上,小雷專門和一位資深用戶阿杰聊了聊。他表示,他用過很多款 BT 工具和網盤,發現它們基本都有一些限制。像一些比較早期的資源,很難找到網盤下載鏈接,傳統的 BT 工具下載也沒什么速度,有的直接會被屏蔽。而且,雖然說部分網盤有磁力鏈接解析的功能,但下載不了的概率很高?,F在,他個人的解決方案是付費購買了一款海外網盤的會員,離線下載的成功率相對高一些。

可以發現,相對傳統 BT 工具,共享網盤在資源下載方面有一定的優勢,它以企業平臺方的服務器為依托,能帶來更快更穩定的下載速率。當然,缺點也很明顯,它會受到網盤平臺的一系列限制。

在小雷看來,下載工具的衰微變遷,背后是互聯網大環境的變化。PC 互聯網時代的去中心化分享模式,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逐漸走不通了。早年間的 BT 下載模式,底層邏輯是無數個個體互聯網用戶 " 我為人人,人人為我 " 的分享精神,下載資源、做種回饋來形成良性循環。

隨著巨頭們在互聯網世界中完成了跑馬圈地,出于商業利益考量,它們更愿意創建自己的私有生態,互相隔絕和割裂。這直接導致搜索引擎的衰弱,我們慢慢發現,搜索引擎越來越難找到有用的內容和信息,不得不下載一個又一個 App,找到特屬于某一個平臺的信息。同樣的,當資源沒有了去中心化的分享路徑后,我們就不得不通過一個個企業巨頭的平臺來尋找解決方案,并為它們所拿捏。

當然,還有其他的原因。一方面,隨著高速寬帶、4G/5G 網絡的成熟普及,資源下載的必要性在降低,小型文件不通過專門工具也能輕松下載,部分媒體內容能夠直接在線觀看使用,不用專門下載。另一方面,版權的規范化壓縮了資源下載的場景和空間,以往下載盜版影視、音樂、游戲資源的習慣被糾正,很多人逐漸在從正規的平臺獲取這類資源。

小雷的一位朋友就表示,他已經基本沒有下載資源的需求。他說,現在很多流媒體(比如 Apple TV+、網飛等)的影視資源,在線播放就能有相當不錯的清晰度,沒有必要專門找資源下載。至于正版游戲平臺,本身的下載速度基本都能跑滿,不用像以前那樣下載分流離線數據包。

(圖源蘋果官方)

從這個層面上來說,不僅下載工具在逐漸消亡,下載這種 PC 互聯網時代習以為常的操作,也在慢慢消散。不過,就我個人的觀點來說,將云端的數據、資源下載下來,存儲在本地,永遠是最具安全感、更有保障的選擇。

無論是 PC 端的硬盤還是提供了多重保障的 NAS,都在物理意義上讓起存儲的數據更有實實在在的擁有感。在更遠的未來,資源下載這項行為可能會非主流化,但下載本身不會徹底消亡。

(題圖源 Pixabay)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