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 5G,下半年有戲?
近日,不斷有科技博主爆料華為 5G 手機將在下半年回歸,國產麒麟芯片、高通加 5G 射頻的方案眾說紛紜,所謂內部消息是真是假?華為 5G 手機能否成功回歸?
(相關資料圖)
作者 | 宋子豪
編輯 | 劉楊
8 月 11 日,知名科技博主 @數碼閑聊站爆料稱:" 華為多款 5G 新機通過藍牙備案,nova 13 到 nova 16 備案型號均為 5G,后面還有幾個未知命名的全 5G 新機。" 這一消息在數碼圈引發了熱烈討論。不過,這條微博目前已經被刪除。
今年 6 月以來,有關華為 5G 手機廣為流傳的幾類傳言包括:高通將恢復向華為供貨 5G 芯片;華為將通過搭載驍龍 8 Gen2 4G 處理器 + 國產 5G 射頻芯片的方式實現對 5G 網絡的支持;華為將推出純國產麒麟 5G 芯片。
其中,關于高通恢復對華為的 5G 芯片供應已經被官方辟謠。
據《第一財經》報道,6 月 13 日,華為終端業務 CEO 余承東辟謠相關傳言,他表示:" 雖然雙方一直在努力推動談判,但目前高通對華為的芯片供應依舊處于禁令的狀態。"
而后,高通和聯發科相繼表態,仍處在禁令狀態,并未獲得美國政府相關批準。
不過,在手機銷量方面,華為倒是傳來了好消息。IDC 數據顯示,在旗艦手機不具備 5G 功能的前提下,華為的第二季度國內銷量排名已經重回前五,并且在國內高端手機市場市占比第二,可以說是在智能手機市場長期收縮的大環境下,逆勢上漲。
如果擁有 5G 的華為回歸市場,勢必是下半年智能手機市場最大的看點之一。華為 5G 手機下半年能重出江湖嗎?
傳言中的華為 5G 手機
關于華為將推出 5G 手機的傳言已久。實際上,每年關于華為會不會發布 5G 手機的討論、爆料、辟謠,都夠科技博主吃一年。
《豹變》向爆料稱華為有搭載射頻方案或麒麟 5G 方案的部分博主求證后,不止一位博主表示,自己也沒有確定的消息來源,博文是根據相關信息推測的。
這種推測往往缺乏參考。比如,某博主告訴《豹變》,自己確定華為將會推出 5G 手機,是因為上市公司匯博云通公布了正在給華為 5G 手機做樣機測試的消息。
但匯博云通相關公告的實際內容為:" 公司已與華為海思和華為終端等華為系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公司作為華為海思信息技術服務供應商之一,主要向華為海思提供芯片外場測試等服務以保障其芯片產品的質量及性能,從而有效支持華為海思進行芯片研發。"
這條公告僅闡述了與華為的合作關系,并未提到近期在為華為做 5G 手機的樣機測試。
一般來說,如果爆料的科技博主具有一定影響力,可能會有廠商向其透露一些產品消息,對即將發布的產品進行預熱。這是行業內常見的營銷手段,或者某些博主有一定的內部員工渠道。
為了維持熱度,一位科技博主可能一天要發三四條爆料,可以說是科技博主常有,而內部信息不常有。
比如,某科技博主曾在去年發微博稱 " 明年 5G 穩了 ",暗指 2023 年華為將發布 5G 手機。到了 2023 年 4 月,華為還沒有公布相關進展,該博主則發微博表示:" 我倒是覺得,打我臉挺好,今年就算可以上 5G,但如果是困難重重沒必要。" 而等到這一輪華為 5G 傳言興起后,該博主又發微博稱,此前自己就暗示過華為要出 5G 手機。
不管有沒有 5G 手機,類似的科技博主都是兩邊押注,流量通吃。
排除純屬虛構的爆料之外,也有博主諱莫如深地向《豹變》表示,自己有內部員工的消息渠道,但具體的不方便多說,他說:"(5G 手機)百分百回歸,只是方式有點另類。"
另一名博主也告訴《豹變》自己也有內部消息," 現在已經有兩個不同的手機新項目安排了 5G 版本,純國產(芯片)。"
只不過,所謂 " 內部消息 " 未必可靠。此前,騰訊深網在一篇報道中援引某渠道商消息,稱華為終端 BG 首席運營官何剛曾在視頻會議中透露過,"10 月份之后,華為會有重大消息公布 ",并且有華為內部員工暗示會有 5G 手機。
報道發出后,何剛辟謠稱:" 假消息,沒說過類似的話 "。
雖然眾說紛紜的爆料吊足了用戶的胃口,但從目前的公開信息來看,離最讓消費者期待的旗艦級麒麟芯片回歸,似乎還需要一段時間。
麒麟與旗艦不可得兼?
距華為的上一款 5G 旗艦芯片麒麟 9000 系列發布,已經過去將近三年。
在此期間,華為為推出 5G 手機做過不少嘗試,比如授權第三方品牌代工,下放部分軟硬件技術,扶持出 HI nova、鼎橋等華為智選系列手機。由于該系列品牌并不屬于華為旗下,所以不受禁令限制,可以使用高通 5G 芯片。
但由于華為智選系列需要和華為旗艦拉開差距,導致其配置不高。
其后,華為的供應商數源科技在 2022 年 6 月推出 5G 通信殼,運用了 " 虛擬通信技術 " 可以通過手機殼內嵌的 eSIM 芯片,加上 5G 調制解調器,實現 5G 功能。
用戶只要開通 eSIM 服務就可以將 4G 升級為 5G,通信殼適配機型包括華為 P50 Pro 和 2022 年 9 月發布的 Mate50 系列。
不過,通信殼 799 元的售價并不便宜,并且需要開通 eSIM 卡業務才能使用,還會有占用充電口、增加耗電等問題。
雖然在官方渠道通信殼的定價還算堅挺,但在第三方平臺,通信殼的售價一直在下跌,尤其三大運營商均宣布暫停 eSIM 業務后,部分平臺的價格甚至降至兩位數。
以上兩種曲線救國的 5G 方案并沒有得到用戶認可,也讓消費者更加期待原汁原味的華為 5G 旗艦機。
從目前尚未證實的爆料來看,如果 nova 系列繼續保持一年兩更的速度,華為 nova 12 系列預計會和往年一樣,在下半年的 9-10 月份發布。
那么,nova 13 的 5G 機型可能要等到 2023 年 4 月左右上市。
即使 nova13 提前上市,搭載在中端 nova 系列上的 5G 芯片,大概率也不會是用戶最期待的麒麟旗艦芯片。
目前兩種可能的 5G 實現方案中,純國產的麒麟芯片性能受制于上游技術,根據路 . 透社此前的相關報道,華為與中芯國際的 N+1 制程配合生產出相當于 7nm 的芯片。
而蘋果、高通,聯發科的下一代旗艦芯片,如 A17、驍龍 8 Gen3、天璣 9300 等,預計都會用上芯片廠商的 3nm 制程。
即使國產的麒麟芯片回歸,等效 7nm 制程與 3nm 制程旗艦芯片在使用體驗上也會有一定差距,大概率不會搭載在旗艦機型。
而驍龍 8+ Gen2 4G 芯片外掛國產 5G 射頻芯片方案理論上可行,一名相關從業者告訴《豹變》:" 如果處理器包含 5G 基帶芯片,加上 5G 的射頻和天線,是完全可以實現 5G 網絡的。"
此前賽微電子宣布 5G 射頻前端必不可少的 BAW 濾波器實現量產。銳石創芯、慧智微、唯捷創芯、飛驤科技、卓勝微等國內企業也在 5G 射頻方案上有所突破,也增加了這種方案的可能性。
同時,爆料中未命名的 5G 手機也帶給用戶一些想象空間,但這樣一來也表示,麒麟與旗艦始終不可得兼。
決勝在高端
5G 的回歸可能是華為下半年布局的關鍵所在。
根據 IDC 數據,在 2023 年第二季度,華為手機的市場份額達到 13%,重回國內廠商市占比前五,并且幾乎追平第四名小米。
華為的逆襲,與之前在高端市場的優勢分不開。
手機越來越貴、用戶換機欲望越來越低是不爭的事實。根據 Counterpoint 的數據,2022 年智能手機出貨量相較于 2016 年的峰值減少了 41.5%,但銷售額只下降了 11.7%。也就是說,過去 6 年間智能手機的平均價格一直保持增長。
雖然價格上漲有升級 5G 及各種硬件的因素。但消費者的錢包很誠實,智能手機出貨量持續下跌。Canalys 數據顯示,2023 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 3040 萬臺,同比下跌 13.3%,為 2014 年以來最低的第一季度出貨量。
但在這種趨勢之下,高端機型的銷量卻逆勢上揚,Counterpoint 發布的《中國智能手機高端市場白皮書》顯示,2017 年至 2022 年期間,國內高端市場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了 9.8%,2022 年,國內高端手機銷量占到整體市場的 26% 以上。
IDC 數據顯示,今年第二季度中國 600 美元以上高端手機市場份額達到 23.1%,相比 2022 年同期增長 3.1%。
國內廠商中,華為在高端市場優勢最明顯。2023 年第一季度,700 美元以上的細分市場,蘋果占比 79.5%,華為占比 9.4%,第三名 OPPO 占比 3.6%。
如果僅從紙面配置上來看,華為 P60 配置了驍龍 8+ 芯片、4GB 網絡、8GB 內存,而當時同價位的安卓旗艦中已經可以選擇更新的驍龍 8 Gen2 芯片、5G 網絡的國產旗艦手機,部分旗艦的內存也升級到 12GB。
但沒有 5G 的 P60 系列卻銷量長紅,在京東上有 10 萬 + 的評論,好評率 96%。這是其他品牌沒有的待遇。
另一方面,有著先發優勢的華為,幾乎拿下國內折疊屏市場的半壁江山。
一位華為官方授權店的工作人員告訴《豹變》:" 二季度 P60 系列和 nova 11 系列銷量都不錯,但賣得最好的是 X3,到現在都沒貨,其他渠道據說加價三四千才能買到。"
CINNO 發布的數據顯示,2022 年中國折疊屏手機銷量達 283 萬部,同比大幅增長 144.4%。國內頭部廠商幾乎都實行了折疊屏加直板雙旗艦的運營策略。
據艾瑞咨詢,2022 年各品牌折疊手機市場份額中,華為占比 51.3%。并連續三年保持 50% 以上的份額。
此前據《中國證券 . 報》報道,華為已上調 2023 年手機出貨量目標至 4000 萬部,相較年初目標幾乎上調 1000 萬左右。
如果下半年沒有 5G 旗艦,華為可能要打一場硬仗。
首先,面對華為品牌自身的換機用戶,一部分麒麟芯片的釘子戶是否愿意換機驍龍 4G 手機需要打個問號。
而且,目前 5G 帶來的換機潮幾乎已經過去,其他品牌用戶如果轉為購買華為旗艦,也可能面對 5G 降級 4G 這種稍顯尷尬的場景。
此外,禁令的影響不只是 5G 芯片,市場研究機構 Canalys 的數據顯示,2022 年,華為折疊屏幕在全球出貨量接近 200 萬部,市場份額位居第二,但排名第一的三星出貨量接近 1200 萬部。出貨量的差距,有可能是因為華為受到了無法使用谷歌服務的影響。
在國際市場發展受制的情況下,國內市場份額競爭顯得更為重要。這樣看來,下半年旗艦是否支持 5G,可能是華為能否重回巔峰的關鍵。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
華為 5G,下半年有戲?
「核心提示」近日,不斷有科技博主爆料華為5G手機將在下半年回歸,國產
-
想干翻裝機奸商的超級小桀,被噴成了互聯網第一坑。
這幾天,互聯網上有件事鬧得飛起:超級小桀網店翻車。原本小桀開店的時
-
許家印,運去英雄不自由
讓許家印也沒有想到的是,當他在業績發布會上志得意滿的時候,命運的齒
-
華為 5G,下半年有戲?
「核心提示」近日,不斷有科技博主爆料華為5G手機將在下半年回歸,國產
-
學生交的學平險生病住院報銷嗎?能報多少?
報銷的。 學生交的學平險通常是由學?;虮kU公司提供的一種保險服務,
-
小福星98終身保險婚嫁金領取能拿多少?是怎么領取的?
視具體情況而定。 根據保險合同的約定,小福星98終身保險婚嫁金的領取
-
養老保險年滿18歲必須交嗎?要交多少錢呢?
不是必須的,看自己的情況來交。根據我國現行的養老保險制度,年滿18歲
新款北京EU5 PLUS上市 售12.99-15.59萬元
新款北京EU5PLUS上市售12 99-15 59萬元日前,車質網從北京汽車官方獲悉
或將第三季度亮相 東風eπ S73諜照曝光
或將第三季度亮相東風eπS73諜照曝光日前,車質網相關渠道獲得了東風e
9月開啟交付 仰望U8或于成都車展上市
9月開啟交付仰望U8或于成都車展上市日前,車質網從相關渠道獲悉,仰望U
謳歌ZDX EV正式發布 或明年開始海外量產
謳歌ZDXEV正式發布或明年開始海外量產日前,車質網從海外媒體獲得了一
全新北京BJ40將于成都車展開啟預售
全新北京BJ40將于成都車展開啟預售日前,車質網從相關渠道獲悉,全新北
研究人員開發出新型鋁離子電池:壽命更強、容量更大
IT之家8月18日消息,日前有研究人員利用一種有機氧化還原聚合物,開發
中國移動 7 月移動客戶凈增 61.4 萬戶,5G 套餐達 7.26 億戶
IT之家8月18日消息,中國移動今日在港交所發布公告,2023年7月移動客戶
外媒首次曝光 AMD Zen5 性能跑分:CineBench R23 多核達 49000 分
IT之家8月18日消息,AMD此前早已在官方路線圖上大大豐富地列出了下一代
小米米家無霧加濕器 3 Pro 上架,首發 1999 元
IT之家8月18日消息,小米米家無霧加濕器3Pro今日上架預售,首發1999元
美女行長政策力度不足 土耳其通脹預期升至 2002 年新高
財聯社8月19日訊(編輯趙昊)雖然土耳其央行已經進入了貨幣緊縮的軌道
星巴克持續加碼中國,斥資 15 億在深圳設立創新科技中心
經濟觀察網記者鄭淯心8月18日,星巴克宣布在深圳創立星巴克中國創新科
原因不明,微軟撤回Win11 Dev 23526預覽版ISO鏡像
IT之家8月18日消息,根據Windows愛好者PhantomOcean3報道,微軟今天原
用“科技+藝術”講述振興故事
“祖國科技好強大,除了震撼還是震撼!”“希望遼寧越來越好!”“未來
北京市七部門聯合發布《通告》 加強行業使用電動三輪車通行管理
涉及民生服務的有關行業主管部門和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應根據行業發展
碧桂園“ 16 碧園 05 ”展期方案出爐:本金展期 3 年,每個賬戶先償付 10 萬
圖源:圖蟲創意8月18日,藍鯨財經于接近市場人士處獲悉,碧桂園將于8月
如何正確看待本地生活直播?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文|互聯網怪盜團2023年,移動互聯網市場還有任何新
識破消費主義陷阱的年輕人,開啟“不買年”
從‘你值得擁有’,到‘我不需要擁有’。今年的大環境大家懂的都懂,還
“豬茅”半年虧27億,曾與員工對簿公堂!河南首富財富大縮水,身家曾超馬云
8月17日晚間,生豬養殖龍頭牧原股份披露(002714 SZ)2023年半年度報告
興通股份(603209):8月18日北向資金增持2.62萬股
8月18日北向資金增持2 62萬股興通股份。近5個交易日中,獲北向資金減持
三安光電(600703):8月18日北向資金減持37.79萬股
8月18日北向資金減持37 79萬股三安光電。近5個交易日中,獲北向資金減
又一鉆石用戶自曝被攜程套路:支付按鈕變網貸根本就是金融詐騙
8月18日晚間,繼默安科技創始人兼CTO云舒怒批在攜程買票莫名被貸款后,
精彩推薦
閱讀排行
精彩推送
- 頂流 UP 主翻車,直播間的 PC...
- 以低價取勝的安卓掌機,會重蹈游...
- 后迅雷時代,還有人需要下載工具...
- 視覺中國一邊被罵一邊數錢
- 一加崛起,開啟線上手機頭部之爭
- 中泰緬老四國警方啟動合作打擊賭...
- 從汽車大國到汽車強國,中國品牌...
- 沃爾瑪中國單季銷售超 40 億美...
- “全球搶人”背后:香港缺人,挺...
- 溫暖從未走遠作文600字(從未走...
- RTX 4070比RTX 3070 Ti強多少?一文讀懂
- 城市民宿行業,真實復蘇情況如何?
- 騰訊正在成為“微信公司”
- 首筆投資15億!星巴克加碼中國市...
- 我在服貿會等你︱服貿會體育專題...
- 聚集機器人產業新動能 北京亦莊...
- 我在服貿會等你︱信息通信業五大...
- 10 歲的小紅書“猛攻線下”?是...
- 頭部酒店集團,為何都熱衷品牌“...
- 價格戰,特斯拉也怕了
- 三星展示“零邊框全面屏”技術,...
- 車企競逐 NOA,英偉達、地平線...
- 李玟與“好聲音”往事,牽出當下...
- 北海多名游客被不明魚類咬傷,律...
- 英洛華股東戶數增加21.91%,戶均...
- 風和醫療銷售費用率畸高引關注,...
- 全球財富大縮水:人均減少2.3萬...
- 瑞幸與星巴克,還未到達同一戰場
- BBA 這半年:寶馬最會賣車,奔...
- 國富人壽團體意外險怎么樣?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