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計算機進水導致價格算錯,宰客海鮮店的計算機通人性?

2021-09-15 14:09:35來源:楚天都市報  

近日,廣東王先生在惠州惠東縣巽寮群益市場的洲記海鮮批發檔買海鮮被宰1444元,引發不少關注。記者獲悉,涉事海鮮店退還王先生購買海鮮的費用,并被要求停業整頓。

洲記海鮮批發檔后來回復王先生說,由于計算機進水導致價格算錯,重新計算后價格為2936元,多收了他1444元。

看吧,一聽說王先生投訴了,市場管理人員來了,答案馬上就正常了。這個計算機,還真是認人哪,服硬!

而且,這個計算機也很護家。出錯也是多算,不是少算。這家的計算機,比人工智能還智能,像通人性似的。

讓人迷惑的是,店家還說,“計算機進海水,算錯錢,很正常。”這正常嗎?這很不正常。做生意要講公平公正,算錯錢怎么算正常?算多算少都不好啊,但還恰恰,算多了進自己的腰包。

細細琢磨發現,這還真不是算錯的問題,也不是計算機進了水變得通人性。根據市場管理人員和王先生在現場核實,店家在單據里不僅提高了一個品種的單價,漲了兩倍多,甚至還虛構了一個未購買的海鮮品種。

但是,這些單據還都是手寫的,與計算機何干呢?而數據,也是人工輸入進去的啊。

把宰客說得這么委婉,這么輕飄飄的,恐怕進水的不是計算機,而是貪婪的內心。

要知道,海鮮店宰客是個極度敏感的事情。最讓人難以忘懷的,是2015年的“青島大蝦”事件。店家先對顧客說是38元一份,吃完后改稱是38元一只,經媒體披露后輿論嘩然,給當地的旅游市場,造成極其負面的影響。

最近的,則是在今年4月的三亞,有顧客花200元買6只海膽,結果“只有雞蛋沒有海膽”,雖然調查來調查去,事情沒個定論,難說誰是誰非,但最終還是當地領導和海鮮店登門道歉了事。

這說明,別看只是一個孤立的宰客事件,損害的卻是一座城市的形象,破壞的卻是一座城市的旅游環境。

近年來,地處大灣區的惠州,旅游業也是風生水起,特別是惠東縣,在新冠肺炎疫情之前,紅火到還發布景區限行的規定。這家店鋪,如此明目張膽宰客,下手還這么狠,確實給人一種不安全感。搜索發現,惠州海鮮店宰客事件,近年來就出現了好多次。

有專家就指出,當地的經營者、旅游市場的服務者以及相關部門的監管水平,尚未適應旅游市場的發展。這是一針見血。

當地在查實之后,要求涉事店鋪停業整頓,這當然是必要之舉,但更多的還是監管要下沉,為旅游業保駕護航。(吳雙建)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