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環球觀速訊丨崗位人才“雙向奔赴” 群眾端穩就業“飯碗”

2023-06-10 09:44:14來源:包頭新聞網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來,我市人社部門堅持以促進高質量充分就業為目標,全力保障企業用工,全力推動穩崗減負,全力提升培訓質量,全力兜牢重點群體就業底線,讓群眾端穩就業“飯碗”,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強的人力資源要素保障。截至5月底,全市城鎮新增就業1.7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為3.86%,全市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精準供需匹配 保障企業用工

今年以來,“用工旺”成了我市就業市場的熱門詞,就業的高熱度也釋放出經濟復蘇的鮮明信號。


(資料圖)

為保障企業生產發展,讓供需雙方充分對接。我市人社部門深入落實保障企業用工十條措施,聚焦特色、重點產業用工難題,主動跨區對接甘肅等勞務輸出地,在達成就業意向4000多人的基礎上,將甘肅省隴南市260多名務工人員“點對點、一站式”輸送到我市重點企業,為企業春季用工和全年生產提供人力支撐。

直播帶崗“云”會面,招聘會上找工作。3月,“春暖草原 職引未來”2023年自治區就業工作領導小組全體會議暨春季大型招聘會主會場啟動儀式在我市舉辦。活動當天,線上線下活動同步開展,崗位、政策、服務多要素聚合發力,實現崗位與人才的“雙向奔赴”。

數據顯示,截至5月底,我市累計舉辦各類招聘活動924批次,服務用人單位9409個,提供免費服務5.57萬人次,為我市重點企業、重大項目解決用工1.3萬人。一個個亮眼數據、一項項貼心服務,是人社部門始終堅持就業優先導向,不斷創新工作方法,強力推動工作落實取得的扎實成效。

推動穩崗減負 穩定就業存量

就業一端連著群眾工作生活,一端連著用人單位生產發展。在推動穩崗減負方面,我市人社部門在政策端做“加法”,在企業端做“減法”,以硬措施讓企業放手快干,實現雙贏。

具體工作中,我市全面推行“免申即享”“直補快辦”,為525戶企業撥付穩崗返還資金939.8萬元,為443戶企業撥付一次性留工培訓補助428.6萬元,為342戶企業發放一次性擴崗補助305.4萬元,有效緩解參保企業資金壓力,助力企業穩崗擴崗。此外,在深入落實失業保險金、代繳基本醫療保險費等常規性政策中,延長實施階段性擴圍政策至2023年3月31日,截至5月底,共為1.1萬人發放失業保險待遇和失業補助金6400.12萬元,推動應保盡保、應發盡發。

截至5月底,全市失業保險參保人數46.18萬人,同比增加3.7%,征繳失業保險費1.46億元,同比增加27.52%。

突出重點群體 兜牢民生底線

就業是社會穩定的重要保障。其中,高校畢業生、農牧民工等重點群體的就業可以說是民生中的民生。

在服務重點群體實現高質量就業,兜牢民生底線這項重點工作中,我市人社部門研究制定《包頭市2023年高校畢業生等青年就業創業推進計劃實施方案》,持續組織開展“職引未來”等各級各類就業招聘活動,配合全市各駐包院校開展校園招聘、就業指導等就業服務。截至5月底,全市實現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1.1萬人。

在“春暖農民工”“春風行動暨就業援助月”等專項服務農牧民工就業活動中,走訪重點服務對象家庭518戶、農村牧區勞動力5189人,不斷提高政策知曉度和受益面。截至5月底,農村牧區勞動力轉移就業15.24萬人。

扶持創新創業 護航成長發展

當前,我市把創新驅動戰略作為城市發展的基本戰略,創新創造的澎湃熱潮為創新創業提供了肥沃土壤。

在“創新”這個關鍵詞的引領下,我市人社部門深入推進“創業包頭”行動,落實自治區創業培訓管理辦法,著力提高培訓質量,規范培訓流程,強化實名制管理。

同時,加強創業載體建設,圓滿完成2022年度創業孵化基地年檢評估認定工作,建設認定市級以上創業孵化基地106個,入駐創業實體5100余戶,帶動就業3.7萬余人,我市新增自治區級創業載體28個,“創業包頭云”網絡服務平臺入選全國地方就業創新事件。

在金融支持方面,加大對重點群體和小微企業創業貸款扶持力度,積極落實10萬元以下免抵押免擔保創業貸款政策。截至5月底,全市共為280名創業者和58家小微企業發放創業擔保貸款1.51億元,創業帶動就業608人,金融活水滋養了創新創業發展。

強化培訓質效 壯大人才隊伍

培訓一人,就業一人。一項職業技能的掌握和提升,是實現就業的前提和基礎。

在助力提升職業技能方面,我市人社部門實施職業培訓“穩量提質增效”創新行動,分層分級分行業開展訂單式、定向式培訓和品牌職業(工種)培訓。推行自治區綜柜系統與包頭培訓管理平臺融通并行。深入走訪調研,詳細把脈問診,共同商討解決職業技能培訓及企業職工培訓工作中存在的困難問題。今年以來,我市新增自治區級示范性就業技能實訓基地2家,就業技能培訓品牌2個。

在健全培育體系壯大技能人才隊伍方面,大力加強高技能人才載體建設,新增高技能人才培訓基地建設項目1個、技能大師工作室建設項目5個,北重高級技工學校申請設立內蒙古機電技師學院通過專家組評審。主動對接對我市新材料企業開展企業技能人才自主評價政策宣講,讓更多高技能人才成長成才,以技能圓夢。

(記者:娜默熱;編輯:吳存德;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