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激揚青春·創業創新|潘祺:13歲開始創業的“00后老板”

2023-08-04 08:27:04來源:包頭新聞網  

“00后老板”、有著十年創業經歷的創業“老手”、“專業”踩坑人、暫時困難學生幫扶資助者、包頭師范學院創新創業學院老師……2000年出生的潘祺,已經有著眾多“傳奇”身份。23歲的他,骨子里涌動著敢想敢干的創業基因,血脈里充滿著不畏艱辛的頑強意志。


(資料圖片)

“當時只是想讓生活更好一些,就選擇了創業。”潘祺最初萌發創業念頭是2013年,他13歲上初二的時候。回想起在創業中度過的青春歲月,他不禁感嘆道:“那時的執行能力是很強的,有了想法就去做。”

那一年正是微商興起的時候,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做微商,做的種類也比較雜,服飾、鞋子、化妝品、包包等,什么熱度高賣什么。因為初中時期認識的大都是同學,人際交往圈子比較窄,學生的消費能力也比較低,于是他慢慢“轉戰”地攤,售賣各式各類的物品。

付出才會有收獲。這一年,潘祺獲得了他創業路上的第一筆收益。一年后,一個偶然的機會,潘祺接觸到了網絡電話卡。在做了一些了解后,他感覺網絡電話卡市場潛力大,是個不錯的商機,再次轉移陣地。潘祺說:“讀初三和高一期間,一有空閑時間我就去青山區、昆區、東河區各個實體店跑業務,設計營銷方案。”因此,當時他售賣的電話卡銷量一直都不錯。

“別人搞零售,我就做批發。”這是他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堅定的選擇和不辭辛勞的付出,讓他在創業之路前進了一大步,也讓他獲得了涉入其他領域的資本。十年里,敢想敢干的潘祺還曾售賣過二手摩托車、開過兩輛小吃車和一家外賣店、做過快遞站、代理了共享設備投放、開辦人力公司等。

在創業的路上一路狂奔,怎么能在大學中停下腳步?18歲,潘祺考入包頭師范學院。經過半年對高校學生的日常學習生活需求和周邊商家的發展痛點進行深入調研后,潘祺選擇與集校園外賣、零食商城、代取快遞、云打印、校園跑腿、信息發布等應用于一體的校園創業服務平臺——零點校園合作,依托其提供的校園應用服務系統,開始做包頭師范學院零點校園平臺項目。

引水方知開源不易。起初經營的時候,潘祺一個人承擔著配送、客服、業務員、站長等角色工作,資金不足、人手不足,潘祺靠著自己一點一點地努力讓零點校園改頭換面。最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寒冷的冬日,在風雪交織的天空下,他經歷了一次難忘的配送。當天訂單爆滿,但配送隊伍只有他和另一位同學。防寒工具只有一件雨披,潘祺讓給了他的同學,而他只能忍受風雪,堅持完成所有的配送任務。當晚回到宿舍才發現,浸濕的牛仔褲上早已結冰,每次站立起來都會碎裂一層冰,上衣已經凍得硬如石頭,每一次的敲打都像是在敲擊一個冰冷的盔甲。

此后,再也沒有困難能阻礙潘祺奮進的步伐。他腳踏實地,用心樹立起零點校園的良好口碑。“第一個月只盈利了2000元,第二個月利潤4000元、第三個月8000元、第一個假期結束的時候18000元,往后的營收基本上指數級上漲。”

在不到半年的時間里,包頭師范學院零點校園配送員從最初只有一人到近百人,從最開始步行配送到擁有十三輛電動車,在全國的零點校園業績排名前列……一個個數字躍升的背后,是潘祺一番番“寒徹骨”的奮斗。

一路走來,潘祺的創業之旅并不一帆風順。訪談中他告訴記者,作為創業者,他要特別感謝公安系統發布的反詐典型案例,因為他是在不斷試錯中成長起來的,那些案例他基本都踩過坑。如今,他受母校邀請,就創新創業方面向學弟學妹傳授自己的經歷經驗,讓大家少走彎路。同時,零點校園平臺每學期還繼續幫扶著近百名困難學生,為他們提供勤工助學崗位。

“這個時代需要勇于走出來的人。”講述到自己的心得體會時潘祺說,“創業過程中,不要輕易被別人的意見、觀點所左右,要不斷地去調查市場、尋找機會,對自己的未來做好明確的規劃。最初的三到六個月是比較難熬的,但要相信自己選好、選對的創業方向,堅定地走下去,就會收獲不一樣的結果。”

(記者:王嘉偉;實習生:趙美利;編輯:張飛;校對:王振偉;審核:賈星慧)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