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更新頻率低信息不準確 北京公交電子站牌何時能準點

2021-11-02 15:52:18來源:中國汽車報   

段時間,北京大街小巷的公交站牌已煥然一新,不少車站還裝上了電子站牌。

然而,這一便民舉措卻引來不少市民的抱怨,這究竟是為何?

更新頻率低 信息不準確

10月28日14時,記者來到北京市朝陽區呼家樓北街的公交站,看到站旁的公交站牌上,除常規線路信息外,上方的電子屏幕還標注了時間、天氣情況及車輛到站實時動態。在電子站牌的指引下,乘客可及時了解所乘車輛的到達時間,無需再使用手機軟件查詢,更加方便快捷。

“這電子站牌更像是聾子的耳朵——‘擺設’,本來是便民的好事,但根本不準確。”采訪過程中,不少市民向記者反映電子站牌預報信息不準確的問題,包括顯示線路不全、信息更新不及時等。以呼家樓北街的電子站牌為例,記者發現,不少公交線路的車輛到達時刻與站牌顯示的信息并不完全吻合。

15時30分左右,140路公交車到達呼家樓北街站,但電子站牌依然顯示“140路距3站,約4分鐘”。此外,該站還有75、126和412路,當這些線路的車輛到站時,電子站牌也未能實時更新信息。

一位乘客向記者表示,這個車站的電子站牌大概是兩個月之前“亮”起來的,剛開始他還會查看公交車的實時動態,但發現信息不準確,就再沒看過。

針對電子站牌失準及信息更新頻率太低的問題,北京公交集團曾回應稱,原因可能是傳輸網絡不通暢,或是站牌的信息接收硬件出現故障,它們會派專人去現場分析情況,盡快解決問題。

“從目前的技術條件來看,保證電子站牌信息準確是很容易實現的。隨著電子站牌系統的進一步調試,信息不全、不準、更新不及時的問題有望盡快被解決。”公共交通學者王健表示。

字號不一回形設計引發吐槽

此外,北京公交集團還在今年對站牌進行了統一換新。此次站牌的更新升級修復了字體小、高度不一等問題。新站牌的主體顏色使用紅、白、深灰三種,與北京公交集團VIS(視覺識別系統)顏色一致的同時,加大了對比度,也體現了北京作為古都的文化風貌。

不過,新站牌同樣引發公眾吐槽,并直呼“看不懂”。“怎么弄得越來越復雜了,還不如舊版站牌看起來舒服。”一些乘客直言。

通過走訪,記者發現,站牌換新后,站名字號并不一致,尤其是一些比較長的站名,字號反而縮小了。

除字號問題,新站牌采用回形呈現方式,這種“貪吃蛇”式的排布形式,不僅有悖于常規閱讀慣,站名標識亦不夠明顯,還極易引起乘客誤解。另外,回形設計還占用了更多站牌資源,以共計83站的400路內環為例,該線需一整面站牌才得以顯示完全。此外,新版站牌還刪去了各條線路的票制票價及站號標注。

“站牌的設置應方便市民查看,要兼顧實用和美觀。如果設計不合理、不人化,就很難起到指示作用。在站牌設計上,倫敦的線路站牌就做得很規范,它把軌道交通、公共汽車、出租車等各種交通方式的信息統一起來,用不同顏色來表示,這種方式值得我們借鑒。”公共交通學者王健表示。

站牌應具人化和實用

“更換站牌的初衷應是為公眾提供更好的出行體驗,希望北京公交集團本著謙虛、務實的態度,采納公眾建議,在站牌設計上做到美觀、簡潔、精準。否則他們提出的‘一路同行,一心為您’的口號便是空談。”北京市民劉先生表示。

對此,行業專家也認為,更新公交站牌應始終以滿足市民需求為第一出發點。在站牌樣式的設計上,應更加人化,保證字體清晰明了、預報信息準確才是根本要義。

“對于傳統站牌而言,其形狀、標識、位置設置和高度等都有相應的規范標準。目前,電子信息站牌還缺乏與時俱進的國家和地方標準。對此,相關部門必須加以重視,盡快填補空白。”王健指出。

“未來,智慧化的應用不僅要體現在電子站牌上,公共交通車站也要成為信息熱點和多模式出行服務的交匯點,方便乘客獲取信息并使用公共交通服務。”王健說。(武新苗 鄭毅)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