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汽車 > 正文

主機廠“棄燃向電”后 雷諾將出售內燃機業務部分股份

2022-09-21 10:34:20來源:中國汽車報  

在全球汽車產業大變革背景下,主機廠“棄燃向電”是過于激進,還是順應時勢?繼舍弗勒拋售內燃機鏈傳動業務之后,雷諾也在這個“十字路口”做出新的抉擇。

9月2日,路透社報道稱,雷諾正在拆分內燃機與電動汽車業務板塊,并將出售內燃機業務部門部分股份。值得注意的是,收購方之一正是今年5月收購雷諾韓國子公司34%股份的吉利汽車,而石油巨頭沙特阿美也有意收購雷諾內燃機業務部分股份。

出售部分股份“回血” 為電動化轉型“輸血”

據報道,雷諾正分別與吉利汽車和沙特阿美展開收購談判。據兩名知情人士透露,雷諾將持有其內燃機部門40%的股份,吉利也將持有40%的股份,而沙特阿美將持有剩余20%的股份。但其中一位知情人士表示,該計劃尚未最終敲定。據悉,持有雷諾12%股份的法國政府已經獲悉相關談判消息。

雷諾曾在今年早些時候表示,計劃拆分電動汽車和內燃機業務,為其電動化轉型提供資金。8月初,雷諾方面透露,將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公布業務拆分計劃相關細節。據悉,雷諾電動汽車部門將命名為Ampère,設在法國,最早可能于明年上市,雷諾仍將為該部門的最大股東。目前,雷諾已在法國北部建立了一個電動汽車制造中心,生產電動汽車、電動廂式貨車以及動力電池;雷諾內燃機部門將命名為Horse,設在法國以外地區,將整合雷諾在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羅馬尼亞和拉丁美洲的燃油和混合動力發動機及變速器生產基地。

背靠沙特政府的沙特阿美,是沙特阿拉伯國家石油公司,目前市值約為2.2萬億美元(目前1美元約合人民幣6.98元)。沙特阿美在法國巴黎附近設有一個研究中心,主要研究能源、交通和環境問題。如果沙特阿美成功收購雷諾內燃機業務股份,其將重點研發合成燃料。

顯然,雷諾希望通過出售內燃機業務部分股份,來籌措資金為電動化轉型“輸血”。同時,雷諾也考慮出售其所持有的聯盟伙伴日產汽車部分股份,為其電動化戰略籌集數10億歐元資金,這樣也能緩和其與日產長期以來的緊張關系。據悉,雷諾曾向日產提出內燃機業務持股建議,但日產明確表示不參與持股。

事實上,自“戈恩事件”后,在雷諾-日產聯盟中,無論是雷諾還是日產,都在竭力恢復元氣。2021年,雷諾銷量為269.6萬輛,同比下滑4.5%,銷量連續3年下滑。今年第一季度雷諾全球銷量為55萬輛,同比下降17.1%,這也是其自2009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最低的季度銷量。

隨著電動化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主流,雷諾也緊跟大潮,希望扭轉頹勢,并于去年年初發布了“Renaulution”全新電動化戰略。雷諾方面表示,到2025年將推出24款產品,其中半數為C級和D級車型,并至少包括10款純電動車。同時,雷諾品牌將在歐洲提供超過65%的純電動和電氣化車型;到2030年,雷諾品牌電動汽車比例將達到90%。而在今年年初,雷諾又宣布了最新計劃,將提前內燃機新車的停售時間,并將在2030年前在歐洲全面轉型成為一個純電動汽車品牌。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雷諾實現營收211億歐元,與2021年同期基本持平;由于俄烏沖突導致雷諾被迫關閉俄羅斯業務,公司上半年凈虧損13.6億歐元。“雷諾加速轉型的背后,也有著擺脫虧損困境及解決資金不足問題的迫切剛需。”東方證券分析師覃筱鵬對《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

拆分不是終點 重在釋放價值

出售內燃機業務股份,雷諾可能是第一個“吃螃蟹”的主機廠,但在汽車廠商中并不是最早的。去年8月,舍弗勒開始剝離內燃機板塊的鏈傳動業務,并將其打包出售給位于德國慕尼黑的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此前,舍弗勒的乘用車內燃機鏈傳動業務已運營約25年,在歐洲、亞洲、北美和南美等地區擁有9座生產基地。

“在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大幅增長的背景下,燃油整車及零部件的銷量逐漸下滑,無論是舍弗勒還是雷諾,都已經清楚地看到這一趨勢,因循守舊沒有出路,果斷向電動化轉型才有未來。”成都新能源汽車產業推廣應用促進會秘書長范永軍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內燃機整車及零部件市場萎縮導致效益下降,已經成為企業的“痛點”。因此,從整車到零部件企業都在拆分并逐步剝離內燃機業務板塊。

實際上,在燃油車時代,舍弗勒擁有發動機、變速器、底盤“三大件”的核心技術,是行業佼佼者。但在2018年利潤開始下滑后,舍弗勒就已經意識到電動化勢不可擋。于是,舍弗勒在2019年初宣布了名為RACE的重組計劃,加速電動化轉型,在內燃機領域“剎車”。如今,雷諾的情況幾乎如出一轍,燃油車業務利潤起伏不定,資金也捉襟見肘。在燃油車日薄西山的背景下,雷諾此次出售內燃機業務部分股份,也是希望最大程度地釋放該業務部門的價值。如果全球電動汽車市占率進一步提升,達到30%甚至更高,恐怕雷諾的內燃機業務就無人問津了。

“整車及零部件企業拆分內燃機及電動汽車業務,肯定不是目的和終點,而是手段和路徑。”廣東新能源汽車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林森向《中國汽車報》記者表示,拆分的背后,既有燃油車、電動汽車漸行漸遠的因素,也有企業加速向電動化賽道轉型,力求“突圍”和尋找新利潤增長點的原因。從市場角度來看,在科技進步和人們生活方式變化的前提下,市場對汽車的需求必然轉向新能源及清潔能源,并導致燃油車相關產品市場銷量下滑、電動汽車的需求不斷上升。這一趨勢也會促使汽車廠商做出合乎市場和產品邏輯的選擇。

值得注意的是,雷諾在拆分電動汽車業務之后,有意使其單獨上市。“這并不難理解,向電動化轉型需要大量的資金,上市成為現實選擇。”招商證券分析師楊永年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傳統車企向電動化轉身的過程中必然經歷“陣痛”,對于雷諾而言,拆分和出售燃油車業務可能并不能完全解決資金短缺的困境。電動化轉型需要大筆資金,而上市募資是破解這一困境的出路之一。只有在電動化道路上披荊斬棘,企業才能獲得新的、持續性的利潤增長點。從舍弗勒到雷諾,以及比亞迪果斷停產燃油車,集中產能全力走電動化之路,且分拆半導體業務謀求上市等現實案例,無不體現了企業圍繞探尋產品適應市場新需求、培育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大做文章。

9月6日,在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創立大會暨第一次股東大會上,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正式更名為廣汽埃安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此舉為埃安沖刺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創造了條件。從“蔚小理”的橫空出世再到廣汽埃安的成立,可以看出,盡管上市之路并不平坦,但上市融資的“大餅”擺在眼前,車企也會勇往直前,迎難而上。

燃油車利潤仍在 決策是否太激進

但從現實出發,目前燃油車仍是大多數傳統車企的主要利潤來源,特別是對于豪華車企而言。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雷諾出售拆分后的燃油車業務部門股份,是否為時過早?

“出售內燃機業務股份,雷諾在傳統整車企業中是第一家,或許有些過于激進了。”在浙江新能源技術應用研究院研究員陸安程看來,盡管電動化賽道已經開啟,但目前電動汽車的市場規模與燃油車相比仍不可同日而語。今年上半年,國內汽車保有量達到3.1億輛,其中新能源汽車只有1001萬輛,完全不在一個量級上。

對此,業內人士看法不一。“我認為雷諾此時出售燃油車業務恰如其時,再晚的話,優質資產有可能就變成不良資產,難以出手。”范永軍談道,盡管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滲透率不高,但增長率卻比燃油車高出許多。今年上半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1.3倍,而燃油乘用車銷量卻同比下降23%。隨著時間的推移,兩者保有量的差距會越來越小,終有一天新能源汽車會實現反超。范永軍認為,雷諾此時出售內燃機業務股份,是最好的計劃,再晚可能就只能“打折”甩賣了,有沒有企業接盤都很難說。

楊永年則認為,雷諾拆分內燃機與電動汽車業務,本身就是在搶抓電動化機遇。如果能順利出售內燃機業務股份,無異于賺了一筆。因為內燃機業務前景越來越黯淡,現在如果還不抓緊時間出售,就會像下跌的股票一樣“砸”在手里。如果雷諾此時不出售內燃機業務股份,其本身又面臨著電動化轉型的巨大壓力,在資金方面會更加捉襟見肘。

縱觀國內外已經上市的電動汽車企業,大部分市值都在不斷上漲。例如,特斯拉的市值早已超越了大眾與豐田,是全球市值最高的車企。在國內,無論是比亞迪還是寧德時代,抑或是“蔚小理”,其在資本市場上的表現都讓其他汽車廠商艷羨不已。

“這是因為產業與市場都會按照自己的規律在運行,如果企業不能抓住市場機遇、因循守舊,路只會越走越窄。而電動化作為朝陽產業,其市場機遇也被絕大多數投資者看好。雷諾選擇此時出售內燃機業務股份,顯然是抓住了產業與市場的機遇。”林森認為,只有跟上市場需求,及時調整發展戰略,正確選擇發展方向,才能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做到對自身最有利。

“資本市場也是如此,選擇有前景有希望的企業是資本投資的價值導向。”覃筱鵬表示,如今資本對于投資目標的選擇也越來越嚴苛,如果發現目標企業缺乏發展潛力,資本會毫不猶豫地舍棄;對于有潛力、又屬于朝陽產業的企業,則倍加青睞。這也體現了“新四化”大勢下的投資主流。

“接盤”并非“冤大頭” 意在混動及合成燃料

在外界看來,既然內燃機業務已逐漸呈現“夕陽產業”的特征,那么吉利和沙特阿美逆勢“接盤”,值得嗎?

“吉利收購雷諾的燃油車業務,肯定不是盲目投資,而是的確有所圖而為。”范永軍表示,吉利近年來進行了很多收購項目,2020年接手了星馬汽車、力帆汽車、獵豹汽車,今年又完成收購了手機制造商魅族科技,5月還拿下雷諾韓國子公司34%的股份,這些舉措都是吉利在向智能化、電動化、國際化道路上邁出的新步伐。按理說,正在大力奔赴新能源汽車賽道的吉利,更需要的是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而不是內燃機業務。但吉利似乎并不按常規出牌,在這背后有著自己的打算。

從技術角度來看,雷諾出售的內燃機業務股份中,不僅有內燃發動機技術,也有實力不俗的混合動力技術。目前,雷諾混動車型主要配裝兩種常見的動力總成,分別是E-TECH混合動力、E-TECH插電式混合動力,使其具備了較高的技術價值。在市場上,雷諾燃油車和混合動力車布局的西班牙、葡萄牙、土耳其、羅馬尼亞和拉丁美洲等地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吉利未來重點拓展的海外市場的一部分。

“此舉有助于解決目前吉利在發展中面臨的一些困難和問題。”覃筱鵬認為,吉利發展中面臨的市場競爭壓力顯而易見。從2021年開始,此前一直位于自主品牌第二梯隊的比亞迪突飛猛進,今年3月更是直接放棄了燃油車業務,開始“滿電”前行,讓其在市場上更受追捧。因此,吉利也在通過收購等多種方式加快彌補短板,持續擴大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投資。而且,雷諾看似已經退出中國市場,但在華仍有業務,雷諾的輕型商用車、燃油車等并不排除有再次回歸的可能,借助吉利再次入華也并非完全沒有可能。

“而沙特阿美盡管主業是一家石油公司,但近年來已經從能源向氫燃料、汽車發動機燃料等方面進軍。”林森表示,目前沙特阿美研發的一大重點是合成燃料。當前,大眾集團旗下保時捷、蘭博基尼等汽車品牌,以及博世等零部件巨頭都十分看好合成燃料的前景。其中,保時捷與西門子能源、埃克森美孚在合作開發合成燃料。如果合成燃料能為內燃機“續命”,那沙特阿美的這筆買賣也是穩賺不賠。

“目前來看,吉利與沙特阿美之所以投資雷諾的內燃機業務,是因為雷諾向電動化轉型已經難以顧及燃油車業務,而吉利和沙特阿美在也可以各取所需,可謂一舉多贏。”楊永年認為,吉利從中得到了混動技術和海外市場,對于其自身發展是一種助力;沙特阿美可以試驗乃至應用合成燃料,對其在汽車領域的布局和轉型都能起到幫助。

“因此,雖然未來的大趨勢是‘棄燃向電’,但中短期來看,內燃機汽車還有一定的生命力,而且合成燃料等新燃料有望延長內燃機的壽命,使得內燃機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在一定階段內實現共存。”楊勇年說,這樣來看,不管是對于賣方還是買方來說,都是皆大歡喜。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