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滬指跌破2900點 消費板塊逆勢崛起

2022-04-27 08:38:23來源:大眾證券報  

周二,滬指盤中沖高回落,在釀酒、地產等板塊帶動下,股指盤中一度漲超1%。午后大盤再度走低并失守2900點。業內人士認為,當前A股估值中位數處于歷史底部區域,在風險持續釋放之后,大盤有望構筑階段性底部。

滬指跌破2900點

周二,A股開盤后震蕩走強,不過午后市場風云突變,證券板塊集體下挫,引發指數跳水,滬指跌破2900點關口。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下跌1.44%,報2886.43點;深證成指下跌1.66%,報10206.64點;創業板指下跌0.85%,報2150.51點。兩市748只股票上漲,3966只股票下跌,平盤有64只股票。滬深兩市成交總額8388億元,較前一交易日減少581億元。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15.43億元。

中信建投首席策略官陳果認為,滬指在2900點附近就是今年的黃金坑,邏輯有四:

一是現在就是疫情預期最悲觀時刻。而實際上疫情防控正在不斷改善,不宜悲觀。預計很快復工預期將成為市場重要線索。

二是現在就是經濟及政策預期差最大時刻。2900點反映了市場對于經濟的悲觀情緒,但實際上穩增長邏輯沒有被破壞,反而在增強。二季度經濟形勢將使得新一輪穩增長政策將更快更大力度推出。

三是全球通脹預期最悲觀階段正在過去。今年制約A股市場估值環境的最大根源來自于海外通脹預期。但隨著近期美債實際利率快速轉正,在俄烏沖突未解背景下國際油價已見頂回落,美國TIPS隱含中期通脹預期也呈現筑頂態勢,美國核心通脹數據開始低預期,基本可以判斷全球通脹預期最悲觀階段正在過去。

四是未來一個季度,整個內外環境的改善趨勢是大概率事件,過程很可能會有一定反復。

國泰君安認為,指數短期維持震蕩概率較大。中長期來看,目前點位無需悲觀。此次調整幅度較大,市場對經濟壓力已有較充分預期。當前A股估值中位數處于歷史底部區間,接下來進一步大幅下挫的概率較低。目前指數點位中長期的配置價值凸顯。關注有政策托底的基建方向,包括基建產業鏈里的房地產、建筑、建材、煤炭等。

消費板塊崛起

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進一步釋放消費潛力促進消費持續恢復的意見》后,周二以白酒為代表的消費板塊發力,全線崛起。在板塊方面,白酒股領漲兩市等漲逾4%,餐飲旅游板塊大幅反彈。央行下調外匯存款準備金率1個百分點,人民幣兌美元持續反彈,受此影響,A股此前強勢的紡織服裝板塊明顯回調,煤炭股跌幅靠前。券商股午后走弱。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從歷年走勢規律預判2022年可能是V型大震蕩,上半年類似2018年,下半年類似2019年。3月中旬到4月初的反彈已經結束,時間上恰好是3周,符合熊市中反彈的正常時間范圍,指數的下一次反彈,可能還需要等一等,短期重點觀察疫情改善、5月美聯儲議息的情況。下一次反彈,最早要到5月初。隨著市場調整的幅度加大,熊市可能正進入后期,下一次反彈中的板塊表現可能會和之前有些差異,部分超跌成長或消費可能會有表現。

國泰君安上海研究部總監邊風煒認為,滬指3000點以下有幾大擔憂,一個是兩融,周一收市后統計的兩融凈流出是200多億元,目前兩融的狀態從整個數量級來看也不算小,相關部門表示,目前兩融的杠桿率大概在1.4左右,如果跌破1.3就會引發一些連鎖效應。

其次,就是從整個盤面來看,最重要的問題從3月份的外患變成了內憂,目前很多城市都出現了封控,這對經濟肯定是不利的,所以,制造業面臨很大的問題。一次性的外匯準備金率調整,還不足以改變趨勢,所以,可能還會有多次反復。如果封控不能放松,那么地區性的經濟和物流導致供應鏈的切斷,不可能很快回升,所以,封控解禁的時候是一個最佳的時間點。

此外,大量的中概互聯網的股票出現了大幅度反彈,值得關注。消費股的反彈,我覺得還不能形成趨勢,還要穩增長更多的發力。

巨豐投顧投資顧問總監郭一鳴認為,本周指數連續破位,市場卻鮮有抵抗力量,再次表明當前市場情緒的低迷以及反彈力量的薄弱。在這種快速下跌以及急跌的過程中,不建議去做短線可能的博弈。耐心等待波段性見底信號的出現。整體看,3000點下方市場正在釋放恐慌盤,短期仍有不確定性。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當前A股連續下跌之后,估值已經處于歷史低位,從中期角度看,“跌出的價值”已經呈現,3000點下方,市場繼續下行的空間相對有限,更多的或開始了“挖坑”動作。連續走低之后,無論是短期的超跌反彈或是階段性的底部,都會逐步開始呈現。(黃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