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參觀百度Apollo Park:肉眼可見的自動駕駛4大進步

2022-04-26 21:26:12來源:丁道師微信號  

資深互聯網觀察家,長期致力于中國互聯網產業和企業研究。

上周在亦莊參觀百度Apollo Park(全球最大的自動駕駛和車路協同應用測試基地),發現了一個拍照顯瘦的小妙招。就是被攝像小姐姐鏡頭對準后,及時收肚子,保持三秒,出來的照片經過旁邊柳華芳的襯托,就顯瘦了。

以上這些,都不重要。

真正重要的是透過這次參觀和我之前的多次體驗,感受到自動駕駛產業明顯進入加速發展期,以往預計5--10年需要走過的路徑,現在可能兩三年就夠了。

簡單來說,有以下幾點喜人變化,超越了我的預期。

一、體驗常態化 叫車時間明顯縮短

2020年10月,我作為第一批真正意義上的大眾用戶,在亦莊首次體驗自動駕駛汽車。那次體驗等待超過半小時以上才應答,中間還出了一次調度故障。當時,北京亦莊只有百度的一小部分車輛上路,自動駕駛汽車駛過居民區時,總能引發群眾圍觀。

2022年初,我第N次體驗自動駕駛汽車,幾乎實現了秒接單,有一種叫滴滴專車的應答快感。此時,除了百度的Apollo,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汽車也已經上路,雙方均大幅增加了投放車輛。

相關細節,可以參考我之前寫的《在亦莊開放的社會道路上,體驗百度自動駕駛汽車》《百度Apollo從0到1,小馬智行從1到N》等文。

上月,百度智能駕駛事業群副總裁、首席安全運營官魏東介紹,蘿卜快跑品牌發布后,在亦莊載人測試示范運營的半年時間內,車輛數量、站點密度、訂單密度增長超過50%,單車日均訂單峰值達28單(這一數據甚至超過了大部分滴滴司機平均日單量)。

僅僅兩年時間,像我這樣的亦莊居民體驗自動駕駛汽車就成為了常態,這不能不說是一個奇跡,科幻小說都不敢這么寫。叫車時間明顯縮短的的原因在于上路的車路增加了,而且增加了很多。百度百科的相關資料顯示,僅僅在Apollo Park就配置了自動駕駛測試車輛超300臺。

二、成本大幅度降低 民用自動駕駛未來可期

很早之前,電腦、手機都是機構用品,對于個人來說高不可攀。最近幾十年,電腦、手機、彩電、冰箱、洗衣機等3C家電產品實現普及,一是因為實用,二是因為價格降低了。

大概在2017年時,一臺百度的自動駕駛汽車造價超過百萬。在這其中,車子沒多少錢,大概二三十萬,真正貴的是車頂的那個威力登激光雷達,單價高達50萬人民幣,車載大腦系統也得大概20萬,加上其他雜七雜八的雷達、傳感器,造價自然不菲。

此后多年,隨著技術升級、汽車產量提升、國產雷達等部件應用,自動駕駛汽車綜合造價直線下降。

這次來百度Apollo Park參觀,工作人員告訴我們第五代Apollo車型,已經將綜合成本控制在48萬元左右。

48萬元,也就是一臺寶馬5系或者奔馳E的價格,國內的中產階級應該能接受這樣的價格。我和一同來參觀的兩位自媒體朋友說,假設將來政策允許,民用自動駕駛短期就可期待,我肯定會入手一臺。

三、政策越來越友好 主駕駛位無人車輛近期或可上路

過去多年,我和多位業界人士交換過“自動駕駛為什么普及難”的相關話題,很多人認為現在技術基本成熟,保守的政策是限制行業發展的最大因素。

不過這種認知正在發生變化,變化的契機就是先行先試的北京亦莊地區。

2018年初,北京市向百度發放了自動駕駛測試試驗用臨時號牌,五輛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汽車就可在亦莊周邊的開放道路上進行公開路測。彼時細心的亦莊居民注意到,在亦莊的幾條主干道上,如榮京西街、榮華中路等都立了醒目的“自動駕駛測試道路”路牌。

2020年10月10日,在亦莊政策支持下,百度的自動駕駛服務在北京全面開放,用戶無需預約,直接下單免費試乘Robotaxi服務。我當時說,百度自動駕駛的全面開放,是標志性的大事件,是自動駕駛產業足以載入史冊的里程碑事件。

?

2021年11月25日,國內首個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商業化試點“落戶”北京亦莊經開區,市民可以通過手機APP下單在北京經開區進行乘車體驗。百度和小馬智行是首批獲許開展商業化試點服務的企業。

過去幾年,亦莊地區政策利好頻發,極大程度地催化了自動駕駛產業向前發展。

眾所周知,此前由于政策限制,自動駕駛出租車的駕駛位上還坐著一位安全員(所以本文我們的相關表述為自動駕駛,而非無人駕駛),盡管這位安全員全程不進行任何操作。按照政策引導的方向,未來安全員將先移到副駕駛位,再到后排座位,直到撤出車內。

按照近年政策動態,我預計主駕駛沒有安全員的自動駕駛汽車近期就會出現在亦莊的道路上,我們大可期待一把。

四、商業化加速度 正在經受市場檢驗

如果不能開展商業化運營,如果不能經受市場考驗,自動駕駛再怎么發展都是溫室里的花朵。

2020年第一次體驗Apollo自動駕駛汽車后,我當時預估最起碼得三到五年才會開始收費運營。沒想到僅僅過來1年,百度和小馬智行就先后開啟了商業化運營,消費者可以付費使用自動駕駛車輛。

截至目前,百度蘿卜快跑已在北京、重慶、陽泉三地已開始商業化收費運營服務,并在北京亦莊率先上線了數字人民幣支付功能。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小馬智行宣布中標廣州市南沙區2022年出租車運力指標,小馬智行獲準在廣州南沙投入100輛自動駕駛車輛提供出租車服務。預計從5月起,小馬智行將在南沙全域800平方公里的范圍內開啟收費運營。

那么,自動駕駛相比傳統網約車或者出租車,會有競爭力嗎?從成本來看,未來完全無人化運營后,每年僅僅司機成本就可以節約十幾二十萬。

從收入層面來看,百度和小馬智行目前價格都較為親民,這是因為這兩家企業均采用了互聯網行業慣用的補貼手段,不具備參考性。將來到了一定規模和體量后,費用應該會和傳統網約車快車、出租車差距不大,或者稍高。

從體驗方面來看,百度和小馬智行的自動駕駛汽車,不管從安全還是舒適兩個層面來看,都已經達到了專車司機駕駛水平。我是滴滴禮橙專車和神州專車的老用戶,這是我經過多次對比后得出的結論。

百度和小馬,以及將來有望上路的美團、滴滴,各方充分競爭,將有助于自動駕駛商業化之路再向前邁一大步。

寫在最后:這幾天各地疫情有蔓延之勢,做好自動駕駛汽車的推廣、落地工作,對疫情防控都大有助益。

PS:本文作者丁道師,現已在蜻蜓FM開通《丁道師雜談》頻道,歡迎大家點擊原文鏈接,收聽音頻版的內容。

丁道師

2005年首次提出“自由媒體人”概念,隨后簡稱為自媒體,影響至今。

2011年,丁道師加盟速途網絡,先后擔任速途專欄主編,速途執行總編輯兼速途研究院院長等職。

2014年丁道師作為自媒體代表,牽頭起草《中國自媒體的自律規范》,并在網信辦座談會上分享,引發廣泛關注。

現在是企鵝號、一點資訊、百度百家、今日頭條、艾瑞專欄、雪球財經等主流科技媒體和新聞客戶端的專欄作家。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丁道師。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