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超70億元 地產股連續上漲

2022-07-27 09:42:20來源:大眾證券報   

周二,三大股指早盤探底回升,隨后震蕩上揚;創業板指表現相對疲弱,午后一度下探翻綠;兩市成交約8300億元,北向資金大幅凈流入超70億元。

市場人士認為,滬深兩市反彈,但成交額繼續萎縮,目前大盤是休整不是二次探底。市場靜候周四的美聯儲加息,如果低于100基點就是利好。擇股可從業績表現出發,關注中報以及三季報業績超預期,且估值水平處于合理區間的板塊。另外,部分前期跌幅較大的消費股具備低吸機會。

市場靜候美聯儲加息

周二,三大指數集體上漲,從指數上看,擺脫了低迷情緒,縮量快速調整,沒有出現恐慌性的踩踏,對于大盤的回暖是有利的。不僅指數回升,賽道方面像汽車零部件、光伏設備、數字貨幣都走得比較強。

截至收盤,上證綜指上漲0.83%,報3277.44點;深證成指上漲0.95%,報12408.56點;創業板指上漲0.31%,報2713.46點。滬深兩市3423家上漲,1228家下跌。兩市7月26日成交總額8341億元。兩市共有86只股票漲幅在9%以上,9只股票跌幅在9%以上。7月26日北向資金合計凈流入72.57億元。其中,滬股通凈流入50.72億元,深股通凈流入21.85億元。

粵開證券認為,當前市場波動行情主要受三方面因素影響,靜待政策紅利及增量資金合力促發的新一輪趨勢性機會,短期優先關注確定性較強的板塊,配置方面關注兩條主線。第一,關注中報業績超預期板塊投資機會。從目前中報業績預告披露情況來看,基礎化工、電子、電力設備等板塊的業績確定性相對更強。后續盈利能力有望成為市場的重要驅動力,擇股從業績表現出發,關注中報以及三季報業績超預期,且估值水平處于合理區間的板塊。第二,部分前期跌幅較大的消費股具備低吸機會。可以關注近期調整幅度較大的優質消費標的。

市場人士謝后勤認為,如果只是拉動房地產這類的權重把指數拉起來,很難帶動人氣,但是賽道股回暖是能夠迅速的制造賺錢效應,激活市場做多的人氣,吸引更多場外資金的進場。周四凌晨美聯儲將議息,預計本周下半周將會迎來重要變盤節點。伴隨著下半年刺激經濟的政策出臺,新老基建、綠色智能家電以及科技創新的半導體芯片、汽車產業鏈等方向會有更多投資機會。

地產股連續上漲

板塊方面,地產股已連續兩個交易日表現活躍,陽光城再度漲停,嘉凱城、三湘印象、皇庭國際、中交地產等漲停。汽車板塊走好,新朋股份、江淮汽車、嶸泰股份、泉峰汽車、襄陽軸承等漲停。新冠概念及猴痘概念股的走低,拖累醫藥生物板塊逆市下跌,華潤雙鶴、奧翔藥業跌停,拓新藥業、恒瑞醫藥等跌超5%。環保股一度走弱,超越科技跌超6%,仕凈科技、華宏科技、惠城環保等跌超2%。

英大證券李大霄表示,周二上午9:56分開始,大盤在久未表現的地產股的帶動下,突然向上突破,截至收盤,大漲27點,收復120天均線,成交8300億元,外資流入約73億元,漲跌比例超3:1,大盤異動特別是地產異動值得我們高度重視。房地產包括上下游占整個經濟總量接近30%,是占比最大當之無愧的支柱產業,也是居民消費最大的領域,這也是一個基本事實,欲有效啟動消費,離不開房地產。特別是民營房地產企業遇到的困難,民營企業占比高達70%,行業整體性風險急需立即解決和立即應對。我們欣喜地看到,近期中國證監會、發改委、全國工商聯三部門發布了《關于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通知》(簡稱《通知》),明確要推動債券市場更好支持民營企業改革創新、轉型升級、健康發展。這政策方向正確,無疑是重大利好消息。除呼吁取消預售制外,呼吁更加強有力的有效的扶持政策出臺。市場靜候周四公布的美聯儲加息結果,如果低于100基點就是利好。

大盤處于休整階段

國泰君安表示,近期指數展開持續盤整,一方面在于疫情反復對市場情緒的擾動;另一方面對于海外流動性收緊的擔憂也在持續升溫。7月21日歐央行已超預期加息50bp,市場普遍預期7月27日美聯儲大概率仍將加息75bp,短期可等待消息面的明朗。

對于中線走勢,國泰君安認為,A股向好趨勢不變,可趁指數盤整逢低布局。投資者對經濟企穩復蘇的信心增強。指數短期震蕩盤整之后有望重拾升勢。關注成長與消費主線。新能源汽車、光伏、鋰電池等成長股調整之后仍是上車的主要方向。另外大消費板塊也可適當關注,隨著后續疫情形勢的好轉,未來線下消費場景相關板塊彈性更優,白酒、醫療服務、CXO等消費醫藥等賽道龍頭股也可在回調中逢低布局。

信達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樊繼拓認為,關于4月底到7月初的上漲,樂觀的投資者覺得是反轉,悲觀的投資者覺得是反彈,由此推演出三種上漲完成后的結局:技術性休整、二次探底和創新低。熊市大反彈或大反轉后,后續回撤的力度,取決于經濟下滑的速度和是否有極端利空沖擊。如果經濟下滑速度比之前熊市期間的下滑速度放慢,則回撤幅度往往較小;如果出現極端、且幾乎沒有歷史經驗對比的利空,則指數可能會二次探底;如果經濟下滑速度很快,相比之前熊市,沒有任何放慢,則指數還有可能創新低。

7月的調整,時間上是因為股市進入了中報披露期,直接的利空是房地產銷售數據回落、海外經濟偏弱,但由于這些負面因素并沒有讓這一次的經濟擔心超過4月之前,所以大概率只是休整。休整過后,8-9月,市場依然有進一步上漲的動力,私募倉位還未補完、政策預期樂觀、國內利率低。四季度之后,隨著穩增長效果和疫后恢復效果明朗,市場才會進入偏弱的震蕩。從基金的最新倉位數據分析,基金在二季度加倉了消費和新能源,減倉了金融和地產。(黃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