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熱點 > 正文

【全球新視野】村民自治條例有哪些?宅基地新規是什么?

2022-11-03 16:30:34來源:環球傳媒網  

在生活中,很多人都不知道村民自治條例(宅基地迎來新規)是什么意思,其實他的意思是非常簡單的,下面就是小編搜索到的村民自治條例(宅基地迎來新規)相關的一些知識,我們一起來學習下吧!


(相關資料圖)

村民自治條例(宅基地迎來新規)

一提到拆遷,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便是“一夜暴富”。特別是自2016年起,隨著拆遷工作的迅猛推進,大量貨幣與新建住房流入市場,即便不能大富大貴,生活水平也能得到極大地提高。

而在拆遷過程中,最為重要,同時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便是拆遷補償的相關事項。一般來說,只有當全部拆遷雙方簽訂協議后,才能進行拆遷工作。不過部分住戶為了獲得更多的利益,拒絕拆遷,導致整體拆遷項目無法推進。

其實一般來說,既然大多數住戶都能接受拆遷協議,說明開發商和拆遷部門所提出的補償方案還是較為合理的,問題往往出現在了那些釘子戶的身上。為此,有關部門也是針對釘子戶問題出臺了一些政策,但卻也未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除了釘子戶之外,“留守戶”同樣也是一個難題。與釘子戶相比,留守戶的問題更為復雜,或是由于補償問題,或是由于孤寡老人留守村中,或是由于對農村的情感,城中村中的留守戶更加抗拒拆遷。以著名的冼村留守問題為例,距離冼村2009年整體工作啟動以來,已經過去12年。而時至今日,一邊是大量村民早已入住回遷房,一邊則是小部分村民依然留守村中,拒絕拆遷。如何平衡處理情況復雜、訴求多元的利益格局,已經成為擺在各方面前的難題。

而在不久前,廣東出臺了《廣州市城市更新條例(征求意見稿)》,也對于釘子戶、拆遷戶等相關問題做出了明確規定。根據新規,將從村民自治、行政征收、行政裁決、司法判決四個方面入手,最終通過法律途徑徹底解決留守戶的問題。

根據《條例》第四十一條【居民保障權益】規定:區人民政府對舊城鎮實施全面改造,應當征求改造區域內權利主體的意見,經改造區域內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權利主體同意的,方可啟動改造。在經批準的項目實施方案規定時間內,簽訂房屋搬遷補償安置協議的權利主體達到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實施主體方可啟動房屋拆除工作。

根據《條例》第四十四條【村民自治】規定:項目實施方案生效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報經原批準用地的機關批準收回集體土地使用權。宅基地使用權人拒不交回土地使用權,且舊村莊更新改造項目搬遷安置補償協議簽訂人數占比達到百分之九十五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根據《條例》第四十五條【行政裁決】規定,若權利主體對搬遷補償安置協議不能達成一致意見,可向當地人民政府申請裁決,要求限期搬遷。如果對裁決不服,可依法進行復議或提起公訴,若在限期內拒不履行,將進行強制執行。

也就是說,未來不論留守戶意愿如何,只要簽訂拆遷安置補償協議的村民超過95%,便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解決留守問題,進一步加快城市更新的步伐。或許在很多人看來,這樣的規定有些不近人情,但從本質上來說,也是有跡可循。根據法律規定,宅基地的所有權歸國家和集體所有,村民只擁有宅基地的使用權。而當國家需要收回宅基地時,也需要對村民進行一定的補償,合情合理,合法合規。

換一種角度來看,相較于過去多次出現的暴力強拆,法律途徑無疑是一種更為溫和,同樣也是更加公平的解決方案。少數人的權利固然需要尊重,卻不能以罔顧多數人的權益為前提。積極支持國家建設,保護更多人的權益,才是每一個人應該去做的事情。

隨著廣州新規的出臺,對于全國各地的拆遷、舊改項目來說,也提出了全新的解決方案。可以預見,未來將會有更多的城市加入其中,積壓十余年的釘子戶、留守戶等歷史遺留問題有望得到解決,從而進一步推動城市更新計劃。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