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2040年終結燃油車?大眾豐田第一個不同意

2021-11-15 09:09:33來源:汽車公社  

在碳排放和遏制全球變暖這一課題上,多家汽車制造商終于決定聯合起來,共同承諾到2040年將逐步淘汰傳統燃油汽車。

在最近正在蘇格蘭格拉斯哥舉行的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COP26)上,主辦方呼吁部分國家、城市以及汽車制造商在2040年以前終結燃油汽車。最后,包括沃爾沃、福特、通用、梅賽德斯-奔馳、比亞迪和捷豹路虎在內的六家車企同意簽署相關協議。

但是,面對在這份名為《格拉斯哥零排放車輛宣言》的協議書,依舊有包括大眾以及豐田在內的多數玩家不同意簽字。這些拒絕簽署協議的制造商還包括寶馬、本田、現代、日產以及Stellantis等。

豐田和大眾,一家是世界范圍內銷量和營收持續領先的“老大哥”,另一家則是利潤維度一騎絕塵的領頭羊。他們拒絕簽署協議,突顯了汽車行業集體轉向電氣化所面臨的諸多挑戰。

兩大巨頭投反對票

從國家的角度看,作為世界第二人口大國的印度加入了COP26的宣言隊伍,但作為汽車制造業大國的中國、德國和美國卻沒有簽約。這三個國家,一個是歐洲當之無愧的汽車制造巨無霸,另兩個則是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汽車市場,不愿加入2040年的禁燃承諾,也引發了人們對此次協議有效性的質疑。

其他簽約的國家,包括作為COP26峰會東道主的英國,還有新西蘭和波蘭,這些國家均承諾確保到2040年或更早時所有新車都實現零排放。包括韓國首都首爾和巴西圣保羅也簽署了這一協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簽約的還有共享出行公司優步(Uber),以及歐洲最大的汽車租賃和車隊管理提供商Leaseplan,該公司在全球30個國家租出車輛數量達170萬輛。

雖然以國家為主體,美國此次并沒有同意在《格拉斯哥零排放車輛宣言》上簽字,但該國兩家重量級的汽車制造巨鱷卻表現出非常積極的態度。

通用汽車對此次碳排放宣言的支持是最積極的,該公司發言人近日表示,很自豪能與其他汽車制造商、政府和民間社會組織站在一起,共同承諾向100%零排放的過渡。按照通用汽車的規劃,其將在2035年實現所有新款輕型汽車的零排放,2040年則實現全球產品的碳中和。

同屬底特律陣營的福特汽車隨后也證實了自己的參與,并表態說,零排放和碳中和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成功。

在此之前,沃爾沃已經承諾到2030年實現全系產品的電動化轉型,捷豹品牌也一度官宣,將從2025年開始將轉型為全新的純電動品牌。正因為此,業界對這兩家制造商加入《格拉斯哥零排放車輛宣言》并不感到意外。

有意思的是,比亞迪是簽署方里唯一一家中國車企。眾所周知,比亞迪近幾個月的銷量呈現大幅上漲趨勢,且新能源汽車所售占比也是可圈可點。

根據乘用車聯合會的最新數據,比亞迪乘用車在10月份的銷量為88,898輛,包括秦PLUS DM-i、漢EV、宋DM、秦PLUS EV等熱銷車型都貢獻了較高的銷量。對于比亞迪來說,燃油車的份額正在轉型中不斷縮減,在未來停產燃油車或許只是時間問題。

據了解,比亞迪加入簽署了《零排放中、重型車輛全球諒解備忘錄》,目標是在203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中、重型卡車的銷售占比達到30%,2040年之前實現零排放中、重型卡車的銷售占比達到100%,以促進2050年實現零碳排放。

值得一提的是,有消息人士向路透社透露,雖然美國沒有加入承諾,但加州和紐約等主要的純電動車先鋒地區已經簽約了相關協議。

反對的聲音

大眾汽車首席執行官赫伯特·迪斯(Herbert Diess)也對此發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到2040年逐步淘汰傳統燃油汽車的提議是行不通的。

他在本周三接受《德國商報》的在線會議上說,“我們的轉型需要考慮原材料、新礦產以及循環經濟的方方面面,就拿電池容量和整個歐洲的基礎建設來說,如可再生能源電網,就是很現實的一個瓶頸。"

迪斯還表示,即使是到2035年,在拉美地區使用燃油汽車依舊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與此同時,她還重申了對大眾汽車新時代四化戰略和商業計劃的信心,稱大眾汽車將在純電動時代依舊擁有和燃油車時代同樣的競爭力。

也是在前幾天,德國綠色和平組織(Greenpeace Germany)起訴了大眾汽車,稱后者在應對氣候變化方面未能盡到自己的責任。該組織要求大眾在 2030年前停止生產內燃機汽車,并將碳排放量至少在2018年的基礎上減少65%。

大眾拒絕了綠色和平組織的這些要求,該公司發言人在接受路透社采訪時表示,大眾汽車支持氣候保護和交通部門的脫碳部署,但作為企業,無法獨自應對這一艱巨的挑戰。

值得一提的是,德國環境組織Deutsche Umwelthilfe才在今年9月對寶馬和戴姆勒提起了類似的訴訟,當時兩家公司都拒絕了在2030年前停止燃油車生產的多項苛刻要求。

豐田汽車則在本周四表示,全球大部分地區尚未做好零排放汽車的準備,這就是為什么豐田沒有簽署2040年逐步淘汰化石燃料汽車的承諾。

豐田發言人通過線上的方式告訴路透社,在能源和充電基礎設施等方面,豐田已經做好了加速的準備。“然而,在世界許多地區,如亞洲、非洲和中東,一個適合促進零排放汽車社會的環境尚未真正建立,我們認為需要更多時間才能取得進展。”

豐田與大眾,都指向同一個問題,即汽車行業的電氣化轉型步伐,在不同國家和地區,是無法做到整齊劃一的。根據慕尼黑車展主辦方在4月份發布的一項研究,全球電動汽車的保有量的確在區域上存在巨大差異。

數據顯示,歐盟、中國和美國的銷量正在持續飆升,但截至2020年,擁有4.2億多人口的南美洲累計電動汽車注冊量依舊低于1.8萬輛。

再舉一個例子,擁有12億人口的非洲地區,其純電動汽車的注冊量僅高度集中在南非,到2020年也累計僅有1509輛銷量。這些數據,和大眾汽車掌門人迪斯所說的"因地制宜"的推進政策高度吻合。

德國環保署發言人表示,德國政府不會簽署2040零排放的相關協議,因為德國政府尚未就協議里的部分承諾達成共識。

參加了蘇格蘭格拉斯哥氣候變化會議的汽車行業代表分析說,部分汽車制造商對這項承諾持謹慎態度,因為這一承諾將迫使他們進行代價高昂的技術轉變,但政府缺乏類似的承諾,如確保建立必要的充電和電網基礎設施,以支持電動汽車。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