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智能 > 正文

首款潛望式長焦 iPhone,來了!

2023-08-23 06:14:17來源:ZAKER科技  

蘋果終于要為 iPhone 配備潛望式鏡頭了。

來自摩根士丹利的一份分析師報告指出,iPhone 15 Pro Max 將獲得蘋果有史以來第一款潛望式鏡頭,其變焦能力從前代的 3 倍將提升到 5-6 倍,表現令人相當期待。


(相關資料圖)

(圖源:9to5Mac)

這份報告還提到,由于全新傳感器的加入,使 iPhone 15 Pro Max 的備貨能力受到影響,或許會在 iPhone 15 系列開售后 3-4 周時間才會陸續發貨。毫無疑問,這將會是 iPhone 15 系列中最值得關注的一款機型。

當然,有關 iPhone 要用上潛望式鏡頭的消息,自 iPhone 13 系列就有一絲風聲泄露,而 iPhone 15 Pro Max 是否會真的獲得這項新特性,還有待考究。

去年,蘋果為高端款 iPhone 帶來一項新變化:4800 萬像素主鏡頭。

利用這顆全新的傳感器,蘋果還提供通過計算攝影模擬的二倍變焦功能,好評如潮。相似的功能,已經陸續出現在 Google Pixel、三星 S23 系列機型上。

蘋果的確很聰明,能用一顆鏡頭做的事情,就不會大費周章地多添加一顆鏡頭,但硬件上的短板也未必能靠「算法」補足。

自 iPhone 11 Pro 與 iPhone 11 Pro Max 登場以來,蘋果的「三攝矩陣」影像系統一直頗受認可,「廣角 + 超廣角 + 長焦」的黃金組合,也沿用至今。但 iPhone 多次迭代后,提供的最大無損變焦也僅僅只有 3 倍,混合變焦也只有 15 倍,與當今主流旗艦機型相比,有些落后了。

消息人士透露,iPhone 15 系列四款機型都用上 4800 萬像素的主鏡頭,iPhone 15 Pro 沿用之前的方案,而 iPhone 15 Pro Max 則是替換成潛望式鏡頭。兩部基礎款 iPhone 15 在硬件上依然是「廣角 + 超廣角」的雙攝方案,得益于高像素主鏡頭的加入,使其獲得了 2 倍變焦的能力。

(圖源:Apple)

對于手機攝影愛好者或是經常觀看演出的「追星族」來說,iPhone 15 Pro Max 無疑是近幾年來最值得購買的一款 iPhone 機型。

iPhone 15 Pro Max 的主鏡頭依然是 4800 萬像素,但傳感器尺寸增加至 1/1.28 寸;潛望式鏡頭同樣配備了 1200 萬像素傳感器,最大支持 6 倍光學變焦,30 倍混合變焦。超廣角像素與上代相同,均為 1200 萬像素,但傳感器尺寸有所提升。

作為蘋果首款配備潛望式鏡頭的機型,或許在命名上也會有比較大的變化。爆料消息指出,iPhone 15 Pro Max 將更名為 iPhone 15 Ultra,徹底區分「Pro」與「Ultra」。

總的來說,iPhone 近幾年在影像上的表現逐漸掉隊,主要還是硬件落后導致解析力、變焦能力不盡如人意。而在去年,蘋果拿出了極高誠意的 4800 萬像素鏡頭,今年也將在 iPhone 15 Pro Max 上加入潛望式鏡頭,可以說補足了從前的短板。

順帶一提,蘋果要是能重新優化一下 Deep Fusion 功能,也許用戶們的罵聲可以再少一點。

2015 年,iPhone 6S 正式發布。這是蘋果首款搭載 1200 萬像素主鏡頭的機型。

回顧過去幾年時間,其實蘋果一直非常注重 iPhone 在影像上的表現,但為何就是不愿意接納更多高規格的硬件呢?

實際上,這里有兩部分的考慮:算法與成本。

自 iPhone 11 系列開始,蘋果帶來了 Deep Fusion 融合算法,在這套算法的加持下,「清晰度」倍增。當然,不少用戶都對這個算法怨聲載道,嚴重的銳化和磨皮效果,影響了用戶的拍攝體驗。

Deep Fusion 是無法手動開啟 / 關閉的,「全自動」為處理器、內存帶來了很大的壓力。iOS 的留存機制,對相機十分「包容」,無論用戶在何時打開相機,或是在什么應用內調取相機模組,后臺也會盡可能釋放大量內存確保相機算法能正常運作。

這樣一來,普遍只有 4GB 內存的 iPhone,每次拍照都是災難。

假如蘋果要使得高像素方案在 iPhone 上可行,那么芯片性能、內存等硬件也必須有明顯的提升,所付出的成本代價還是非常大的。直至去年,蘋果才迎來了 4800 萬像素的主鏡頭。

在 iPhone 14 系列上,四款機型都標配了 6GB 內存,盡管這對擁有三攝系統的「Pro」機型來說還是有一定的壓力,但使用體驗已經有了很大的提升。反觀 Android 陣營,內存已經「卷」到 24GB,即便是要為相機應用預留空間,也完全不影響使用。

(圖源:小米商城)

而潛望式鏡頭,或許會是未來「Pro」與「Ultra」最大的分水嶺。

從前,蘋果的產品策略一貫保持「同階同配」的原則,例如 iPhone 14 Pro 與 iPhone 14 Pro Max,它們除了顯示面積和續航之外,表現幾乎一致。但「Pro」機型相對小巧的機身,無法容納太多高規格的硬件,蘋果想要做出更強勁的 iPhone,必須放棄這個原則。

可以預見,在未來,「Ultra」才會是 iPhone 最具魅力的機型。

盡管蘋果終于「開竅」,但在 Android 陣營里,iPhone 的硬實力還是有些不夠看。今年已登場的旗艦機型中,幾乎清一色用上了 1 英寸大底傳感器,潛望式長焦也得到回歸,小米、OPPO、vivo 等廠商也做出了獨樹一幟的影調風格。就這一點上,iPhone 似乎有點難以應付。

與去年不同,業界相關人士普遍對 iPhone 15 系列的發售抱有很大期待,尤其是定位「超大杯」的 iPhone 15 Pro Max。

綜合來看,iPhone 15 系列換上了全新 USB-C 接口,甚至是支持雷靂 3 協議的 USB 接口,光是這一點就值得期待?;A款 iPhone 會獲得新的外觀設計、4800 萬像素主鏡頭以及全新配色。

可惜,iPhone 15 Pro 對比前代的變化可能不會太大,體積受限,它也不會用上 Pro Max 同款的潛望式鏡頭,對「小屏旗艦」鐘愛有加的用戶要失望了。

iPhone 15 Pro Max 除了上述的一些變化外,還會提供新的「Action」按鍵,用于替代原本的靜音開關。造型設計部分,該機型也會換上鈦合金框架,進一步提升質感。

分析師報告顯示,由于合作商索尼無法短期內完成大量訂單,iPhone 15 Pro Max 的發售時間會較另外三款機型更晚一些,或許要延遲 4 周以上。通常來說,蘋果同期發布但更晚開售的機型一般都能創下佳績,例如 iPhone X、iPhone 12 Pro Max,唯一的例外就是 iPhone 14 Plus 了。

消費者們始終比較關注的可能還是售價部分。早前曾有業界人士透露,iPhone 15 全系列都將漲價,幅度大致在 100 美元左右,推算下來 iPhone 15 Pro Max 的起售價應該也要萬元??陀^來說,在接近萬元左右的直面屏機型里,能與 iPhone 正面競爭的對手不算多。

定位萬元市場,再加上前期貨源緊缺,且 iPhone 15 Pro Max 本身的提升也不小,「賣爆」的元素幾乎都集齊了。

在過去幾年時間里,iPhone 一直被詬病影像系統有些落后,與同期的 Android 旗艦機型相比,像素、清晰度和調色,幾乎都沒有優勢。

但 iPhone 始終是錄制視頻的一把好手。

(圖源:Apple Newsroom)

隨著 ISP 性能的不斷提升,在今年,我們也能看到不少搭載驍龍 8 Gen2 移動平臺的機型,在錄制視頻時表現得相當不錯,例如三星 Galaxy S23 Ultra。蘋果終于意識到硬件的重要性,同時也嗅到了市場中的危險信號,終于還是在 iPhone 15 Pro Max 上帶來潛望式鏡頭。

雖然蘋果「落后」了許多年,但在相同的硬件下,蘋果總能想出一些新的特性吸引消費者,例如「靈動島」,從設計上看并不新穎,但功能性上卻讓人耳目一新。

潛望式鏡頭也并不是新鮮玩意,我們也很期待在蘋果的研究下這個鏡頭能帶來什么樣的神奇功能。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