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職場性騷擾風波頻現 酒文化不是酒桌文化

2021-08-13 14:32:05來源:北京商報  

職場性騷擾風波,再度把酒桌文化(酒局文化)推到風口浪尖,抨擊的聲音居多:酒桌文化充斥糟粕,職場人士叫苦不迭。

而在筆者看來,對酒桌文化的批評可以更猛烈一些,因為我們有酒文化,但完全談不上酒桌文化,酒桌文化從來未曾存在,自始至終是個偽命題。

酒是神奇的東西,泱泱中華上下五千年,從杜康到李白,從蘭陵到茅臺,不管清香、醬香、芝麻香……我們不乏酒文化,就像A股從來不缺“白酒信仰”。

但無論從哪種角度,有酒文化,不代表酒桌、酒局是種文化。那些有名的歷史酒局:鴻門宴、煮酒論英雄、杯酒釋兵權,甚至酒池肉林、千叟宴、貴妃醉酒等真真假假帶著朦朧美的傳說,觥籌交錯背后,盡是生存的殘酷——酒不假,局更真,文化嘛,不過是被美化后的浮光掠影。

比如貴妃醉酒,我們褒揚的是梅蘭芳為代表的京劇藝術、戲曲文化,絕非唐玄宗和楊玉環的荒唐酒宴故事;即便李白“斗酒詩百篇”,讓人欣賞的也是詩仙的才華絕倫,可不是酒量驚人。如果真如傳說,李白最后“醉酒溺亡”,活脫脫變成了諷刺。

拉回到“阿里員工疑遭性侵”所象征的職場命題,酒局文化更當休矣。盡管是非尚未公斷,但企業價值觀和治理制度的缺失,職場同僚道德品行的洼地,讓“酒局文化”百分百的可笑至極。

酒桌沒有文化,酒桌上的酒帶不來文化。歐陽修早就說了,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酒只是縱情山水的借口。

不只是職場,但凡酒桌上的事兒,莫不是有備而來。往小了說,親朋好友的聚會之樂,有酒點綴,不過是加了點更加歡樂的氣氛;往大了說,工作關系攢的局,更是為了拉近感情,直至談成生意達成合作,有酒加持,不過是平添膽氣或者找個臺階。

你看,酒桌上的杯,酒局里的瓶,哪里和文化有關?既然不是醬香、清香、濃香的技術品鑒會,酒就只是情緒和目的之催化劑。情緒對,酒就是好酒;目的不純,酒就是幫兇。文化一詞冠于酒桌,不是附庸風雅就是嗜酒如命。兜售酒桌文化的人,別有目的同處一室,我們最好躲得遠遠的。

酒桌沒有文化,也不應該有文化,但酒桌酒局又不可避免,在這一點上,酒和可樂、咖啡、茶沒有區別。你我他一席而坐,需要遵守的都是國法家規、仁義道德。

當然,酒作為一類特殊飲品,又明顯區別于可樂、咖啡、茶。這就要求因酒而聚的彼此,更應該嚴以律己寬以待人。而從企業和社會角度,減少甚至杜絕不合情理、不近人情的酒場酒局,不僅是對員工的體恤,更是對企業文化、制度和價值觀的修補。

在酒桌上,與其粉飾文化,不如多談些禮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