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三千手機待還金額滾到上萬元 這般“利滾利”是租手機還是設圈套

2022-01-14 08:04:45來源:楚天都市報  

熱點熱議

在互聯(lián)網(wǎng)上,有打著“0首付低分期”的手機租賃平臺,通過線下合作商戶向消費者“出租”手機。被吸引的群體,大多為剛踏入社會涉世未深、消費能力有限的年輕人,甚至不乏未成年人,據(jù)媒體報道,原價不到三千的手機,由于逾期等各種原因,待還金額滾到上萬元。

聲音

央廣中國之聲:這個手機租賃平臺本身它是一個租賃機構,網(wǎng)上這么多消費者投訴,它的經(jīng)營模式起碼應該值得有關部門重視。有關部門應該及時介入,要查清楚這是不是一種合法合理的經(jīng)營行為,是不是存在一種隱性的安全風險,尤其是否存在侵害消費者權益的陷阱行為。

據(jù)工信部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截至2021年5月底,中國移動電話用戶達16.08億戶,移動電話普及率為113.9%,在手機如此普及的情況下,什么樣的人還需要租手機?手機租賃平臺瞄準的是怎樣的客戶群體?可以想見,要么是經(jīng)濟未獨立,還不能自己購買手機的未成年人;要么是收入不高,但又想享受高檔智能手機帶來的體驗感和面子的年輕人。從投訴情況看,與平臺產生糾紛的消費者,也確實是這兩類群體比較多。而這兩類群體的共同點就是,涉世未深、法律意識淡薄、消費能力有限但消費意愿強烈,有一定的虛榮心,缺乏相應的辨別和判斷力。換句話說,這樣的平臺,做這樣的生意,就是瞄準了這樣的客戶,租手機并不是重點,誘導消費者辦理分期付款,收取高額的逾期費用,靠一部手機滾出幾部手機的錢,才是其謀財之道。

如果單從表面的爭論看,租手機的人的確也有很大的問題,往往是什么都沒搞清楚,就簽了合同,辦了分期。但仔細計算一下,就會發(fā)現(xiàn)該平臺的宣傳和實際有較大出入,租賃價格完全不合理。其官網(wǎng)聲稱,租賃一部5G蘋果12型號的手機,每天只要9.9元起;pad平板電腦租賃,每天3.3元起;這樣算來,租一個月也頂多就是300元不到的費用。但是投訴的消費者均表示,每個月的還款金額都在500元左右,而且一般都是一次性分12期,說好的隨租隨換隨退呢?且,只要稍有逾期,費用立刻翻倍增長,很容易就超過了手機原有價值,試問,這么高的租賃價格,消費者如果稍微理性一點,為什么不選擇直接購買?

落到紙面上的合同,經(jīng)過精心設計之后,很容易繞開很多關鍵信息,規(guī)避一些法律責任,但在實際交易中,很多消費者都容易被銷售過程中的話術所迷惑。從這家平臺熱衷于線下誘導辦理分期,一旦出現(xiàn)糾紛立刻訴訟索賠的行為來看,他們一定是精心設計了整個流程,挖好了陷阱,就等著“獵物”上鉤。這樣名為租賃實為放貸的經(jīng)營模式,與此前被多次批評的“美容貸”極為相似,究竟是否合法合規(guī),相關部門應該予以重視,及時介入,不能任其野蠻生長,滋生消費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8周歲以上、16周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其簽訂的非純獲利益的合同,需要經(jīng)法定代理人追認后才有效。而即便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如果是被欺騙,逼迫簽訂的合同,或是未根據(jù)當事人真實意思、內容明顯違法的合同,都是有可能通過法律程序認定無效。

所以,媒體曝光這一經(jīng)營模式,一方面是提醒消費者或未成年人監(jiān)護人,提高警惕,避免踩坑,另一方面也是提醒那些已經(jīng)中招的消費者,不要畏難和逃避,要積極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身權益,而維權的人多了,也更有助于推動監(jiān)管層面去介入和規(guī)范,避免更多人上當受騙。(屈旌)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