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房產 > 正文

站上萬億級別賽道 物業公司扎堆赴港上市

2021-08-23 13:54:33來源:深圳商報  

當前,我國物業服務企業的數量達23.4萬家,從業人員740余萬人。2020年全國物業管理行業營業收入達11800.3億元。站在萬億級別賽道的物業公司,這幾年也扎堆上市,因為業務的穩定性,其估值遠遠高過房地產開發企業。

記者通過交易軟件統計,截至8月20日收盤,共有49家來自內地的物業管理公司在香港掛牌上市,市值超過100億港元的達14家,占比近三成。市值最高的是碧桂園服務(06098.HK),最新市值為1741.16億港元。而碧桂園(02007.HK)的市值也不過才1832.08億港元。然而,碧桂園服務的營收只有碧桂園的4%左右,PE估值則是后者的14倍。恒大的情況也大體如此,恒大物業最新市值為650.81億港元,而中國恒大的最新市值為651.85億港元。

與估值不斷下滑的房地產開發企業相比,物業公司在資本市場備受青睞,房企分拆物業公司赴香港上市已成熱潮,物業上市公司平均市盈率達到46.7倍,高于絕大部分行業。記者獲悉, 2021年至今,已有11家物業公司成功上市,還有22家已向港交所遞表排隊等待上市。預計到2021年末,物業板塊上市公司總數量有望達70家,增長超150%。

“物業公司的盈利非常穩定,即便是疫情,也沒有對他們造成什么影響。”景苑大廈業委會委員何曉虹說,從事業委會工作5年之后,她由衷發現物業管理是一個非常好的行業,“我們小區采取的是酬金制,包了物業公司在小區服務人員的全部薪酬,另外還每年額外支付十幾萬元給物業公司,這個錢就是他們的利潤。”據介紹,景苑大廈物業費上繳率超過99%,而停車、電梯廣告等每年也會帶來不少收入,這筆錢屬于業主公共收入,用于小區改造建設。

何曉虹說,“物業公司雖然喊著利潤微薄,但極少有人主動退出所管理的小區,新老物業交接時往往還發生沖突,這就說明是有利可圖的。”(舒桂林 文/圖)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