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房產 > 正文

19年風雨!光耀集團宣告破產 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2021-09-28 08:03:37來源:中國網地產  

光耀集團19年歷史畫上句號。

9月26日,公眾號“光耀集團管理人”發布一則消息稱,光耀集團有限公司宣告破產。自2018年光耀集團申請破產重整開始,歷時3年多,昔日的百強房企破產案終于塵埃落定,光耀集團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資料顯示,光耀集團2002年在惠州成立,注冊資本1.21億元,主營業務是房地產開發,并涉足建筑、物業等多個領域。據悉,輝煌時期的光耀集團曾在北京、深圳、惠州、上海等12個城市布局29個項目,產品類別包括高端綜合社區、精品藝術社區、高端度假別墅等,總開發面積超過200萬米,其在2012年銷售金額一度達到60億元,曾被評為中國房地產百強企業。

回首過往,光耀集團不再“光耀”,反而因資金鏈斷裂而步步崩盤。其實,房企破產在年來早已不是新鮮事,行業洗牌還在持續,小微房企加速退出市場。

一系列房企的破產重組,反映了在樓市調控行業競爭壓力的不斷加劇;同時目前行業部分房企資金鏈問題仍存,資金鏈安全問題備受關注。

過快擴張深陷資金問題 昔日百強房企不再“光耀”

縱觀光耀集團的發展史可以看出,過快擴張、民間借貸的滲入、布局不合理、對時機判斷的失誤等原因都是其走向破產的必然因素。

自2009年起,光耀集團開始發力對外擴張,全面啟動3+X戰略布局,兩年內項目拓展至深圳、北京、上海等多個主流城市市場,并大量戰略布局三四線城市,土地儲備迅速增長。

快速的擴張對資金需求巨大,加之從2011年開始兩次借殼上市的失敗,讓光耀集團損耗巨大。在2014年房地產市場震蕩起伏,金融機構開始收緊房地產信貸的大背景下,主打三四線城市的光耀集團出現資金鏈問題,致使多個項目未能按時交房且處于停工狀態。創始人郭耀名也曾向媒體表示,兩次上市失敗讓光耀集團投入的十幾億打水漂,資金鏈開始繃緊。

資金是房企賴以生存的命脈。光耀集團在資金需求大的情況下,由于受三四線城市庫存高、去化慢的影響,銷售回款周期長。同時光耀的融資渠道也并未打開,作為非上市公司資金主要依賴銀行貸款、信托和民間借貸。

有媒體報道稱,自2011年后的3年光耀集團民間借貸總額達15億,占集團整體融資規模的三分之一,規模龐大且成本很高,讓光耀集團深陷泥潭無法自拔。據統計,截至2016年上半年,光耀集團總計負債達105.94億元。長期的資不抵債,讓光耀集團于2018年開始申請破產重整。

根據天眼查資料顯示,目前光耀集團被執行金額累計超8.9億元,有265條限制消費令、1372條立案信息、924條法律訴訟,其中法律訴訟中397次為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132次商品房銷售合同糾紛、110次金融借款合同糾紛。

行業洗牌持續 資金問題仍存

光耀集團的破產重組只是冰山一角,行業洗牌還在持續,小微企業加速退出房地產市場。但縱觀整個房地產行業,并非只有小微企業存在資金鏈問題,有部分規模較大的房企也存在資金壓力,債務違約事件時有發生。

今年2月,華夏幸福曾發布公告稱,由于受宏觀經濟環境、行業環境以及疫情等因素的影響,公司流動資金緊張,導致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的情況。據統計,截至9月4日,華夏幸福累計未能如期償還債務本息合計878.99億元。

無獨有偶,藍光發展也曾發布公告稱,自2020年末開始,公司融資受阻、經營現金流回速放緩,加之部分金融機構提前宣布到期,公司部分債務未能如期償還。截至9月3日,藍光發展累計到期未能償還的債務本息金額合計186.64億元。

其實不止是藍光發展和華夏幸福出現現金流問題。據統計,目前泰禾集團、陽光100中國、恒大、富力、新力控股、建業地產等企業也仍然存在債務問題。

眾所周知,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房地產增長的黃金期已過,開始進入深度調整期。兩年在金融環境收緊、“三線四檔”政策的宏觀調控下,房企的融資渠道受阻,償債壓力劇增。房地產行業整體資金面已經步入“枯水期”階段,在這樣的情況下將來或許會有更多的企業陷入債務問題,出現實質違約。

下半年房地產行業融資環境只會繼續加壓降溫,房企只有加強自身造血能力,做出正確的戰略布局和產品定位,才能保持穩發展。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