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小米造車備受地方政府關注 不差錢是小米汽車的優(yōu)勢

2021-08-13 15:59:36來源: 中國汽車報網  

“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地推進汽車項目,目前還在非常早期的階段,等有了重大進展,再向大家匯報。”日前,雷軍在對其將于8月10日進行的年度演講進行預熱時,言簡意賅地透露了小米汽車的最新進展。

雷軍的這句話看似平淡無奇,實則透露出兩點關鍵信息,一是正在全力推進造車項目,二是涉及選址以及合作伙伴等重大事項尚無定論。雖然像花落誰家這樣的重大事項還未敲定,但最新傳出來的合肥等城市正在積極引入小米汽車的消息,還是讓外界對小米汽車項目持續(xù)高度關注,這恐怕是中國汽車發(fā)展史上少見的未曾量產一輛汽車卻廣受關注的汽車企業(yè)。

小米汽車為何如此重要?

汽車一向是地方招商重點

“小米汽車目前落地哪座城市眾說紛紜,好比一塊大蛋糕,各地都在搶。”上海市交通電子行業(yè)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黃峰在接受《中國汽車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小米汽車對最終落戶城市的汽車產業(yè)肯定有很大的推動,對當地的GDP增長也會有比較大的拉動作用。

汽車企業(yè)一向是地方政府招商引資的優(yōu)質項目,原因在于汽車企業(yè)對地方政府的GDP、稅收以及就業(yè)的大幅度拉動。以上海為例,土地面積占全國總面積的0.06%,GDP占全國的3.5%,但上海汽車產量占到中國汽車總產量的10%,是上海市的支柱型產業(yè)之一。

其中,上海汽車城所在的嘉定,無論是規(guī)上產值、GDP還是銷售稅收,汽車都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主導型產業(yè)。汽車為嘉定貢獻了70%產值、60%銷售、50%GDP、40%就業(yè)、30%稅收。在汽車產業(yè)帶動下,嘉定區(qū)逐步成為上海的產業(yè)重鎮(zhèn)和制造業(yè)大區(qū),經濟規(guī)模名列全市前茅,以2019年的數據為例,其增加值、財政總收入、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總產值三項指市郊名列第一。

在稅收方面,汽車更是納稅大戶,與煙草、石化產業(yè)并列成為國內各地方的三大稅源。典型的例子就是上海市引入特斯拉投資建廠之后帶來的稅收收入。在當年引入特斯拉之時,上海市給予特斯拉種種特殊照顧,包括以“上海速度”迅速拿地建廠,大額的財政補助以及從多家銀行獲得的高達197.5億元的低息貸款,可謂“超國民待遇”。

2019年1月7日,上海超級工廠動工;2020年1月7日,國產Model 3便實現首批社會車主交付。短短一年時間內,特斯拉就在中國實現了“從無到有”。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上海給予特斯拉如此多的支持,有一條類似“對賭”的協議條款,即特斯拉要從2023年底開始,每年繳納22.3億元的稅收。如果特斯拉繳納稅收低于22.3億元,上海有權收回特斯拉上海工廠的土地。

汽車產業(yè)對就業(yè)的大幅度拉動也是顯而易見的,有人專門研究了2008年時美國政府出手挽救通用汽車對就業(yè)崗位的保護作用。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重創(chuàng)美國汽車業(yè)。彼時,世界最大的汽車公司通用汽車也于6月宣布申請破產保護。最終,美國財政部先后向通用汽車及其金融子公司GMAC投資667億美元。根據估算,通用汽車紓困計劃挽救了120萬個工作崗位。

不差錢是小米汽車的優(yōu)勢

雖然在地方政府眼中,汽車項目絕對是“香餑餑”,但在經歷兩輪新能源汽車創(chuàng)業(yè)潮和投資熱之后,市場環(huán)境已經有很大變化。地方政府在引入汽車項目時開始變得審慎,尤其是一些汽車項目爆雷導致的爛攤子,成為反面教材。

典型的例子就是江蘇如皋引入的賽麟汽車。2020年4月,江蘇賽麟汽車前高級法務經理實名舉報公司董事長、首席執(zhí)行官兼法定代表人王曉麟,稱王曉麟涉嫌虛假技術出資及挪用巨額國有資產。

在該高級法務經理的舉報中,這是一個“空手套白狼的國際騙局”:王曉麟實際控制的賽麟公司的4名外資企業(yè)股東,以虛假技術出資作價66億元,騙得賽麟公司股份,并且獲得公司控制權。而賽麟公司惟一國有股東南通嘉禾總計已提供資金66億元。

據了解,賽麟汽車已經花掉了接近60億元:建汽車工廠花掉30億元;人員開支、營銷費用等花掉14億元左右;剩下的錢用來造車。

不過,歷時四年,賽麟汽車僅僅造出幾十輛技術含量極低的微型電動車,而在被舉報之后,賽麟汽車賬戶已經被凍結,賽麟汽車位于如皋的兩家工廠、上海分公司都被南通中院查封,目前已經處于難以起死回生的境地。

“汽車是一個非常燒錢的項目,而絕大多數汽車項目都存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一般都采取一邊推進,一邊找錢的辦法。”某省地方政府招商部門的相關負責人陳飛(化名)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地方政府也往往會通過地方產業(yè)基金等方式出資入股,助企業(yè)一臂之力,這種情況下,不可控的風險肯定是存在的。”

在汽車圈,一直有“200億元是造車門檻”之說,最典型的例子就是蔚來李斌,2016年底,其對外公開稱,沒有200億元不要造車。此后是小鵬汽車何小鵬,其于2017年底大呼,以前看別人造車覺得100億元太夸張了,現在覺得200億元都不夠花。

事實上,造車的資金門檻已經不止200億元。以另外一家造車新軍恒大汽車為例,其發(fā)布的2020年財報顯示,其營業(yè)收入154.87億元,同比大增175%,毛利潤26.95億元,同比大增43%。截至目前,公司在新能源汽車產業(yè)累計總投入達474億元。其中,249億元用于收購技術和研發(fā)費用;225億元用于工廠建設、設備采購、零部件采購等。另外,2020年公司銷售及營收費用為22.37億元,同比增長157.76%;行政費用51.14億元,同比增長62.08%。

雖然已經有近500億元的投入,但恒大距離第一款車的量產還有一段時間,可見造車已經告別了小玩家的時代。

因為資金鏈斷裂而項目中止的汽車項目比比皆是,但小米汽車并不存在這樣的問題,雷軍在宣布小米造車的時候已經明確宣布了小米汽車的投資金額:首期投資100億元,預計未來10年的投資額在100億美元。小米汽車敢于投資100億美元的底氣在于,小米虧得起,截至2020年底,小米還有1080億元余額。

“像小米汽車這樣不差錢的項目肯定是想都不用想都要盡力爭取的。”在陳飛看來,地方政府即便需要出資,投資風險也會小很多,至少會看到產品量產之后的市場表現,而不是中途夭折。雖然錢不是造車成功的惟一因素,但沒錢萬萬不行。

智能汽車領域的廣闊空間

小米汽車吸引地方政府的一大優(yōu)勢還在于其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潛在優(yōu)勢。雷軍在宣布小米造車時就明確表示,只有和手機和生態(tài)鏈打通,才能給米粉更好的體驗。造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能夠打通個人設備、家庭、辦公以及出行的全場景智能生活。而這也是小米的初心。

目前,小米已有1萬多人研發(fā)團隊,接下來還要再增加5000人。小米也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yè)務,最好的智能生態(tài)。事實上,雷軍已經在智能汽車領域大力招募人才。7月28日,雷軍在微博上發(fā)布了一張小米汽車自動駕駛部門的招聘海報。海報顯示,首批招募500位自動駕駛技術精英,自研行業(yè)領先的L4智能駕駛能力,支持全國多地辦公。

據了解,小米汽車此次招聘的崗位涉及高性能計算/深度學習模型優(yōu)化、相機驅動開發(fā)、后端研發(fā)、C++研發(fā)、定位、激光點云算法、超聲波雷達算法、仿真平臺、數據中臺、算法優(yōu)化、高精地圖、感知、控制等自動駕駛工程師,此外還包括自動駕駛項目經理、自動駕駛產品經理、自動駕駛測試經理等多個職位。

可見,雷軍經過密集的產業(yè)和市場調研,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未來汽車領域競爭的關鍵在于智能化。智能化是小米汽車的優(yōu)勢所在,也正是一些地方政府翹首以待的地方。不少地方政府已經先于市場投入巨資建設了當地的智能汽車產業(yè)園區(qū),特別是智能交通的配套設施建設。

以河北滄州為例,在看到傳統燃油車項目日漸式微的情況下,該市積極轉型發(fā)展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據了解,滄州經濟開發(fā)區(qū)已累計完成簽約和達成簽約合作意向的智能網聯汽車企業(yè)達到10家,在建及謀劃項目8個,涵蓋了道路測試、示范應用、車輛改裝試制、V2X智能化道路建設、智能路桿研發(fā)制造、車載智能OBU研發(fā)制造等多領域。

滄州經濟開發(fā)區(qū)以推動整車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為牽引,不斷加快“Apollo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滄州)應用實驗室”建設,加快“智能網聯與邊緣計算聯合實驗室”建設。截至目前,區(qū)內已建成21公里高標準V2X智能化道路,實現了路段LTE-V2X網絡全覆蓋,正在加快推進大運河沿岸落地自動駕駛與車路協同多場景應用。

“雖然都知道智能網聯是汽車發(fā)展趨勢,但商業(yè)化前景還是不明朗,特別是自動駕駛大規(guī)模商業(yè)化,還比較遙遠。”滄州市一位政府部門的相關負責人告訴《中國汽車報》記者,“我們肯定還是希望真正的整車項目能夠進來,就像新能源汽車一樣,有實質性的帶動。”

可以預見,有著智能生態(tài)優(yōu)勢的小米汽車,會是有智能網聯汽車產業(yè)布局城市的座上賓。

小米面臨選擇的煩惱?

自從雷軍宣布小米造車之后,小米汽車花落誰家的問題,就成了熱點話題。在很大程度上,小米汽車占據著一定的主動,畢竟小米汽車只有一個,而希望進入小米汽車的潛在城市有多座。

那么,問題來了,誰更符合小米汽車的胃口?或者說,哪些因素可能會更打動小米?

人才特別是高科技人才聚集的地方,會被雷軍重點考慮。回顧雷軍以往的創(chuàng)業(yè)史,其對人才的渴求程度無以復加。雷軍曾在一個公開演講中,談到了自己在創(chuàng)辦小米手機時如何挖人的事情:有一個硬件方面的資深人才,雷軍在長達兩三個月的時間里,跟對方談了17次,平均每次溝通10個小時。但最后,還是因為創(chuàng)業(yè)理念不同,所以雷軍放棄了拉這個人一同創(chuàng)業(yè)做手機的念頭。

有未經傳言的消息稱,雷軍在四處拜訪汽車企業(yè)的同時,不忘順手對對方高層挖墻角。雖然這可能是一個傳言,但足以說明雷軍對人才的重視。

就汽車人才和IT人才而言,北京、上海、武漢具備比較明顯的競爭優(yōu)勢,三座城市均是高校聚集之地,且都有比較雄厚的汽車產業(yè)和IT產業(yè)基礎。除了人才這個因素之外,是否可以幫助小米汽車迅速實現產品量產也是一大關鍵因素。在這方面,安徽合肥有著比較明顯的優(yōu)勢。

眾所周知,小米汽車大概率會采取代工生產的模式,而國內具備這種成熟經驗的企業(yè)非江淮汽車莫屬。蔚來汽車正是通過和江淮汽車的合作取得如今的銷量規(guī)模。除了代工之外,合肥還有著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集群的優(yōu)勢,蔚來中國總部、零跑科技、威馬汽車等一批造車新勢力先后在合肥落戶,而最新的例子是比亞迪。

最新消息顯示,合肥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高端核心零部件項目已分別于8月2日、3日完成備案,該項目建成后具備40萬輛新能源汽車高端核心配套零部件生產能力。據悉,項目將于8月底開工建設。

除了整車項目之外,合肥也開始完善新能源汽車產業(yè)鏈,當地一位政府官員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就表示,目前合肥市正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產業(yè)強鏈、補鏈、延鏈,為進一步完善鏈條注入動力。具體措施包括支持江淮汽車、蔚來汽車、江淮大眾、安凱客車、合肥長安、奇瑞(巢湖)等整車企業(yè)加強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建設,創(chuàng)新“車電分離”等商業(yè)模式,提升品牌國際競爭力,培育行業(yè)領軍企業(yè)。

如今的小米也許正面臨著選擇的煩惱,而這一問題的答案會在不久之后揭曉。

>>>記者感言

小米造車加劇人才爭奪戰(zhàn)

汽車圈殺入越來越多的跨界者,使得汽車人才水漲船高,相關企業(yè)都是大手筆地挖人。

以恒大汽車為例,在其宣布造車之后,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啟動全球招聘,計劃招聘8000名新能源汽車產業(yè)世界頂級專家和技術精英,工作地點遍布在中國、瑞典、德國、英國、荷蘭、奧地利、意大利、日本、韓國等9個國家。恒大新能源汽車全球研究總院下轄汽車研究院、動力研究院和電池研究院,招聘正副院長、造型研究院院長、首席總工程師,整車架構平臺、動力總成、整車集成、車身、底盤、電子電器、車聯網、自動駕駛總工程師/副總工程師,首席造型設計師,外觀/內飾總設計師,各領域的技術總監(jiān)、工程師和設計師等。

據了解,恒大汽車往往會開出令人無法拒絕的薪資待遇,而其招募的人才已經顯示出來一定的效果。此前,恒大汽車與來自德國、意大利、美國、法國、日本等國家的15位世界頂級汽車造型設計大師,在深圳恒大中心舉行戰(zhàn)略合作簽約儀式,為“恒馳”全系列車型提供世界頂級的造型設計。由這些設計大師設計的恒馳首期六款車型一經發(fā)布,就引來業(yè)界對其外型的點贊。

這次小米造車也不例外,四處出擊招募所需要的人才,小米招募人才也會相應地提升薪資待遇。有傳言稱,小米將挖走吉利汽車研究院院長胡崢楠,高薪加股權據說花了10個億。但后來胡崢楠在朋友圈進行了辟謠,

在造車新勢力的瘋狂挖人的情況下,傳統造車實力也開始全力反擊,代表性的企業(yè)是長城汽車。

最近,長城汽車發(fā)布了《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股票期權激勵計劃(草案)》、《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2021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分別向8784名激勵對象授予股票期權39710.1萬份,向不超過586名激勵對象授予限制性股票4318.4萬股。

長城汽車2020年和2021年兩期股權激勵計劃授予對象總人數為10669人,占企業(yè)員工總人數的16.89%。長城汽車表示,旨在通過構建創(chuàng)新的長期激勵機制,形成全新的“利益共同體”,有效推動員工由“打工者”向“合伙人”轉變,把“做工作”變成“干事業(yè)”。

可以預見,汽車人才的競爭只會更加激烈,而這將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企業(yè)的成敗。(張忠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