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熱點 > 正文

?逐鹿中國式“聯合健康”,數字醫療平臺戰略升級正當時

2021-12-08 16:58:41來源:財訊網  


數字醫療戰略升級正當時。期,醫、阿里健康、安、京東健康等國內頭部互聯網醫療臺,密集地推出相關業務升級、或組織重構的新規劃。比如,醫完成“醫、藥、保、數”四大業務板塊的組織升級,阿里健康統籌“醫鹿APP+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的在線臺,安則通過并購將北大醫療納入健康版圖……

這一系列變革背后無不透露出行業找尋新增長錨點的考量。

今年10月,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互聯網診療監管細則(征求意見稿)》,厘清了原本模糊、混淆的互聯網醫療邊界,打破此前“醫、藥、技”曖昧不清的局面,推動行業回歸到“嚴肅醫療”的本質。同月,國務院深化醫改領導小組發布的《關于深入推廣福建省三明市經驗 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國醫改發〔2021〕2號)(下簡稱“2號文”)則為如何開展嚴肅醫療服務定標,其中“醫聯體(醫療聯合體)”成為出現頻率最高的詞匯之一。以此為指引,互聯網醫療企業正找尋開啟下一個新時代的鑰匙。

巨頭動作頻頻,行業再掀升級潮

當前,醫藥電商所處的環境正發生迅猛、深刻的變化,整個行業正興起一波面向醫療的“升級”風潮。

如,阿里健康正積極推動其業務架構升級,其中最大的變化是,醫療健康及數字化服務統籌“醫鹿APP+支付寶醫療健康頻道”的在線臺,以及包括疫苗、體檢、核酸檢測、口腔、心理、護理等醫療健康服務。值得一提的是,盡管這一單元創收能力遠遠無法比擬醫藥電商,卻被認為是其構建服務閉環的關鍵。

與阿里健康相似,京東健康的主要營收也來自醫藥電商業務,其在2020年推出了被媒體稱為“十億美金商業實驗”的戰略產品“京東家醫”。今年,京東健康持續傾注資源,依托于供應鏈能力,通過家庭醫生團隊給用戶提供主動式的服務,據披露該服務在“雙11”期間取得不錯的成果,逐步開辟新的增長點。

比較而言,中國安的動作堪稱“大手筆”。今年下半年,安參與了方正集團的破產重整,以370.5~507.5億元對價受讓新方正集團51.1%~70%的股權,將北大醫療(涵蓋北京大學國際醫院為旗艦醫院及十余家醫療機構組成的醫療服務體系)納入版圖。其官方表示,這是安進一步深化醫療健康產業戰略布局、積極打造醫療健康生態圈的重要舉措。

相較于醫藥電商面向醫療的轉型,原本數字醫療細分賽道上的企業則在深度和廣度上進行升級。如數字醫療醫對業務板塊調整升級——通過全面整合旗下各個業務單元與能力模塊,成立四大利潤中心來建設“醫、藥、保、數”業務基地,并將整個業務推向前臺,獨立形成“業務閉環”、“能力閉環”和“價值閉環”,彼此之間亦形成生態協同效應。

具體來看,在“醫”的方面,對應醫在全國各地的31家互聯網醫院,以及在天津、山東等地落地“數字健共體”,形成數字化的健康管護組織;在“藥”方面,醫擁有服務三明醫改的海西醫藥交易中心,以及省際中藥(材)互聯網交易等,并與醫療服務的供給側、支付側聯動形成藥品供應體系;“保”的層面,醫有18家互聯網醫院打通了醫保支付,并在多地實現醫保總額管理和按病種/人頭付費,同時推進齊魯保等醫保商保一體化產品,以及防癌險等商業健康險。而“數”則對應了其數字醫療基礎設施,形成包括互聯網醫院建設、醫保智能監控、數字慢病管理系統以及智能終端等軟硬一體的數字化能力。

構建中國式“健康管護組織”,四項能力是關鍵

作為各個細分賽道的頭部臺,它們代表了互聯網醫療行業發展趨勢。從布局落棋中可以看到一個明顯趨勢:擁有供應鏈優勢的醫藥電商臺,正加速向醫療健康服務切入;而原本就專注醫療健康的數字醫療臺,則推進“醫+藥+保+數”多維能力的構建——這與當前的新醫改趨勢不無關系。

“2號文”中明確要求,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提出推進醫療聯合體建設、探索實行醫保基金“總額付費”制度、鼓勵地方加入“三明采購聯盟”等要求。該文件的核心在于,全面推動構建整合型醫療服務體系,從為醫療服務買單逐步轉向為老百姓健康買單,落實健康責任制,實現健康管護。這一醫改新趨勢為互聯網醫療行業錨定新的發展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1973年為了遏制快速增長的醫療支出,美國推出《健康維護組織法》,鼓勵健康維護組織 (HMO) 的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全球知名健康管護組織——聯合健康應運而生。盡管中美醫療體制大相徑庭,但通過構建健康管護體系,加強對醫院、醫生等各方的有效管控以及對患者的健康維護,實現整個健康服務體系降本增效的內核是相通的。從這個意義講,“聯合健康”的模式對于構建“以健康為中心”的健康維護體系具有重要參考意義。

聯合健康最大特色在于形成了戰略協同的兩大板塊:提供健康保險的UnitedHealthcare和提供健康管理與服務的Optum,其中Optum按照業務類型又劃分為提供健康服務的OptumHealth、提供健康信息服務的OptumInsight,以及提供藥品福利計劃(PBM)的OptumRx。由此,對應了聯合健康的四項基本能力:

首先是保險的能力。從保險角度而言,聯邦政府推行的老年和殘障健康保險Medicare以及各州政府推行的醫療救助制度Medicaid占據了聯合健康業務的2/3。而我國施行基本醫保制度,醫保是保險體系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因此構建中國式HMO的核心,正是在于能否獲得醫保基金的規模化購買。

其次是醫療及健康管護的能力。OptumHealth在全美范圍內擁有6500家醫院及醫療服務機構,覆蓋140萬全科醫生和專科醫生。一個啟示在于,單個的或者少數幾個醫療機構顯然難以滿足對患者健康管護的需求,臺需要連接一個區域盡可能多的醫療服務單位,形成緊密型的醫聯體為患者共同提供服務。所以構建HMO的另一個必要條件是,參與甚至主導一個區域醫聯體建設。

三是藥品供應鏈的能力。聯合健康會以需求端的聚合以及支付端的規模優勢,通過OptumRx與藥企和藥店進行價格談判,以量換價,從而更好地控制處方藥成本。目前我國正推進的醫藥分開,也為形成符合中國實際的藥品福利計劃(PBM)創造了環境,業內人士分析,誰能掌握供應鏈上下游,并有效整合多層次的醫保體系,誰就有機會聚合支付端的需求與規模,有效地與醫藥側進行價格談判。

最后,聯合健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在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面的先發優勢,這不但為其自身的健康保險計劃和醫療服務提供了數據和決策支撐,還有效實現了降本增效。這一點或許是國內互聯網醫療臺最為擅長的領域。

image.png

雛形已現,誰將推開互聯網醫療下一個時代的大門

當前,一些地區正在積極探索并取得一些卓有成效的成果,中國式HMO雛形初現。

“全國醫改學三明”,最具樣板意義的改革區正是福建三明。在這個閩中小城,誕生了全國推廣學的“兩票制”“三醫聯動”“總醫院”“慢病統一管理”等多項醫改措施,這都是2012年啟動的“三明醫改”結出的碩果。今年9月,三明出臺《三明市實施“六大工程”推進醫改再出發行動方案》,要求進一步實施全民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工程,形成合理的分級診療就醫秩序,健全健康管護體系,完善健康管護制度,同時明確醫保基金打包支付結余的資金可納入醫療服務收入,用于健康管護、慢病管理、健康促進等。

另外,天津探索的新模式同樣令人矚目。2020年初,在天津市衛生健康委的指導下,由天津醫互聯網醫院牽頭、協同267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組建的緊密型互聯網醫聯體——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具有突破意義的是,其以慢病管理為切入點,探索實施醫保“整體打包付費”“按病種和按人頭打包付費”等支付方式,落實新型健康責任制,推動醫療體系從“價差”走向“效差”,激發整個醫療服務體系的效能。2021全國深化醫改經驗推廣會上,天津市基層數字健共體入選“推進醫改 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

回看醫改的方向以及互聯網醫療行業的升級趨勢,都正朝著構建中國式HMO進行漸進式的演進。一方面這源于國家頂層政策的導向,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隨著經濟社會發展,百姓對更多元化的醫療健康保障的需求日益提升,同時醫療支出的過快增長正變得難以為繼,各方都在呼吁一種新的醫療服務組織形式,以可負擔的醫療成本為老百姓提供較高質量的健康維護服務。健康管護組織這一形式成為重要選項。

而實現這一重大變革非朝夕之功,我國遼闊的地域、眾多的人口以及區域經濟和醫療水的巨大差異等,都讓醫改變得異常復雜。此前國內尚無先例,更無法照搬他國經驗,我國需要基于國情并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理念,構建新時代之下的健康管護組織。新醫改的不斷深化以及在此過程中數字醫療的迅猛發展帶來突破的契機——數字化在連接和整合各醫健要素、提升醫療體系運行效率等方面的能力,使其成為構建中國式健康管護組織的核心抓手,從三明及天津的實踐中也能看出這一點。這給互聯網醫療行業的未來發展開辟出巨大的成長空間,而醫、藥、保、數等多維度能力的構建將是價值落地關鍵所在。

從前文提到的各大臺的業務模式來看,阿里健康、京東健康等以醫藥電商為主營業務的臺,正基于供應鏈和資本的優勢,努力補齊醫療的“短板”,未來或將進一步推動醫、藥、保、數等生態閉環的搭建,前景可期。而以醫為代表的數字醫療臺,得益于在醫、藥、保、數等方面能力的提前布局,以及在多地的“數字健共體”實踐,正進一步鞏固其先發優勢,未來在全國更多區域的“復制”或將成為其重點。

以2號文為新起點,我國正開啟構建“以健康為中心”的健康管護體系的征程,互聯網醫療行業迎來全新的機遇。如何推進企業戰略升級,夯實醫、藥、保、數等基本功?如何通過助力國家新醫改及百姓健康,實現行業的價值落地?這些探索將為行業找到破局的新答案。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