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線上+線下”同步發力 服務貿易大有可為

2021-09-08 08:41:43來源:北京商報  

“一會兩館”,5場高峰論壇,200場論壇會議、推介洽談和邊會,吸引了7364家境內外企業線上線下參展。2021年的服貿會,依舊收獲滿滿。

9月7日,根據最新通報,本屆服貿會達成一批豐碩成果,總體成果數量、交易金額均超過上屆。在疫情防控常態化的背景下,“線上+線下”同步發力,國際化水平提升,“朋友圈”進一步擴大。

同日,海關總署發布的貨物貿易數據同樣喜人。8月外貿滿血復活,進出口再超預期。出口方面,機電和高新技術產品為代表,韌性十足,節慶相關產品錦上添花;而農產品、鐵礦石、原油等大宗商品進口增速明顯加快,國內需求旺盛。

疫情對全球外貿形成沖擊,內外因素共振,往往體現出的都是一種“危中帶機”的雙刃劍效果。無論是服務貿易探索厚積薄發,還是貨物貿易趁機謀求轉型,都在這場深刻的全球經濟變革中得到印證。

而其中,數字化助推,跨境電商走紅。乘著互聯網和全球化風口起飛,跨境電商表現尤為優異,成為中國出口貿易的重要增長引擎。跨境電商逆勢崛起,映照出企業的不懈努力,相關政策的與時俱進,周邊產業的成長與完善,“中國制造”與中國品牌在當今商業浪潮中的蝶變。

過去幾十年,中國經濟充分獲益于外貿紅利,未來如何實現轉型成為關鍵。而從當今世界服務貿易迅速發展的形勢看,全球經濟競爭的重點正從貨物貿易轉向服務貿易。

眼下,缺芯潮里中國公司所使用的芯片、操作系統等產品在形式上雖為貨物貿易,但也反映了中國在技術服務貿易領域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而優質服務中隱藏的知識、技術和信息,能有效降低工業生產的投入成本,大大提高勞動生產效率。

以服貿會為契機,不斷將優質服務“引進來”,提升服務進口質量,正是基于對全球新型國際分工體系的主動為我所用,也是對中國服務貿易“短板”的正確認知。充分利用全球優質服務業資源帶動中國服務業,尤其是高端生產型服務業的發展,服務于中國制造業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正確選擇。

共享服務貿易發展機遇,共促世界經濟復蘇和增長。讓更多更先進的、技術含量更高的服務進入中國市場,對中國的制造業、經濟高效率和高質量發展所起的作用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讓更多大有可為的、極具特色的中國服務走向世界,不斷增強貨物貿易和服務貿易的國際競爭力,才能從貿易大國走向貿易強國。(陶鳳)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