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過期蝦改換生產日期再出售 食品安全監管不能靠臥底推動

2021-10-22 10:36:26來源:楚天都市報  

10月初,有記者暗訪網紅海鮮店“味庫海鮮”在蘇州市相城區的倉庫,發現該公司存在將過期蝦改換生產日期出售等違規操作。蘇州市相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稱,對該倉庫進行突擊執法檢查,對倉庫涉案產品實行就地封存,對當事人進行立案調查。

9月底,有不少消費者反映,網紅海鮮電商“味庫海鮮”存在產品質量低劣問題。10月上旬至中旬,有記者通過應聘,進入“味庫海鮮”蘇州倉庫暗訪調查,于是發現黑幕。員工給過期商品和臨期食品更換生產標簽,發臭的海鮮也秒變新貨。如此一番操作,有網友就稱其海鮮“永不過期”,赤裸裸的黑心海鮮店啊。諷刺的是,其官網上還寫著:“讓家人和朋友吃上放心海鮮。”

然而,又是讓人熟悉的路數:記者接到線索,應聘后打入內部臥底,揭露其食品安全問題,報道引發關注,監管介入調查……于是,我們還是想要問一聲,在此之前,監管在哪?

近期,食安相關的“臥底”事件時有發生:“胖哥倆肉蟹煲”網紅餐廳,記者臥底發現存在死蟹當活蟹售賣;記者在“奈雪的茶”打工,發現蟑螂不用管、標簽隨意換;B站UP主臥底華萊士,發現工作人員“雞塊掉地上撿起來放回去”……

這一系列的臥底,揭露了一些網紅餐飲店背后不堪的一幕幕。但是,食安問題絕不能只靠臥底來推動,更應該重在事前監管,將關口前置。味庫海鮮的倉庫就在相城區,媒體接到投訴,當地就沒有接到過舉報?這么大一個海鮮倉庫,不說去臥底,監管部門就從來沒有主動去查一查?

另外,從某電商平臺上來看,味庫海鮮頭部商品月銷量超2萬,單品評論數超過20萬。這些評論里,不太可能全部都是認可、點贊的內容。對監管來說,如果有異常評論,也是調查的線索,監管豈能放過?

味庫海鮮自稱在10座城市有供應鏈布局,與300余家電商簽約?,F在,蘇州的倉庫有問題,其他地方的倉庫有沒有類似違規操作,趕緊調查一番,以免其毀滅證據。另外,各個電商平臺,對這樣的黑心網店,趕緊做相應處理,不能留著再害人了。(吳雙建)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