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股票 > 正文

股市迎來震蕩調整期,主板市場“久盤必挖坑”?

2021-07-26 16:00:13來源:重慶商報-上游新聞  

上周滬深股市先揚后抑,尤其是7月23日滬深股市在創業板市場的帶領下,將之前2個交易日的追漲資金全部套牢,盤面大面積降溫,閃崩個股顯著增多。當晚,即使是在美股普漲的情況下,新華A50也繼續下跌且距離再創新低一步之遙。那么,接下來A股市場面臨怎樣的風險呢?哪些股票會成為風險急劇釋放的重頭戲呢?為此,海通證券高級投顧張亮認為“短期主板需要一次猛烈的‘假摔’,投資者操作上應穿好‘三防服’”,其主要分析思路有以下幾點:

主板市場“久盤必挖坑”?

從上證指數來看,多空雙方已經在3500點附近爭奪了2個多月,高點與低點都呈現出緩慢下移的特征,而成交數量與成交金額卻在不斷放大,說明這個位置多空分歧越來越大,且空頭暫時占據上風;同時,下方90天線與120天線也將在一周內實現交叉,若要形成買點,則多方必須采取“欲擒故縱”“讓程別走”策略,在兩條均線交叉前“放縱”空頭進入埋伏圈,才能在日后達到全殲空頭的目的。從深證綜指來看,布林線收縮使得沖擊前高難度驟增,下方也面臨著90天線交叉120天線的關鍵節點,唯有立即向下探至90天線交叉120天線位置,才能化險為夷,否則會形成中期大頂。綜合滬深兩市綜合指標來看,我們認為這里需要一個“低頭飲水”或者說宴前逐客的“黃金坑”,這里的下跌并不代表我們真的看空主板市場,相反會提供一個低吸點延續波段升勢。

首先要提防各類“問題股”

時下至8月底正值上市公司中報披露階段,這個階段肯定少不了上市公司業績爆雷的案例,或者基本面一直存在這樣那樣嚴重問題的個股。簡單說第一是要規避被*ST和ST的股票,畢竟絕大多數投資者無法判斷是否能夠摘帽以及何時摘帽,況且管理層清查“偽市值管理”不斷進展,也必將沖擊這些績差股;第二是要規避因信披違規而被予以風險警示的個股,這些個股不見得是ST、*ST股,但只要查實就會直接退市;第三是業績突然變臉大幅下降或大幅虧損的個股,這些股同樣不見得是*ST與ST股,但業績突然大幅下降或虧損,給股價帶來的打擊是很沉重的,也很容易引來監管層的清查。

爆炒“小市值股”也需提防

所謂的小市值股,要么是次新股,要么是超跌低價股。今年2月以來,很多原本瀕臨面值退市的超跌低價股在碳中和、新能源等高新技術革命的旗號下,走出了一輪許久不見的飆升行情,其區間漲幅不亞于史上任何一輪牛市。但這些爆炒小市值股是否真的完全涉足了新經濟領域,基本面又是否真的實現了脫胎換骨,我們認為這種股價大干快上的拉升方式是存在隱憂的。而對于次新股來講,固然不少次新股長期超跌后有糾偏需要,但以連續20%漲停的方式糾偏,把市盈率重新做到上百倍抑或幾百倍水平,同樣是難以維系的,大起大落在所難免。

新興核心資產競爭存在變數

A股核心資產無非就是兩大陣營:傳統核心資產與新興核心資產。2016年至今一直是核心資產主導的行情,但2016-2017年是傳統核心資產領漲,經過2018年系統性大跌后,2019年至今年2月是傳統核心資產與新興核心資產共同走強的行情。而今年3月以來,則是新興核心資產強于傳統核心資產的行情。雖然新興核心資產的成長性比傳統核心資產要強,但是新興核心資產的估值比傳統的要高得多,且新興核心資產面臨的市場也要比傳統市場更加激烈更多變數。隨著寧德時代這個新能源車一把手地位開始動搖,創業板為首的新興核心資產,很可能已經開始了一輪大級別的下跌,從而促使創業板市場重新進入熊市格局。

創業板ETF是最好的“三防服”

上述列舉了投資者需要防范的A股三大風險區,結構性風險急劇釋放背景下,選股難度、擇時難度將比以往進一步升級。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建議投資者除了可以適度掘金尚未表現或剛剛啟動的創業板非ST低價股外,最好是遠離短期和中長期漲幅過大的個股,也不要去迷信什么“板塊ETF”,而應當把“創業板ETF”作為“三防服”進行交易。一方面,創業板ETF以“創業板指”為樣本,“創業板指”要影響“創業板綜”,而指數代表的標的越多,分析難度就越低,這樣下來只要你把“創業板指”“創業板綜”兩大指數結合起來分析,就能輕松地把握到運行的規律,并在短線交易中獲利;另一方面,個股會爆雷但創業板ETF不存在爆雷的風險,也就輕松地避開了上述三方面風險因素。所以,這就是創業板ETF能成為“三防服”幫助投資者趨利避害的邏輯所在。(王也)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