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評論 > 正文

圍繞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反壟斷執法 利劍再起巨頭頻頻被罰

2021-07-26 15:06:57來源:中國商報網  

7月20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重點任務分工方案》(以下簡稱分工方案),在“著力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的具體措施中,分工方案提及要在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反壟斷執法。近年來,互聯網反壟斷的雷霆之勢已不可阻擋,此次的分工方案釋放了哪些信號?未來對平臺反壟斷調查和處罰會否越來越嚴格?

圍繞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反壟斷執法

6月2日,李克強總理在全國深化“放管服”改革著力培育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電視電話會議上發表重要講話,部署持續一體推進“放管服”改革,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更大激發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在“著力打造市場化營商環境”的具體措施中,分工方案指出,推進公平競爭審查全覆蓋,強化制度剛性約束,查處限制交易、阻礙商品和要素在地區間自由流通等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依法查處企業低價傾銷、價格欺詐等違法行為,加大對仿冒混淆、虛假宣傳、商業詆毀等不正當競爭行為的監管執法力度。依法查處平臺企業壟斷案件,圍繞醫藥、公用事業、建材、教育培訓等重點民生領域開展反壟斷執法,切實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秩序。

中鋼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分工方案的提出表明國內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的工作正在加力,規范平臺經濟發展的治理工作已經由傳統電商行業拓展到更廣泛的領域。

反壟斷執法將在重點民生領域展開。至于原因,胡麒牧認為,一是由于目前經濟復蘇基礎還不牢固,通過市場競爭秩序的規范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消費潛力很有必要;二是從長遠來看,目前在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的過程中需要高標準市場體系,反壟斷就是其中重要一塊工作;三是一些領域的壟斷現象降低了行業整體創新活力,不利于這些行業高質量發展;四是一些涉及民生領域的壟斷降低了消費者福利,不利于激發需求潛力。

華東政法大學競爭法研究中心執行主任翟巍認為,這釋放了“以監管促創新,以監管促發展,確保社會公眾共享發展紅利”的信號。

“相比于之前在互聯網領域的‘霹靂手段’,這次反壟斷執法將重點放在醫藥、公用事業、建材、教育培訓等民生領域,這不僅彰顯了《反壟斷法》固有的‘維護社會公共利益’與‘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的制定目標,而且表明我國反壟斷執法監管日益呈現全面化、普適性與常態化特征。進一步而言,在民生領域的反壟斷執法監管不但可以進一步優化資源配置,確保民生服務對社會公眾的可及性與充分性,而且在教育培訓等領域的執法監管還可以降低家庭教育成本,在客觀上亦有利于國家鼓勵生育政策的落地實施。”

反壟斷利劍再起巨頭頻頻被罰

據中國商報記者統計,今年以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公布三批超40余起互聯網領域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處罰案,涉案互聯網企業均遭到頂格50萬元的處罰,其中不乏騰訊、阿里巴巴等互聯網巨頭。記者梳理發現,其中騰訊及相關企業被處罰次數高達九次,八起案件涉及滴滴出行旗下全資子公司,阿里巴巴則被處罰六次。

除了騰訊頻繁被處罰外,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還叫停了虎牙與斗魚合并案,這是《反壟斷法》實施13年以來的第三起禁止經營者集中案件,也是平臺經濟領域的首例,同時是繼4月12日對阿里巴巴集團“二選一”做出行政處罰后,在平臺經濟領域又一重大典型的反壟斷案件。

審查表明,本案相關市場為中國境內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和游戲直播市場。騰訊在上游網絡游戲運營服務市場份額超過40%,排名第一;虎牙和斗魚在下游游戲直播市場份額分別超過40%和30%,排名第一、第二,合計超過70%。目前,騰訊已具有對虎牙的單獨控制權和對斗魚的共同控制權。如虎牙與斗魚合并,將使騰訊單獨控制合并后實體,進一步強化騰訊在游戲直播市場的支配地位,同時使騰訊有能力和動機在上下游市場實施閉環管理和雙向縱向封鎖,具有或者可能具有排除、限制競爭效果,不利于市場公平競爭、可能減損消費者利益,也不利于網絡游戲和游戲直播市場規范健康持續發展。

今年4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阿里巴巴“二選一”案作出行政處罰,阿里巴巴被處以182.28億元的罰款。同時,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還發布了行政指導書要求阿里巴巴促進跨平臺互聯互通和互操作。調查表明,阿里巴巴集團實施“二選一”行為排除、限制了中國境內網絡零售平臺服務市場的競爭,妨礙了商品服務和資源要素自由流通,影響了平臺經濟創新發展,侵害了平臺內商家的合法權益,損害了消費者利益,構成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四)項禁止“沒有正當理由,限定交易相對人只能與其進行交易”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商法研究所所長劉俊海表示,包括騰訊在內的多家公司都違反了反壟斷法,沒有及時向反壟斷執法機構進行精準集中申報,這代表著企業收并購的時候一方面要遵守公司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同時還要遵守反壟斷法的規定,自覺履行申報義務,符合鼓勵競爭、打破壟斷的要求。競爭是市場經濟活力之源,要將競爭文化滲透在企業經營的每一個環節。

而在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整治中,“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行為也被嚴厲打擊。7月22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官網顯示,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在全國范圍內開展重點領域反不正當競爭執法專項整治,加大網絡不正當競爭行為監管力度,嚴厲打擊組織專業團隊、利用網絡軟文、網絡紅人、知名博主、直播帶貨等方式進行“刷單炒信”、虛假宣傳等不正當競爭行為。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國各級市場監管部門共查辦各類不正當競爭案件3128件,罰沒金額2.06億元。

反壟斷趨勢或促進平臺互聯互通

近年來,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已多次開出反壟斷“罰單”,在目前形勢下,未來對平臺反壟斷調查和處罰是否會越來越嚴格?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局長吳振國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反壟斷工作重點包括加強重點行業反壟斷執法、完善反壟斷法律制度、強化競爭政策的基礎地位、深化反壟斷領域的國際對話與合作等。在執法方面,總局將依法查處平臺企業壟斷案件,關注平臺企業申報并購行為,完善平臺企業壟斷認定等規則,促進平臺經濟規范發展。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認證監管司司長劉衛軍也表示,市場體系的核心在于公平競爭,反壟斷法是維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的基本法律。下一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將根據反壟斷法的規定,加大重大案件的查辦力度。充分發揮典型案件的引領示范指導作用,滿足廣大經營者對公平競爭環境的期望,切實保護廣大消費者的切身利益,進一步提升反壟斷監管的能力和水平,健全反壟斷的治理體系,增強反壟斷的治理能力,增強監管的權威性。

而在該形勢下,平臺互聯互通或將得到促進。4月13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會同中央網信辦、國家稅務總局召開互聯網平臺企業行政指導會,提出網絡平臺企業要做到“五個嚴防” 和“五個確保”,依法合規發展,其中即明確要“嚴防系統封閉,確保生態開放共享”。

前不久,有消息稱阿里巴巴和騰訊考慮互相開放生態系統,雙方都在制定放松限制的計劃,從雙方可能的舉措來看,此次相互開放的程度很高,但截至目前,雙方均未對此消息進行回應。

網經社電商商務研究中心特約員、互聯網實驗室創始人方興東表示,無論是基于全球各國的反壟斷法,還是基于全球互聯網共同的價值觀,以及實際產生的社會后果,互聯網巨頭最終都得實現全面的開放,否則就將遭遇法律的懲處。“所以,我們樂見阿里和騰訊相互開放。騰訊生態向字節開放,也是勢在必行。平臺之間相互開放,未來必須是標準,是常態。”

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郭濤表示,近幾年來,反壟斷調查從無到有、從少到多,對互聯網巨頭在收購、合作、結盟方面的競爭行為展開反壟斷調查已逐步成為常態,對巨頭公司濫用市場支配地位的競爭心態和手段進行遏制,騰訊、阿里巴巴作為互聯網龍頭商業的模式由壟斷競爭向合作共贏轉變,有利于互聯網行業的健康長遠良性發展,讓企業真正實現做大做強。(記者 祖爽)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