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金融 > 正文

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江蘇完善物流網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2022-08-05 09:58:05來源:江蘇經濟報  

為進一步推進“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暢通,近日省交通運輸廳、省農業農村廳等聯合印發通知,加快推廣“交通運輸+郵政快遞+農村社區”寄遞物流服務模式。到“十四五”末,江蘇將在鄉鎮交通場站建設并穩定運營寄遞公共配送中心100個以上,開通交郵融合鎮村公交示范線路100條以上,在全省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疊加建設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5000個以上,建設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100個以上。不出村就能收取快遞,農村群眾將和城市居民一樣擁有網絡時代便捷高效的物流服務。

打通“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

7月27日下午,漣水縣成集鎮余圩社區的農村物流服務站,每隔幾分鐘就有村民取寄快遞。“每天有六七百件快遞到站,發出去100多件。”服務站工作人員余學群說。

這家農村物流服務站隔壁是余圩客運站,駛出的公交車可以載客也可以運貨。“城鄉公交將快遞從縣城配送到鎮級農村物流服務站,相對應的鎮村公交每天往返鎮村兩趟。”漣水縣交通運輸執法大隊大隊長劉偉說,余圩農村物流服務站同時服務9個村,方便村民收發快遞。

2020年9月起,漣水縣圍繞完善農村物流網絡、創新農村物流運作模式、提升農村物流信息化水平、培育農村物流經營主體、落實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等重點任務持續發力。

“此前,縣、鎮、村三級網絡節點數量較少且分散,功能單一。”漣水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萬洪濤說,目前全縣打造4個縣級農村物流中心,18個鎮、街道農村物流服務站,包括6個郵政站點、11個綜合運輸服務站和1個冷庫,同時打造366個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鎮、村物流網絡節點覆蓋率達100%,解決了農村物流進出問題,也降低了快遞末端配送成本。

當前,全省各地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有效解決快遞、快消品等產品進村下鄉的“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難題。

省郵政管理局市場監管處處長楊月新說,農村快遞在發展初期,成本比城市快遞服務高很多,通過“交郵融合”,目前兩者服務價格基本一致。

省交通運輸廳運輸管理局副局長李云飛介紹,我省鄉鎮客運站、公交車中,越來越多添加了郵政快遞、農村物流功能。原來農村物流配送平均需要2—3天,目前基本上在1天半左右,物流效率提升20%。

節本增效促轉型,成立第三方共配企業

鄉鎮客運場站、客運班線網絡和運力資源,承接縣、鎮、村三級郵件快件存儲、分撥、配送等業務,推進“客運+農村物流”融合發展,促進城鄉運輸一體化。“郵政+農村物流”融合發展,第三方共配企業應運而生。

“由于農村地區居民相對較少且分散,以前各鄉鎮客運場站和車輛等國有資產閑置率較高。我們將客運站打造為鄉鎮綜合運輸服務站,將空閑交通站房改建為郵件快件共同配送中心,引導縣域內郵政、快遞、快消品等企業入駐。”漣水縣交通運輸局局長張俊說,在保障農村旅客乘車需求和安全的前提下,最大化利用現有公交車輛資源,將其改造為客貨兼顧車輛,開辟“交郵融合”城鄉公交示范線路,代運郵件快件至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目前主要品牌快遞建制村直投率達100%,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近年來,道路旅客運輸主營業務日益下滑,需要轉型發展。”淮安紅日交通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進平介紹,該公司與郵政、韻達、中通和百世匯通等企業合作,利用自身交通場站資源,成立漣水縣交郵快遞物流有限公司,推動縣級交通場站共建共享,打造郵件快件共同配送中心,并利用城鄉公交、鎮村公交車輛資源,推動農村客運車輛代運郵件快件。

以前,快遞公司每天開展一次對16個鎮街的快遞配送服務;漣水縣交郵快遞物流有限公司成立后,利用客運公交車輛開展快遞配送。快遞公司由此節約車輛磨損、耗油及人員配送等成本約1000元/日,而第三方快遞配送企業每日集中配送郵件快件成本約700元/日,這相當于節省近30%。公交車輛每日早晚2次進行快遞配送,效率較之前提高1倍,車輛實載率平均提高約50%。

推進資源整合利用,創新“統倉共配”發展,江陰市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說,當地由政府牽頭,聯合申通、韻達、圓通組建第三方配送公司——江陰飛達供應鏈服務有限公司,利用客運站閑置場地打造快遞統倉共配中心,開通13條覆蓋全域的共同配送線路,促進物流網絡末端下沉至自然村。該市農村物流平均配送成本下降33%以上,農村快遞平均配送效率提高50%以上,還新增一批就業崗位。

新沂市快遞物流產業園內的新沂嗖嗖物流有限公司,則整合十多家公司相關業務,成立快遞共配中心,建立快遞、快運配送企業聯盟,共同租賃倉庫,達成站場和配送車輛資源共建共享,承接縣、鄉、村三級快件配送業務,開展縣域內快遞共同攬收、分揀、運輸、派送服務。

推進融合發展,解決配備不足問題

目前,農村物流還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基礎設施配備不到位、農村服務點尚不具備可持續發展的條件。

我省五部門印發通知要求,鄉級寄遞公共配送中心面積應不少于30平方米,配置貨架、工作臺、視頻監控等,可根據需要配備條碼掃描器、移動信息終端等設備;鎮村公交加快推進車輛行李堆放區代運郵件快件,支持在有條件的農村公交場站設置智能快件箱;村級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面積不少于15平方米,由農村社區居委會(村委會)統籌安排工作人員和日常管理,助力特色農產品出村進城。

漣水縣試點推進“黨建+農村物流”融合發展,構建基礎農村物流網絡。“建立村級農村物流服務點,在村委會空閑場地設置郵件快件存儲區域,并安排工作人員看管,發展鄉村郵件快件寄遞的公共事務和公益事業。”漣水縣委副書記、省委駐漣鄉村振興幫促工作隊隊長王道峰說,目前,漣水縣在372個村委會建立了農村物流村級服務點,村級服務點行政村覆蓋率達100%。

泗洪縣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該縣目前建設農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綜合服務中心)疊加寄遞物流綜合服務站274個,建設快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項目16個,形成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寄遞服務點和服務功能100%覆蓋。

按計劃,今年江蘇要培育10個農村物流示范縣,建設或改造100個鄉鎮快遞物流服務站,開通或優化1000條末端配送線路,設立1萬個快遞服務點。將來,每個建制村至少有一個快遞物流服務站。

逐步完善物流網,加快鄉村振興步伐

記者調查發現,農村物流供需涵蓋日用消費品物流、鄉村工業品電商物流、快遞類服務、農用物資供應物流、農產品銷售物流等。

通過構建農村物流三級網絡、培育農村物流市場主體、創新城鄉高效配送模式,目前全省農村物流規模進一步擴大,集約化程度進一步提升,運行效率顯著提高。在此基礎上,各地積極推進“電商+農村物流”融合發展。

新沂市交通運輸局工作人員介紹,當地引導農村電子商務集聚、創新發展,現已形成新沂市盆景電商產業園、農資電商產業園、皮草電商產業園、美妝電商產業園等特色電子商務產業園。

王道峰介紹,漣水電子商務產業園已簽約入駐多個大型電子商務項目,其中既有漣水本土企業,也有阿里巴巴農村淘寶、京東家電等先后落地。漣水捆蹄、雞糕、今世緣酒、小洋梨、富硒雞蛋、富硒大米等,通過電商平臺銷往全國各地,極大促進了本地特色產品的上線外銷,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通過村村通公交和鄉鎮郵運車輛,利用郵政投遞資源和25條交郵融合鎮村公交線路,為全縣農產品上行拓寬了渠道。”泗洪縣交通運輸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縣農副產品量大質優,大量水產品在線銷售,農村電商創業氛圍濃厚。目前該縣擁有省級電子商務示范基地1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1個、省級鄉鎮特色電子商務園區2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鎮3個、省級電子商務示范村6個。

省社科院研究員黎峰說,將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作為重要的民生工程,不斷提升農村物流競爭力,逐步完善配套服務,健全服務設施和機構,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

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梅正榮表示,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事關農業農村現代化、事關鄉村振興。目前,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14萬公里,二級以上公路占比達20%,列全國各省區第一。鎮村公交基本實現全覆蓋,全省鄉鎮快遞網點覆蓋率達100%,“快遞進村”得到全面實施。下一步,將繼續全面提高鄉村居民公交出行的服務水平,全面實現“工業品下鄉、農產品進城”雙向暢通。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