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IT資訊 > 正文

共享充電寶下半場:格局重塑,“圍城”難解

2022-03-09 11:50:15來源:環球網  

怪獸充電赴美上市、小電科技赴港遞交上市申請材料、街電與搜電合并,2021年,作為“共享經濟”下的細分賽道,共享充電的頭部企業一時風光無限。然而,關于“共享充電寶漲價”的話題也頻上熱搜,“充電又貴又慢”、“易借難還”等討論越來越多。

當競爭進入下半場,漲價之聲迭起背后,高成本和盈利難也在“圍困”行業。

近日,有媒體報道稱,小電科技正在面臨劇烈的人事動蕩,預計裁員總數在2000人左右,約占公司總人數的40%,波及運營、KA、產品等多個部門。

對此,小電科技對媒體回應稱,公司不僅沒有裁員,還在業務形態上有了新的升級。并表示,小電科技今年的業務定位是發展“直營+代理”模式,為此對公司組織架構和崗位進行了調整優化。另外,公司技術、產品、供應鏈等崗位仍在大量招聘。

曾經風光的共享充電寶市場正在進行調整,市場格局也在歷經“三電一獸”和“四電一團一獸”格局后再次重塑,逐漸向“小竹獸”格局轉變。

2020年至2021年間的共享充電寶領域,企業動作頻頻:怪獸充電上市,街電與搜電正式合并,美團重啟共享充電寶業務,市場格局出現新的調整,集中度不斷提高。

據沙利文和頭豹研究院聯合發布的《2021年上半年中國共享充電寶行業市場格局洞察報告》(下稱“報告”)顯示,共享充電寶行業已歷經“三電一獸”和“四電一團一獸”格局,正逐漸向“小竹獸”格局轉變。

報告稱,從商戶點位角度而言,2021上半年前三排名為竹芒科技、怪獸充電和小電科技。其中,截至2021年9月30日,怪獸充電的服務覆蓋82.0萬個點位,在線共享充電寶數為580萬。截至 2020 年底,小電科技覆蓋全國 1700 多個縣市,鋪設了71.52 萬個點位,投放共享充電寶超過 600 萬個。同期,竹芒科技在全國范圍內的共享充電寶在線商鋪點位合計突破百萬。

然而,大規模鋪設點位背后,也意味著高額的運營成本,市場競爭的白熱化,更是直接導致一些入駐門店坐地起價。有業內人士表示,“共享充電寶的擴張對商家的依賴比較大,給商家的進場費占其運營成本的大頭,這幾年行業競爭加劇,入駐商家的進場費比例不斷上漲。”

怪獸充電的招股書顯示,在直營模式下,包括入場費和傭金在內的費用支出大約占其充電設備收入的50%-70%。其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怪獸充電該季度的銷售與市場費用高達8.14億元,占當季營收的比例87.53%,同比增長23.8%,這源于促進網絡合作伙伴的激勵費用增加,POI(點位)覆蓋率擴大和人員相關開支的增加而導致。

小電科技招股書顯示,小電科技的激勵費從2018年的1.05億元增長至2020年的10.13億元。分成費率從24.2%增長至38.2%,而進場費率則從1%增長至16.3%。

因此,共享充電寶企業不得不在在成本和盈利中輾轉,尋求突破。

隨著用戶習慣的養成和運營成本增加,2021年,共享充電寶紛紛被爆“悄悄”漲價,此舉也引起市場熱議。

據悉,2020年至2021年間,市面上的常見共享充電寶每小時租借費用為3元-4元,24小時封頂價格從20元到40元不等。極端情況下,在一些景區、車站、酒吧,共享充電寶的費用能達到10元/小時,一天的封頂價格最高甚至達到了99元。

面對漲價“討伐”, 相關企業回應稱,一來搶占市場花的巨額補貼需回本,二來疫情影響、進場費漲價增加運營成本。可見,漲價一度成為企業解決成本難題的首選。

共享充電寶漲價策略也遭遇監管部門約談。2021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價監競爭局會同反壟斷局、網監司召開“共享消費”領域行政指導會,怪獸、小電、來電、街電、搜電等企業參加,會議指出了“共享消費”行業普遍存在定價規則不明確、明碼標價不規范等不當行為,要求企業規范價格行為和競爭行為。

同年8月底,市場監管總局發文稱,怪獸、小電、來電、街電、搜電等8個共享消費品牌經營企業積極整改,取得成效,共享消費領域價格漲勢得到有效遏制,標價逐步透明化、規范化。

在消費者的吐槽和行業監管之下,漲價這條路也并沒有讓共享充電寶企業的日子變好。作為“共享充電寶第一股”的怪獸充電財報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怪獸充電營收為人民幣9.3億元,較2020年第三季度增長僅0.6%,且第三季度其營業凈虧損達到7940萬元。小電科技招股書則顯示,2020年其營業收入為19.11億元,凈利潤虧損1.04億元。

從業績表現來看,在價格空間有限的情況下,漲價并未解決企業們的虧損難題。

面對營收結構嚴重失衡,共享充電寶頭部企業開始嘗試拋棄笨重的直營“負擔”,探索代理模式的布局,在各地招收代理商,以減輕公司的資金壓力,實現“降本增效”。

報告顯示,與直營模式相比,代理模式的投資回報期和現金流表現更具優勢。 后疫情時代下,小玩家因資金問題逐漸被清退,共享充電寶業務逐漸下沉,一二線城市存量市場精細化運營,三四線城市增量市場采用代理模式加速業務下沉,成為主要玩家的重要發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在小電科技對其大規模裁員的消息回應中提到,今年小電科技將主打“直營+代理”的整體業務策略,持續穩步提高工作效率,提升客戶體驗,以及更好地為合作伙伴提供賦能服務。

事實上,在2021年上半年之前,小電科技一直是直營模式為主,2021年7月起,小電科技開始重點開展代理模式。

2021年四月,街電與搜電完成合并后更名“竹芒科技”, 竹芒科技憑借“直營+代理”的創新直代模式快速融合、實現規模化擴張,達成百萬在線商鋪點位的成就。

竹芒科技COO伍艷華曾表示,“大城市適合做直營,管理成本更低,市場對品牌的要求也會更高。而代理模式在下沉的城市和場景會更加適合,也有自己獨特的優勢。”

此外,怪獸充電則通過“直營+代理”模式推動業務下沉;美團也收縮直營,轉為代理模式向三四線城市下沉滲透。

共享充電寶的下半場,靠代理模式輕裝上陣能否突圍還不得而知,有業內人士認為,或許除了“減負”之外,考慮精細化運營,選擇合適的合作伙伴也是重要的布局戰略之一。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