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 > 汽車 > 正文

上汽集團8月新能源汽車銷量破紀錄 合資板塊領跌高端新能源亟待發力

2021-09-08 09:33:46來源:未來汽車日報  

9月6日,上汽集團公布了8月銷量數據,整車合計銷量為45.34萬輛,1-8月,上汽集團整車銷量達到310.3萬輛,同比增長3.07%。

亮點在新能源板塊,8月,上汽集團新能源汽車銷量為7.07萬輛,同比大增171.2%,按照官方說法,這個數字創下中國車企新能源車單月銷量歷史紀錄。其中,上汽乘用車榮威、MG、R汽車合計銷售新能源車超過1.7萬輛,同比暴漲390%;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銷量超過4.4萬輛,同比增長140.5%;上汽大眾銷售新能源車近0.5萬輛,環比增長32.6%,同比增長168.3%。

新能源板塊業績出色,股價也跟著上漲,截至9月7日收盤,上汽股價收于20.94元,漲幅4.96%。

高端新能源亟待發力

從數據來看,上汽集團8月新能源車銷量實現近兩倍增幅,對于一個傳統車企來說,這樣的增速可謂驚人。不過,細究銷量結構,似乎差了點“含金量”。

在上汽售出的7.07萬輛新能源汽車中,上汽通用五菱占比超過6成。據上汽集團產銷快報顯示,8月,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車銷量超過4.4萬輛,雖然細分車型的銷量暫未公布,但五菱宏光MINIEV恐怕依然是頂梁柱。

參考7月銷量,五菱宏光MINIEV為3.07萬輛,占上汽新能源銷量比重高達64%。前7個月,上汽34.4萬輛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五菱宏光MINIEV貢獻了18.86萬輛,占比達55%。

自2020年7月上市以來,五菱宏光MINIEV一騎絕塵,不足半年便斬獲12.77萬輛銷量,并且迅速躥升至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榜單第二位,僅次于特斯拉Model 3。

據乘聯會最新數據,今年前7個月,五菱宏光MINIEV成為最暢銷的電動車,并且,其銷量幾乎是第二名特斯拉Model 3的兩倍。

不過,大賣之下,五菱宏光MINIEV的盈利空間卻令人堪憂。

有業內人士根據供應商數據估算,一輛五菱宏光MINIEV的成本大約為1.5萬-2.3萬元,如果加上研發、人工、運營等成本,售價為2.88萬-3.88萬元的五菱宏光MINIEV幾乎沒什么利潤空間。甚至,還有可能是賠本賺吆喝。上汽通用五菱內部人士向未來汽車日報坦言,一開始,這款車的確不賺錢。

2021年上汽集團半年報顯示,上半年,上汽集團凈利潤為133.14億元,其中,上汽通用五菱僅貢獻了4.13億元。銷量重要,利潤更重要,上汽不能只有五菱宏光MINIEV這一張新能源牌。

上汽集團股東在今年6月30日召開的股東大會上犀利指出:“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中,五菱宏光MINIEV占比不低,單價卻只有蔚來的十分之一。”

好消息是,上汽乘用車新能源銷量開始明顯上漲,8月同比增幅甚至比比亞迪還瘋狂。官方數據顯示,上汽乘用車榮威、MG、R汽車旗下新能源車型銷量超過1.7萬輛,同比大增390%。

目前,上汽集團并未公布具體車型的銷量數據。不過,從過往業績來看,榮威CLEVER或許是上汽乘用車賣得最好的新能源車型。

據乘聯會數據,今年1-7月,榮威CLEVER銷量為19.6萬輛,同比增長383.7%,位列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第十四位。除了這款車,上汽乘用車再無其它新能源車型上榜。

R汽車的銷量更是成謎。目前為止,官方從未公布過R汽車的銷量成績,只有上汽集團副總裁楊曉東曾在車展中透露,MARVEL R的月均銷量為2000輛左右,今年R汽車的銷量目標是2萬輛。

盡管R汽車已經開始獨立運營,但似乎仍未擺脫榮威的影子。今年4月,一位車主發現,自己購買的上汽R ER6貼上了“R”標,方向盤卻依然印有“ROEWE(榮威)”的LOGO。

除了和自家品牌未劃清邊界,R汽車的存在感也不強。同樣是自主車企孵化的高端新能源品牌,極氪從上市到售罄今年訂單僅用了2個月時間。R汽車的“兄弟品牌”智己汽車在新車L7發布之后,瞬間收獲了大量擁躉。上汽集團于近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智己L7 3000個天使輪訂單已全部售罄,并將于明年年初開啟交付。

合資板塊領跌

上汽集團整體實現增長的背景下,旗下兩大合資板塊的下跌卻仍未結束。

8月,上汽大眾銷量為12.3萬輛,同比下滑15.29%。相較于大幅下滑的6月和7月(同比分別降低54.63%和47.7%),上汽大眾8月份降幅已經收窄。

業內人士分析,8月份上汽大眾先后上市了新途觀家族和新款帕薩特,或許成為拉動銷量回暖的關鍵因素。

途觀和帕薩特是上汽大眾的兩款代表車型,帕薩特累計銷量已經達到300萬輛,途觀也突破了200萬輛。

不過,如今在乘聯會的銷量榜單中,已經很難見到這兩款昔日神車。

帕薩特的銷量自2019年中保研碰撞測試事件之后便“跌跌不休”。2021年1-7月,上汽大眾共售出5.35萬輛帕薩特。相比之下,同級別的豐田凱美瑞銷量達到了11.31萬輛,本田雅閣的銷量也有9.93萬輛,兩者遠遠領先帕薩特。

途觀的銷量也再難回巔峰。2021年1-7月,途觀累計銷量為7.3萬輛,在曾經輝煌的2019年,途觀銷量曾達到24.9萬輛,在SUV銷量榜排名第二。

新款車型上市后,從外觀來看,這兩款車都有較大改變,以迎合年輕消費群體。不過,銷量能否重回巔峰,還是未知數。

在新能源領域,上汽大眾的表現也差強人意。8月,上汽大眾ID.家族的銷量不足5000輛,環比上升約66%,在上汽集團的新能源板塊僅占比7%。

此前,據上汽大眾大眾品牌營銷事業部執行總監楊嗣耀透露,ID.4 X今年的銷量目標為5萬-6萬輛。乘聯會數據顯示,1-7月上汽大眾兩款ID.系列車型合計銷量僅8054輛, 與目標銷量相距甚遠。

8月底,上汽大眾ID.3正式發布。這款車型定位于緊湊純電SUV,在該細分領域,能否走量關鍵要看價格因素。目前,該領域的車型平均售價為10萬元。ID.3在歐洲市場的售價為32245歐元(約合人民幣25.1萬元),上汽大眾內部人士預測,“參考ID.4上市曾降價10萬元,ID.3在國內上市肯定會降價”。不過,即使降價10萬元,ID.3在國內的售價也要15萬元,價格略顯劣勢,能否走量也是一個未知數。

截至8月,上汽大眾累計銷量達到72.5萬輛,同比下滑15.29%。令人緊迫的是,自主品牌吉利汽車的同期銷量已趕超上汽大眾。

昔日的銷量“大戶”上汽通用也沒能擺脫下滑的命運。8月,上汽通用銷量為10.6萬輛,同比下滑2.55%,環比微增17.7%。

盡管合資品牌銷量下滑,但仍然為上汽集團貢獻了不少利潤。財報顯示,今年上半年,兩家合資公司累計凈利潤為52.4億元,占上汽集團凈利潤的39%。如果合資業務持續下滑,上汽整體的利潤也將面臨縮水窘境。

銷量疲軟,上汽的市值一降再降。自去年7月市值被比亞迪反超之后,上汽的市值幾乎停留在原地,“像中了魔咒一樣”,上汽集團股東認為,上汽已經無法和比亞迪、長城等自主品牌相提并論。

眼下,新能源實現上漲,合資品牌降幅收窄,8月會是上汽的一個轉折點嗎?(丁唯一)

責任編輯:hnmd003

相關閱讀

相關閱讀

精彩推送

推薦閱讀